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不问,四不说,聪明人一生都在这么做,你还在糊涂吗?

 建老真人图书馆 2024-03-29 发布于山东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王阳明

最好的礼貌,是不多管闲事——狄更斯

在进入今天的正题之前,首先跟大家分享一则网友的故事,可谓让人既心疼又好笑。

一天傍晚,网友结束了忙碌的工作乘坐地铁回家,因车厢拥挤,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里他始终笔挺的站着,时不时还要关注一下微信工作群,生怕错过重要的消息,甚至还忙里偷闲在好友群里吃瓜,顺带交代一声让在老家的父母保重身体,忙碌的很。

到站后他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出租的房子,路上顺便买了一个手抓饼当做晚餐,心里不禁有了一丝慰藉,可这一切却被同乘电梯的小男孩儿打破了......

正值秋冬交替之际,网友看到电梯里一个小男孩儿正在美滋滋的吃冰激凌,于是乎便关怀道:“小朋友,天气这么冷,吃冰激凌会闹肚子哦。”

话音刚落,小男孩儿停止了动作,不紧不慢的说了一句:“我奶奶活了103岁。”

网友见状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追问:难道是吃冰激凌吃的?

男孩儿微微一笑:“因为我奶奶从来不多管闲事。”

电梯里一阵冗长的沉默,随着“叮”的一声,男孩儿所在楼层到了,他很有礼貌的说了句叔叔再见,随后便消失在网友视线当中。

尴尬吗?也不全是,当时网友心里更多的是感慨,难怪自己在外漂泊仅仅两年宛如老了十岁,就是因为瞎操心!退一万步讲,他甚至想感谢小男孩点醒了自己。

尽管这是一则网友分享的故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无从考证,可却让人笑着笑着有些心酸,人活这一世,孰轻孰重?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可那些聪明人自始至终坚持的“三不问,四不说”原则,反倒让他们过的分外舒坦,顺利,这其中究竟有何奥秘呢?

不问他事,不问鬼神,不问结果

不问他事,通俗点来讲就是上文所说的不管闲事,指的是那些和自己无关紧要的事情,其中也包含朋友、同事以及陌生人的私事、家事等等,这样一来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现如今很多人的社交关系极其复杂,拿大学室友举例,四个人的寝室,可能有八个微信群,某人和某人互相看不惯或者有矛盾纠纷等等,但仔细想想,这样的关系真的健康吗?

相信不少人都曾经刷到过类似的热搜话题:你和自己的舍友关系差到什么地步?以及人性究竟能恶到什么地步?

下面的评论不仅让人后背发凉,更道出了无尽的现实,人和人之间保持着较远且稳定的距离即可,如果太近,操心的事情太多,反倒会适得其反。

其实不只是朋友同事之间,现如今很多年轻人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既受不了父母的迂腐刻板,又离不开他们的扶持帮助。

再来聊聊不问鬼神,前段时间网上一个很火的梗,当代年轻人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

原本去寺庙上香拜佛的都是中老年人,求家宅安宁,求子女的姻缘等等,当然还有许多生意人特别看重烧香拜佛,比如大家熟悉的马云,曾经多次被网友偶遇出现在杭州天下第一财神庙,足见其对这方面的重视。

但仔细想想,当你决定去寺庙的那一刻,不外乎是心有所求,无论是工作、学业亦或者是感情遇到了问题,其实第一时间应该思考的是“求人不如求己”、“向内求,向外修”。

千古圣人王阳明曾说过,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只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句话的意思大抵就是,心,即是万事万物之根本,只要心中有方向,有目标,遵循内心的答案就行,经历了龙场悟道后的王阳明,早早就明白了向外求不如向内求的道理,才有了后来的种种成就。

管好自己,不操心别人的闲事,或许才是真正智慧的人们,而这些人才能真正做到专注自我,修身养性,走向人生的下一个赛道,而不是永远沉溺于这些琐事当中,盲目将希望寄托在他人或者事物上,反倒会失望,会失去本心。

三不问的最后一句,也就是不问结果,其实这句话和前两问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要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好像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父母对自己的期待,也是因此,大多数人越来越重视结果。

高考前熬几天大夜就想要获得更高的分数,进入理想学府,节食一段时间就想瘦成一道闪电,逛街时看到彩票店就想进去试试运气,最好一夜暴富,那么问题来了,结果一定要分好坏吗?做事情一定要有意义吗?

