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杵磨针》诸问题探讨

 吕俐敏 2024-03-29 发布于北京

3月26日,语文报社在海淀外国语学校办了一场活动,一个上午有四位老师做《铁杵磨针》的课。很遗憾到现在才完整地欣赏了张龙老师的一节课,其他三节课还没有来得及欣赏。正好下午给学生上课,禹衡同学要讲铁杵磨针一课。她讲完之后,就跟全班同学共同观看了张龙老师的《铁杵磨针》。不打算评课,只是把这课书研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记录下来。

一、铁杵的注释: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杵这个器具,在我家一般用来捣蒜。比如,是这样的:

(当然,这个图是故宫里的,不是我家的)

这是捣衣服的图,使用的是一根木棒

还有这样,手工的。

舂米要去除米的外壳,是个力气活,所以,人们不断地改进工艺,以求省力。这种机械式的杵就被发明出来了。《太平御览》中记载“后世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

从这些图历史的,艺术的,民俗的可以看出,不论是舂米还是捣衣,一般用的都是木头杵,很少用铁杵来舂米和捣衣。

《成语大词典》在“铁杵磨针”下给出“杵”的注释为“杵:舂米或捶衣用的圆木棍,一头粗一头细。

教材的注释里直接写铁杵,是用来舂米和捣衣的。学生说不知道铁棒子捣衣服,会不会把衣服弄坏。所以,老师们在文言阅读的时候,不妨引导学生修改或者补充注释,并且,进行逐字注释。

此外,很多文言文或者古典诗歌中出现的很多名物,由于时代原因,也由于生活习惯原因,大家都已经不熟悉了,遇到这类型问题,一定不要想当然,望文生义地解释,要尽量找到图片,研究一下工作原理。让理解更加深入一些。

二、故事的真假辨析

这个故事,小时候念的时候,就觉得奇奇怪怪的。那天上课,小朋友也觉得很奇怪,就说,针不是用铁做成的,铁做成的针容易断掉;铁比石头硬,最后可能磨成石头针,也磨不成铁针;针孔怎么做出来……总之,时代进步了,现在的孩子有什么怀疑敢于表达了,我们那时候,什么也不敢质疑,怕大人骂。

就从文本中查找蛛丝马迹,故事是不是真的?用证据说话。

文本中:世传

注释中:宋代祝穆《方舆览胜·眉州》

文本逻辑:铁杵磨针,成本太高,代价太大,一般人都不会做。

文本外证据:铁杵成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有好几个,比如下面这位:

按:子明,江油人李太白之友,為彰明縣主簿,後棄官,入山學道。故名竇山焉。初,子明學仙未幾,輒下山,至橋側,見一女磨鉄杵,問之,答曰:鉄杵磨綉針,久自然成。感悟復歸修煉三載,白日升天。

再比如:

真武:净乐国王太子……入武当山修道。久之,无所得,欲出山。见一老妪操铁杵磨石上,问:“磨此何为?”曰:“为针耳。”曰:“不 亦难乎?”妪曰:“功久自成。”真武悟,遂精修四十二年。(张岱《夜航船》

就是说,故事的主人公居然不止李太白一人。

一个基于现实逻辑讲不通的故事,居然可以这样流传甚广,为什么?有学者解释是道教故事,这里的老妪、老媪,其实是一位点化肉眼凡胎的仙人,比如,骊山老姥。

这类故事,确实挺多的,比如通过上纳履点化张良的黄石公,点化韩湘子的吕洞宾等。都是通过幻化,在关键时候给与当事人启发,然后顿悟。基本都成仙了。道教中这类故事比较多。

延伸下来的思考就是既然铁杵成针一路走来,故事的主人公这么多,为什么就李白被锁定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了?

两条理由:一条,与人家李白的赫文名有关系。这样的一位神仙一般的存在,宋代文旅部门出版的《方舆胜览》自然要做点宣传,给地名贴个与名人相关的传说,自然会让人想到人杰地灵之类。

第二条:经过修改传抄,脱离了文旅的语境,进入儿童故事领域,成为一个“劝学”故事,我国自来比较重视学习,当然,古人也很诚实,在各种劝学故事里告诉我们,学习很苦,学习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比如头悬梁锥刺股,甚至牺牲视力,比如囊萤夜读、凿壁偷光等。学成以后,当然就很厉害,比如李白,比如车胤、匡衡等,都是学有所成的。

一篇小小的文言文,居然有这么丰富的故事、背景、版本,真是太好玩了。这也是语文课的魅力所在吧。

青青的教子课很快就会出公号,拭目以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