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在被风化的前苏联“加瓦尼”海军基地

 胡侃杂史 2024-03-30 发布于黑龙江

苏联海军68-bis型巡洋舰在苏联加瓦尼海军基地的原驻地,位于比亚乌德湾。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拆解潜艇和舰艇的船厂,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加瓦尼海军基地西湾的原船坞和浮动修理厂。这些设施曾经是苏联海军重要的后勤保障基地,如今也已废弃,等待着拆除或改建。

加瓦尼海军基地的其他遗迹。这些遗迹见证了苏联海军曾经的辉煌,也让我们感慨历史的变迁。

到达现场,眼前是一片凄凉的景象,天气也非常恶劣。曾经,这里是一座繁忙的码头,停靠着强大的68-bis型巡洋舰。

这些舰艇是苏联最后一批纯炮兵巡洋舰。它们的主要武器是十二门152毫米舰炮,安装在三联装炮塔中。此外,巡洋舰上还配备了六门双联100毫米高射炮SM-5-1、两座五联533毫米鱼雷发射装置和水雷。

从1950年开始,为不同的舰队建造了14艘这样的巡洋舰,尽管最初计划建造25艘,其中21艘已经开工建造,但部分舰艇的建造在不同阶段被中止。

尽管如此,该系列巡洋舰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舰之一,并且一直到1960年代中期,它们都是苏联海军的主要水面战斗舰艇。

其中几艘曾在苏联加瓦尼海军基地部署,直到苏联解体时期。

68-bis型巡洋舰“海军上将拉扎列夫”号在“西湾”。该舰于1986年退役,1991年出售给印度拆解。

68-bis型巡洋舰“亚历山大·苏沃洛夫”号在“西湾”。它是该型巡洋舰中最后一艘在该湾被拆解的舰艇。该舰于1986年退役,1991年出售给印度拆解。

现在,岸边是一座燃气切割站,切割来自附近海湾的退役舰艇以及从港口底部打捞上来的沉没潜艇。

我们正好赶上了其中一艘90旅打捞上来的潜艇的切割过程。 潜艇部分被拉出水面,然后切割成块,再继续拉出。

切割过程就像切“香肠”一样,请原谅我的比喻。 旁边已经堆放着切下来的指挥塔和几个舱段。

一些牵引车和推土机在这里帮助搬运和装载金属。

泥泞、潮湿和雨水更增添了这里的气氛。

现在,让我们转移到海岬的另一边。

那里是西湾。

以前这里有20322部队的浮动船坞。据互联网上说,这部分被称为“蓝色师”。

这个部分的具体创建日期不得而知,但它于1951年在登记册上注册。

照片中是浮动船坞在服役时的样子。

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景象却是这样。

浮动船坞沉没,只有起重机露出水面。

照片中是同一地点在服役时的样子。

旁边锈迹斑斑的PM-5浮动船坞修理船静静地躺着。

冬天,我们得以近距离观察它。

尽管它已经锈迹斑斑,但这艘船仍然有生命迹象,似乎仍在使用中。

虽然可以看出它已经很久没有航行了。

船体上布满了贝类。

这侧船舷还残留着一些油漆。

现在这里究竟在做什么,不太清楚,但里面有人。

照片中是停靠在第五浮动船坞内的潜艇。

门口的检查站。

我们沿着一条路向前,来到隔壁的区域,路边是露出水面的船只残骸。

这些船只已经很难辨认了,它们的露出水面的部分早已被切割成废金属。

旁边是“海军辅助船只和港口部队”40769的码头。

根据登记册,该部队于2004年就已经被撤销,但这并不准确,因为这里仍然有正在使用的船只。

停车场附近耸立着起重机

冬天,这里停靠着一艘1541型油轮。

在更早的一次探访中,我们看到了停靠在码头边的577型油轮“维舍拉”号。 根据一些资料显示,它是唯一一艘在整个太平洋舰队历史上完成过前往秘鲁的航行的油轮。

它的右侧停靠着232型木材运输船“阿拉克斯”号,属于“斯巴达克”级。这两艘船都在2019年被拆解了。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海湾对岸的3号和3a号码头,位于鱼雷基地附近。 曾经,68-bis型巡洋舰和大型反潜舰也在这里停靠。

一张1990年的老照片。

照片中是68-bis型巡洋舰“亚历山大·苏沃洛夫”号在西湾3a号码头的视角。

照片中,西湾内停靠着封存的68-bis型巡洋舰“亚历山大·苏沃洛夫”号、30-bis型驱逐舰和57-A型驱逐舰“乌波尔内”号。

如今,这里只剩下几艘这样的小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