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过世十年后,我才懂得: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布衣粗食68 2024-03-29 发布于湖南

明代作家冯梦龙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小时候觉得,这话说得太消极了,人怎么能够认命了,应该积极改变命运才对。

到了中年,自己也折腾了一番,老父亲也过世十年,再去看这句话,就开始认同了。

人的一辈子,命运如何,看起来变数很大,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

宗,就是祖宗,家族,宗旨等意思,也是命运的规律和模板。

命运无常,又有定数,如著名教授王立群说的:“再精心的人生规划,也抵不过一次命运的安排。”

01

命好命坏,出生时就决定了。

我的父亲,出生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家庭条件一般般。

家门口有一条大河,一个码头,祖父趁机,做了摆渡人。每天摇着木船,送来来往往的客商。

父亲有三兄弟,两个妹妹。

如何进一步发展家业,祖父也思考过,让我的叔叔去学剪头,我的父亲和大伯,一边摆渡一边种地。

每个人的事情安排好了,但是对于读书,祖父是没有安排的。毕竟,那年头,找一口饭吃,比读书更迫在眉睫。

父亲读了三年书,就辍学了。人只有扁担高,就变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祖父喜欢喝酒、喝茶,喝醉了就有暴躁脾气。经常,祖父邀约几个儿子一起喝酒,父子都可以闹起来。

后来,父亲也去城里闯过,做了机械工、木工,但都没有成功。因为读书太少,因为继承了祖父的暴躁脾气。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龙生龙,凤生凤。”

一个人的原生家庭,什么样子的父母,对于儿女的成长的影响力太大了。

遇到无知、格局太小的父母,儿女要变成命好的人,无疑是异想天开。

另外,一个人出生的时代,也决定了人生机遇。比方说,如今,就是世上有诸葛亮,也不能“三分天下”;有刘伯温,也不能定都南京。

出生的时间、地点、家庭、父母的格局,就是命运的底色,后来我们可以遮盖这样的底色,但是无法彻底抹去。

02

钱多钱少,超不过自己的认知。

父亲暴躁的脾气,加上没有一技之长,因此四十多岁,才娶了我的母亲,有一个小家庭。

成家之后的父亲,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因而不得不去想尽办法去赚钱,越多越好。

在父亲四十五的时候,村里有搬迁的机遇。

按理说,这是命运的拐点。但是父亲决定,搬到山里去,因为山里有农田,吃饱饭是不成问题的。

而一些有远见的村民,搬到了郊区,靠种菜、城里开店为生。

到了山里后,父亲和郊区的村民,差距越来越大。

回想起搬家的事情,父亲狠狠地吸一口烟:“我咋就那么笨?”其实不怪他笨,而是他没有“时代的趋势判断力”,也没有做生意的头脑,就是去当农民工,他也战战兢兢,毕竟心里没底,技艺一样都没有。

父亲在五十岁的时候,再次学习木工。为了多赚钱,他学了做棺材。因为那时候,很多木工忌讳这件事,因此工钱给得多一点。

随着时代的变化,农村人进城频繁,棺材也不走俏了。父亲再次叹息:“我咋选啥,都是错的。”

并且,六十岁的父亲,学不会做家具了,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时代淘汰。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赚的钱,超不出自己的认知范围。”

站在吃饱的角度看人生,那就只能吃饱而已;站在百年树人的角度看,就有了百年大计;站在一代看三代,就有了长久之计。

你要改变命运,但是不改变自己的认知,那也是无济于事的。

03

命好的人,尽管努力,剩下的交给老天。

是的,父亲一辈子都不妥协,但是晚年还是穷困,也没有退休。

到了晚年,父亲只能自我安慰:“不管生活多苦,也要好好活,好好吃饭。”

一杯酒,一杯茶,一碗粥,一整天,就这样过。

没有好的命运,那就调整自己,带上好的心情,总可以吧。

一晃,父亲走了。他留给子孙的,只有两间瓦房,地点在山沟沟。

父亲一辈子都没有享受什么福气,到死的那一天,还是吃着粗粮。除了心疼,就是一声叹息。

回想起父亲,他是勤劳的,但是没有致富;他一直在努力,但是没有看到太多的希望;他一边责怪自己,一边种地过日子。

反而是认命之后,才有了一丝快乐,精神松绑了,放弃抱怨了,也懒得追求富贵了。

当我们讴歌父母的时候,真的要看到,太多的父母一辈子生活在社会底层,也不知道大城市是什么滋味,外地有什么前景。

父母也是缺乏引路人的人,也是被困在原生家庭的人,还是生不逢时的人。我们不必埋怨,理解万岁。

当我们看清了父母的一生,回头看看自己,积极改变自己。不要总是走父母的老路。

04

宋代宰相吕蒙正说:“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

每个人都希望富贵,可奈何命运不安排。

命运就像一个无形的紧箍咒,戴在我们的头上。

改变命运,大概像孙悟空师徒一样,走万里路,遭遇九九八十一难,才可以吧。

若是现在还命苦,那就接受命运的磨难,挑战一回。不一定到富贵的彼岸,但也问心无愧了。

也谈几个改命的方法:读书,厚积薄发;积累阅历,提升发家致富的认知;观察社会,抓住可能成功的机会;走出家乡,去大城市看看。

有人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寻找光明。”

原来,所谓好命,大概是命苦时,还能苦中作乐吧。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