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底线:杨继盛与刽子手的对话-今日头条

 郑四小姐 2024-03-29 发布于河北

底线:杨继盛与刽子手的对话

原创2024-03-29 11:21·Love Radio

杨继盛:“勿伤我髯”。

刽子手:“公但定心,小人不敢!”

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因弹劾权臣严嵩入狱三载,遭受酷刑折磨,于嘉靖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七被冤杀。后世皆知椒山凛然正气,临刑前留下名句“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却鲜有人知:椒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最后的声音实则是与刽子手的这段对话。“勿伤我髯”比《临刑诗》更为坦然和从容。这段有趣的史料,是我查阅椒山会文之友冀錬时,偶然在明清《青州府志》所得。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对胡须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是阳刚大丈夫的体现。古人蓄须,对内象征家长的威严,对外则象征社会地位。因而有理须、染须、净须、缠须等打理胡须之法,颇为讲究。不过,有两种人无须,一是僧人,二是“宫人”。秦汉以“多须髯”为美;唐宋时流行染须,“好染髭须事后生”;明清时须被赋予社会地位的象征更为明显。曹操的谋士崔琰,须长达四尺。南北朝的谢灵运须垂至地。诸葛亮夸关羽是“美髯公”。大明首辅张居正须长至腹,其子张敬修、太子太师石享,须皆过膝。相传古人对胡须的钟爱源于对龙的崇拜。传说黄帝骑龙上天,追随者把龙的胡须拔了下来,掉在地上的龙须变成黄帝留在人间的一把弓。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记载有这一神话,使胡须被赋予了活灵活现的神性。作为龙之天子的帝王,胡须也就成了“标配”。《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隆准而龙颜,美须髯”。

郑建党.著《铁肩铮骨杨继盛》

关于椒山须髯之状,时人所见,记载于清《诸城县志》:“两鬓下须,连蜷长寸许,漆色微虬。”两鬓与下颌有须,络腮胡寸许长,浓密漆黑,带有自来卷。南京兵部右侍郎郑晓之子郑履凖少年时见过椒山,用“脩髯伟貌”一词描述椒山相貌。可见,古人的审美观是,貌之所以伟岸,脩髯很重要。

男人须眉堂堂,对一须一发都怀有敬畏之心,别人更不可轻举妄动。面对屠刀,椒山不忘叮嘱刽子手“勿伤我髯”,既表达了“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英雄气概,又捍卫了作为士人的尊严,所谓“士可杀不可辱”。而刽子手的回答“公但定心,小人不敢”,既是对“胡须文化”的敬畏,也是对椒山、对士人的尊重。可见在古代,以杀人为职业的刽子手尚且有做人的底线。反观今日,学生被霸凌或被残忍杀害、嫌犯被虐辱或被活活打死于监所……是谁,没了底线?又是什么,让谁失去了底线?

古人对胡须之爱,与今人大相径庭。如今,复兴传统文化之风催生“国学”潮,着古装的文化活动趋热。然而,今人着古装却极少配以胡须道具,穿越到古代,则有“阉党”聚众之嫌。呜呼!哀哉!悲哉!(郑建党/图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