分享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8)——湖南洞口宗祠建筑群 | 静思斋

 静思斋历史文献 2024-03-29 发布于河北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列游记第148篇:湖南洞口宗祠建筑群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寻访时间:2024年3月15、16日

这次去武冈出差,买票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武冈现在都还没通火车,坐高铁只能到洞口站,离武冈还有五六十公里的车程呐!其实,武冈原本的辖境比现在大得多,这里以前就属武冈,是五十年代初将北边划出另设新县,这才有了洞口县。
 
 图1:位置图

1938年武汉会战前夕,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奉命迁往湖南,先至邵阳,后出于教学安全等因素的考虑,续迁至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的山城武冈。时至今日,这种偏远之感仍可略见一斑。彼时的武冈(包括今洞口)宗祠遍布,校方“因地制宜”将其大量征用作为校舍,当地百姓对此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抗战八年里,军民相处融洽。

溯自嘉靖十五年,明世宗下旨“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以来,宗祠的建立再次具有了的“合法性”,还极大增加了“延展性”,故在明清两代盛极。宗祠不单具有宗祧祭祀、抱团取暖之效,有时还以宗族伦理自发承担起地方治理与行为约束之职责,成为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

如今宗祠在北方已挺稀罕,近年到南方旅游却时常得见,总会让我有大开眼界甚至羡慕嫉妒之感叹。我这人很少羡慕别人什么,唯对这种宗族的传承与向心力极为向往,只可惜对于俺们这种填河北的“洪洞大槐树移民”后代,祖祖辈辈都是没在世间留下啥痕迹的农民,家谱都冇一本,不但说不清来自哪里,四代之前的祖宗也不知是谁,这已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了。
 
 图2:我收藏的黄埔二分校毕业生在宗祠前的珍贵合影

黄埔二分校学生广泛驻扎在武冈宗祠中,这我自然无比熟知。我原还藏有一张二分校16期学生在宗祠前的合影老照片,堪称极具代表性的珍贵影像,曾多次在挂历、布展中使用。到武冈寻一处有黄埔余绪、原汁原味的宗祠看看,一直是我向往的,这次既然是搞二分校的事,于情于理都不应错过机会。于是在临行之前,我特意向君君(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罗秘书长)提了一嘴,她表示由她来安排。

当我到达洞口时,基金会同仁已租好车等待,大家随即驱车前往最具代表性的高沙镇“曾八支祠”。临近到达的一段县道路况奇差,一通颠簸之后,总算来到祠堂门口,发现武冈文旅部门的领导已大老远赶过来亲自安排接待,盛情可感。
 
 图3:高沙曾八支祠

当年划县,把高沙这里也划归了洞口,故虽都是武冈分校一脉,如今所属却已不同。洞口这边更是取其精华,申报了国保“洞口宗祠建筑群”,曾八支祠便是其中之一,似乎也是唯一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被打造成了一个很有内涵的地方文史博物馆。其正面风格与我所藏那张老照片的“公堂上唐祠”(如今应已无存或是复建,距离曾八支祠大概有百里)颇似,欣喜之下,手持老照片与之合影一张。
 
 图4:曾八支祠前院

高沙曾氏的开基祖是从江西迁来,前后两位夫人一共生了八个儿子,于是后来有了八个支脉,清乾隆年间,八支归一合祠于此,这便是其名称之由来。曾氏的远祖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故自承郡望在山东,并在后面建有纪念曾子的“宗圣阁”,其中的曾子遗像石刻如今已是海内孤本。当年曾国藩入仕后曾慕名前来寻访,其祖孙三代都在曾八支祠留下了墨宝。
 
 
 图5、6:黄埔遗迹

进得中堂,便感到熟悉的抗战气息扑面而来,墙上梁间那殷红的黄埔遗迹,让我有些血脉贲张。没错,这就是我最想来寻访的地方!曾八支祠规模宏大,据说面积现为湘省宗祠之冠,走访下来发现确实了得,住上几百号人看起来并无问题。那么,当年黄埔二分校到底是哪个总队驻在这里呢?常见的说法是“高沙总队”,但这显然只是个俗称,不是正式的番号。而官方介绍中则表述为“第六、第七军官总队”(见后面一张杨氏宗祠国保牌照旁边的介绍),这种叫法我一看便知有误,严谨程度有待提升。为此,回来之后我特意从诸多当事人的回忆文章中着手(因为这些属于细节问题,校史或档案中很难说得那么具体),考证了一下这个问题:

二分校初来之际的14期5总队、15期8总队,驻地应该都在武冈。这其中14期或许曾在山门(今洞口县山门镇)停驻过,因为那边有个宗祠被称为“十四军官总队旧址”,我琢磨着也只能是往这贴了。后来由于扩招,武冈已容纳不下这许多人,于是向外扩散,而且范围相当广大,各学生总队分驻高沙、曲塘、石羊桥、山门等地,这些地方离武冈可都挺远的呢!我甚至怀疑有些人虽然上了二分校,却未必到过武冈校部来。

