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国画欣赏

 书楼寻踪馆 2024-03-30 发布于河北
明 刘琰《行旅图页》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绢本38×61 刘琰(1651—1711)号介庵,又称黄山先生。是清朝官员。
 
明 温良《草虫册页》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绢本设色。纵26厘米,横42厘米。画面上一只天牛扒在石头上,低头俯看石头下的红果实。画家将天牛的触角特征完全表现出来,嘴钳、足尖亦细细勾画,下面红色的果子在绿叶的衬托下更鲜艳,有一枝长长的藤蔓伸向远处, 此画让观者如身临其境,赞叹不已!温良,字元吉,一作元善,正统十二年(1447)举人,明代画家。此幅作品画面中的天牛正伏在石头上,准备向已经成熟、散发着甜甜香气的草莓靠近,在那里享受一顿美食。天牛、草莓 、石头沿着对角线占据了画面的右下角,另一侧则全部空出,形成画面无限的空间与意境。局部一中画家以游丝描画出天牛的外形,再以重墨直接进行分染,在分染多次后形成画面中如此沉稳厚重的黑色,而一开始勾画的天 牛外形在此时也就成为了“水线”天牛背部的白色斑纹是以饱和的白粉点画而成。局部二中的草莓外形在被勾画完成之后,画家用曙红进行了多次的分染草莓上的斑点则是用胭脂色不断进行点染的结果画面中的草莓叶与藤蔓 都是以铁线描画出,后以墨色、花青、藤黄一遍遍罩染而成。
 
明 李希颜《盘车图册》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绢本12.7×17.1.
 
明 佚名(传吴炳)《枇杷绣眼图》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绢本设色 纵26.9厘米 横27.2厘米.图为团扇册页.图中成熟的枇杷饱满圆润,一只绣眼羽毛细致,翘尾引颈,栖于枇杷枝上正欲啄食果实,却发现其上有一只蚂蚁,便回喙定睛端详,神情专注,十分生动有趣。枇杷枝仿佛随着绣眼的动作重心失衡而上下颤动,画面静中有动,妙趣横生。画上枇杷果以土黄色线勾轮廓,再填入金黄色,最后以赭色绘脐,绘出枇杷果成熟期的丰满甜美。绣眼的羽毛先以色、墨晕染,随后以工细而不板滞的小笔触根根刻画,表现出鸟儿背羽坚密光滑、腹毛蓬松柔软的不同质感。即使叶面被虫儿叮咬的残损痕迹亦勾描晕染得一丝不苟,充分反映了#宋代绘画# 尤其花鸟画在写实方面所达到的艺术水平。
 
明 佚名(李迪款)《春郊牧羊图》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绢本设色 尺寸规格:24.1×24.8cm.图绘郊外羊数只,或白或花,或卧或立,或吃或看,地上绿草茵茵,右侧斜坡亦野草茂盛,实乃牧羊的好地方;左侧二棵树矗立,而一树杈上的小小牧童举着棍子似在勾上方的小鸟,调皮可爱,孩童的天性表现无疑。
 
明 佚名《竹下双雀图册》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绢本设色 尺寸规格:12.7×19.1.
 
明 佚名《竹林哺雏图》册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绢本设色 尺寸规格:12.7×19.1cm
 
明 佚名(传黄筌)《莲花图页》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绢本设色 尺寸规格:22.2×24.1.
 
明至清 佚名(传裴宽)《山水册页》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绢本设色 尺寸规格:38.1×40
 
宋 鲁宗贵《夏卉骈芳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绢本设色23.7cm x 25.2 此图原载《四朝选藻册》(见《石渠宝笈续编》)。签题鲁宗贵作。《图绘宝鉴》云:鲁宗贵,钱塘人。善画花竹鸟兽巢石,描染极佳。尤长写生,鸡雏鸭黄,最有生意。绍定年(1228—1233)画院待诏。出入杨驸马府。此画也是用写生手段作成,很有生气。
 
明 陆青(传)《洗马图》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绢本设色,30×40.6cm. 三人二马,马匹体型矫健,一黑一白站立水中,水没马蹄,二人各牵一匹马,后面一个人弓腰捧水向马尾洒去。陆青,绍熙时画院待诏。师李唐作山水,得其笔法。用墨清秀。简易不凡,喜用浓墨,木叶不分,唯风雨图最佳。自跋:癸酉冬日写似也彦先生正,云间陆青
 
明 佚名《猴鹿图》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绢本设色 尺寸规格:27x3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