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三国时的人没有双字名?

 握中悬璧 2024-03-30 发布于天津

↓↓↓

由于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若不加星标可能会错过更新噢。

添加星标方法:

请点击上方名片「握中悬璧」→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快来成为我的特别读者吧!

前文在这里

大汉荣耀四百年目录(1-71章)
(七十二)汉成帝无子之谜
(七十三)王莽的崛起
(七十四)真实的汉哀帝


(七十五)王莽篡汉的前奏

元寿二年(前1年)六月二十六日,汉哀帝刘欣病逝于未央宫,元城王氏重新夺权的时机成熟了。

由于傅太后和丁太后都先于刘欣去世,再加上两家外戚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压,因此他们已经对王氏构不成阻力了,唯有大司马董贤成了最大的威胁。

刘欣临终前意识到了王氏的威胁,于是将玉玺交给宠臣董贤,并嘱托他一定不能交于他人之手,因此从董贤手中将其夺来就成了当务之急,在帝位空缺的时候,王太皇太后的诏命至关重要,而没了玉玺的话其合法性将大打折扣。

在这种背景下,王太皇太后的侄子,王谭之子王闳主动提出前去夺。此人一向与董贤不和,当初刘欣或许是出于试探的心理,在一次宴会上透露出要禅让于董贤之意,王闳当时就强烈反对,这也让刘欣确定此人不会为己所用,可以说王闳是王氏家族中反董贤态度最激烈的人之一。

最终在王闳的威胁下,董贤被迫交出了玉玺,而这也导致他失去了最大的筹码。

就在这一天,王太皇太后命人召回王莽,而“中黄门、期门兵皆属莽”,王氏控制了整个皇宫。

王莽刚刚重返朝堂,就以太皇太后之名命人弹劾董贤在先帝生病时不亲自尝药,禁止董贤再进殿中,董贤毫无应对之力。接着,王莽又以三公应为灾异担责的理由将董贤罢官,最终董贤在恐惧中自杀,其家族遭到流放,至此元城王氏在朝中再无敌手。

国不可一日无君,而哀帝无子,从宗室中选择继嗣者的任务王氏自然当仁不让。

不过从刘欣去世到朝廷派人迎立中山王,这中间间隔了不少时日,说明王氏内部对此事进行了详细的评估。

按常理,宗藩入继大统时要本着血缘最近这个原则,而此时元帝一系在世者只有中山王刘箕子一人,他应该是唯一的选择。

不过这位年仅九岁的中山王身体却非常不好,据《汉书·外戚传》记载,他刚刚出生还未满周岁的时候就得了“眚病”。

所谓眚病,据东汉学者苏林的说法,此病等同于肝厥,发病时“唇口手足十指甲皆青”,是一种难以治愈的先天性疾病。

又据《汉书·元后传》,刘箕子“当年被疾”,按照后世的点校本,这个“当”似乎是衍字,原文很可能是“常”字,毕竟繁体字的“當”与“常”有些类似,由此可见刘箕子常年患病,身体状况很不理想。

这样的人按说是不该做皇帝的,新君应从宣帝诸子孙中另选他人,但刘箕子年幼且多病的特点却符合王氏的利益。

当年霍氏阖族被灭,王莽不得不引以为戒,如今刘箕子疾病缠身,无论怎么看也不像长寿之人,因此不必担心他在自己死后清算王氏家族,而且天子患病也有利于王莽专权。

《汉书·元后传》中,在刘箕子“当年被疾”之后紧跟着就写道“太后临朝,委政于莽,莽颛威福”,可见此二事是有连带关系的。

另一方面,选择刘箕子也与王莽接下来的政治布局有关,他在为彻底铲除傅氏、丁氏外戚做准备。

此事还得追溯到三十多年前元帝时期的建昭年间,当时汉元帝刘奭正在观看斗兽,突然一头熊逃了出来,攀着槛栏就要跑到殿上来。

皇帝身边的姬妾见状以傅昭仪为首纷纷逃走,唯有冯婕妤挺身而出挡在了皇帝身前。

很快,侍卫们便冲过来杀死了那头熊,而事后刘奭对冯婕妤倍加敬重,傅昭仪等人则羞愧难当。

这位冯婕妤便是刘箕子的祖母,而傅昭仪则是后来的傅太后,傅太后此人心胸狭隘,报复心极强,由此对冯婕妤恨之入骨。

后来傅太后以巫术诅咒一事迫害冯婕妤时,负责审案的中谒者令史立讽刺冯婕妤说:“熊之上殿何其勇,今何怯也!”二者必然是傅太后授意的,可见其怨念之深,最终冯婕妤被迫服毒自尽。