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这句话不知是何时流行起来的,但多少能给一部分人警醒,让他们心里明白,人活这一世,不是非要和别人一样,也不一定非要按部就班,只要你找到了内心真正热爱的,并勇于追寻梦想,一切都来得及。

不说狂话,不说坏话,不说空话,不说怨话

人为什么有两只耳朵,而只有一张嘴巴呢?老子曰:勿多言,多言多败,勿多事,多事多患。或许老子的这句话,已然为大家指点迷津,但仍有不少人不明白其中的奥秘。

首先来讲一下不说狂话,这里有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那就是曾国藩。

了解其生平的人应该都知道,曾国藩能力不一般,平定太平天国、兴办洋务运动等等,足见他是一个很有远见,并且很有政治手段的人。

殊不知,之所以有这样旁人所没有的成就,又是曾国藩经历了怎样的磨砺,栽了多少跟头才领悟出来的道理。

早年间,曾国藩简直是“愤青”的代表,因其出众的能力被委以重任,然而他在操办团练的时候,却总是和湖南当地官员产生分歧,主要原因还是曾国藩看不惯他们腐败老旧的作风,因此工作很难推进。

不仅如此,曾国藩还和绿营军,(也就是当时的国防军)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不是有人拦着,恐怕早就火拼了。

如此困境之下,他想不到解决办法,恰逢这个时候曾国藩父亲去世,而他本人也被朝中同僚放冷箭污蔑......

换做别人可能早就放弃挣扎了,但曾国藩没有,他认真研读了《史记》《左传》等史学名著,尤其喜爱《道德经》,自此后便开始脱胎换骨,改掉以往锋芒毕露的硬朗作风,再也不鲁莽行事,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至于不说坏话,其实很容易理解,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避免不了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偶尔亦或者经常会因为性格以及思考方式的不同产生矛盾。

如此一来,总想着找人抱怨几句,指责对方的不是,其实这就是说别人坏话,毕竟每个人的立场不同,但是非对错又岂是几句话就能掰扯清楚的呢?说坏话不仅会损害自身形象,还有可能传到对方耳朵里,导致关系生变,实在不可取。

然后是不说空话,空话指的是在特定场合,阿谀奉承多了之后,总会有人忘了自己的身份,说一些根本做不到的承诺,但时间久了,人们就会发现这人只会甜言蜜语亦或者是画饼,却从不兑现,久而久之自然会远离。

孔子曾经对徒弟说过这样一句话: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其实这句话也是当代人们所缺乏的,意思是要么就别说话,要么说话就直中要害。

成年人的时间很宝贵,忙着赚钱,忙着社交,忙着去看世界,忙着感受一切的一切,也正因如此,如果一个社交圈子中某人只说空话、废话,干什么都喜欢兜圈子,大家自然会避而远之。

反观那些清醒的、聪明的人,总能一眼看透事情的本质,并且及时为对方提供情绪价值或者建议,他们的人缘差不到哪里去,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也总是处于顺境之中。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

下面的评论五花八门,但总体来讲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运气很差,她如何能笑得出来呢?而这也是本文讲的最后一个聪明人法则,不说怨话

不说抱怨的话,就是指遇到了坎坷困难的时候,不要只是一味的抱怨,而不去想解决的办法,没有人会喜欢一个负能量满满的人,没人愿意充当垃圾桶这个角色,因此,学会独立消化解决问题,尽可能保持乐观积极的一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事实上,最好的状态不过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这样一来格局打开,胸襟广阔,又怎能不去缔造属于自己的事业呢?所谓三不问,四不说,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当你领悟到人只能依靠自己行事、安身立命的时候,方能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顺其自然。

曾国藩曾经几经波折,受尽委屈,吃尽苦果,可最终从深渊之中爬出来,继而取得更高的成就。

王阳明把一手烂牌打成了王炸,平定思田、诸瑶叛乱,其提出的致良知以及知行合一等命题,对后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古至今,许多先辈们为我们亲身实践、指点迷津,而屏幕前的你,如果想做一个聪明人,不如从眼下开始做起,多读书,多思考,三不问,四不说,从而走向更高的山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