据二分校政治部主任刘公武将军回忆,16期8总队曾驻高沙,这事目前我没找到其他佐证,不过即便该总队最初曾在高沙,后来也是迁到石羊桥了。我收藏的那张老照片便可印证,石羊桥、公堂那一带才是16期8总队的最终驻地。17期21总队驻武冈,27总队驻山门,6、7总队驻在高沙、曲塘一带,我想这就是曾八支祠与杨氏宗祠的介绍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只不过应严谨表述为“黄埔二分校第十七期学生第六、第七总队”。虽然学生毕业之后,也就成了军官,但所谓“第X军官总队”,是抗战胜利后收容编余军官时使用的番号,用在这里就是驴唇不对马嘴了。
 
 图7:宗祠的官方介绍

曾氏宗祠虽然宽敞,却也并不能把一个总队千把人都挤进来吃喝拉撒睡,更何况总队部还有许多官佐属呢。对此,时任少校队长的熊达五回忆说,“大的祠堂,能驻两三个队,小的祠堂能住一个队”,这里所说的队是指中队(相当于一个连,学生总队的层级由上至下是总队-大队-中队-区队,唯中队可简称为队)。而17期6总队第2队同学刘世旭明确表示,他们队是在曲塘杨氏宗祠里。

所以实际的情况应该是,这一带的宗祠聚落被军校征用一空,军校生以队为单位分驻其中,这些宗祠共同承载了这两个总队数千官生的军校时光,而非一门一户为之。曾氏、杨氏宗祠由于条件最好,当时可能是总队部的驻地(除17期6、7总队之外,或许还有后来的18期13总队),而周边许多宗祠又毁于文X时期,如今十不存一,于是曾、杨两家就成为“代表性遗存”。这个细节我觉得也必须交代清楚,否则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曾八支祠最后一进院落后来还曾用作后方医院。1945年雪峰山会战中,洞口这一带亦成为战场,是役74军58师部分阵亡将士与医院中伤重不治者共计300余人,被安葬在曾八支祠旁边的山坡上(地名竹篙坳,地图上都查不到,来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有这个地方)。该墓园在五十年代被毁荒废,2014年重建,应已不是原貌。吾等三鞠躬致敬后,即从高沙往武冈而去。
 
 图8:高沙抗日烈士陵园

翌日参观完二分校,诸事商讨已妥,提前从武冈出发了一会,又去走访了曲塘杨氏宗祠。这里应该是由当地村民负责管理值守的,旁边虽有电话,但大中午的也没好打扰人家,就只沿着墙外转了一圈。据说该宗祠在1914年重修过,正面的老鹰与西洋钟显得非常“欧气”,风格大异于曾氏宗祠,应该是家族里出过留洋子弟。如果我没记岔的话,那牌匾好像还是赵恒惕题的,倍有面子。
 
 
 图9、10:曲塘杨氏宗祠

由于没能进杨家的门,时间还有一些,便顺路又去了趟洞口县城南边的萧氏宗祠。导航到了地方,咋看着也不像有宗祠的样子,沿着巷子往里走到头,忽然有些啼笑皆非:原来还隔着条河呢!祠堂是建在江中洲上的,得向西走个两三百米,从一个高德/百度地图上都显示不出来的廊桥上步行过去。
 
 图11、萧氏宗祠(兰陵会馆)

萧氏宗祠又名兰陵会馆。一看这名字,便知道人家是正宗的帝王苗裔,血统高贵得很,也难怪有气魄选这样一个名叫“伏龙洲”的地方。洞口萧氏的始祖萧一菊,南宋初年为躲避乱世由江西迁来,繁衍至今,后裔遍布海内外,已有百余万人(请收下我的膝盖!!!)。据说在洞口,萧姓(啊不对,现在应该大多已经被“简化”成肖了,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给人家改回来)人口能占到十分之一强!
 
 图12:戏楼藻井

萧氏宗祠平时是否开放咱不知道,但这回还真赶正点了,侧门开着,里面有一群妇女正在训练打“花鼓”(没准还是啥X级非遗呢)。我们趁机进去参观,也未受任何干涉。萧氏宗祠完全又是另一种建筑风格,其中路为祠堂,两边是双层回廊式建筑,第二层辟出一间间宽敞的客房,会馆之别名真不是白叫的!房间外面另有外廊,向东望去,不远处就是文昌塔,沐浴江风,一览江景,惬意得让竟我有些流连忘返。
 
 图13:暗中观察
 
 图14:远眺文昌塔

电话忽然“不合时宜”地响起,在车里躺平的王兄催促我们赶紧回来赶火车。时不待我,只好怏怏撤退。洞口宗祠建筑群国保项下共有十余处(也许以后还会再往里增添),散布在周围各个村里,作为过客,想一一转完不太现实。这次得访其三,曾氏为计划之中,萧氏乃意外之喜,一路偕友同游,共谋大事,已足是不虚此行了。
 
 
图15:国保牌照二合一(第七批)



                                   静思斋  于岳
                                   2024年3月28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