也就是说,两家是有血海深仇的,刘箕子继位后,对于打击傅氏一事肯定不会有异议。

至于最后一点,应该是出于私心。论辈分刘箕子和刘欣相同,以刘箕子继位,必然是以成帝之子的身份,这样才不会辈分错乱。

按古礼,“兄弟不相入庙”,也就是说如果两个兄弟都做了皇帝,那么在他们去世后,只有一个人能进入太庙,当初汉成帝刘骜在选择继承人时否决了堂弟中山王刘兴,这便是其中的一个理由。

如今刘箕子继位,哀帝刘欣就无法进入太庙了,而此人在位期间始终针对王氏,令王莽遭受了极大挫折,这便是对他的一种报复。

就这样,在王氏的运作下,刘箕子于当年九月登上帝位,是为汉平帝。

据《汉书·平帝纪》记载,当时“太皇太后临朝,大司马莽秉政,百官总己以听于莽”,王莽的权势比起当年叔父王凤更进了一步,为了继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他策划了为天子改名一事。

元始二年(2年),朝廷突然下诏:“皇帝二名,通于器物,今更名,合于古制。

所谓“通于器物”,意思就是箕子一名与器皿相同,因此不够雅观,于是将刘箕子一名改为刘衎。

不过这很可能只是一种表象,因为箕子一名的含义绝没有这么简单。

当年中山王刘兴在争储中失败,很快就郁郁而终,而在他临死前,卫姬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汉平帝,这个儿子的降生给了病入膏肓的刘兴一个发泄胸中积郁的渠道。

众所周知,箕子是商朝末年的贤臣,虽然他没有像比干一样因直言进谏被杀,但也遭到了迫害,被囚禁起来。

给儿子起名为箕子,是不是在暗暗讽刺成帝是纣王,汉朝国祚将衰呢?

关于这一点没人能说得清,但我想这应该不是单纯的巧合。

如今中山王一系得到了皇位,当年的种种不和谐因素就消失不见了,继续保留箕子这个名字也就不合时宜了,这不仅是汉朝宫廷斗争的一种体现,属于不可外扬之家丑,同时也有可能给对此事不甚了解之人一种箕子出,殷将亡的不好的联想。

不过给天子改名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毕竟其中的根本原因不能公开,而这却难不倒儒生出身的王莽。

据《汉书·匈奴传》记载,“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他以诏令的形式要求全体臣民都必须以单字为名,这样一来刘箕子作为皇帝自然要以身作则了。

而这一要求的理论依据则来自《春秋公羊传》,其中提出了“二名非礼也”,从此以后,单字名便成了绝对的主流。这也是我们发现西汉时双字名的人有很多,而东汉三国时双字名就几乎销声匿迹了,直到东晋才开始再次出现。

在通过为天子改名对外扩大影响力的同时,王莽对内又极力讨好王太皇太后,他清楚自己能够专权是与这个姑姑分不开的。

据《汉书·元后传》记载,王莽“内媚事旁侧长御以下,赂遗以千万数。白尊太后姊妹君侠为广恩君,君力为广惠君,君弟为广施君,皆食汤沐邑”,于是他们“日夜共誉莽”。

同时,为了不让自己的权力受到干涉,王莽还极力将王太皇太后的注意力引向宫廷之外,让她四处游玩。

这样长此以往,王莽彻底将国家权力掌控在自己手中,《汉书·平帝纪》的结尾处总结道:“孝平之世,政自莽出”,就是当时政局的真实写照。

不过王太皇太后毕竟常年参与政治斗争,经历过大风大浪,不干预政事不代表她对局势没有认识,王莽专权逐渐令其感到了威胁,因此二人的关系开始有了破裂的迹象。

刘衎继位后,王莽立刻开始清算傅氏和丁氏,将两家外戚全部罢官,又贬傅太后为定陶共王母,丁太后为丁姬。

数年后,王莽针对此事提出二人既然尊号已除,原有的墓葬便不合礼制了,要求将她们的坟墓迁到定陶国去。

在此事上,王太后太后竟然罕见地发表了和王莽不同的意见,她认为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不必追究。

这就很不寻常了,当年傅太后的嚣张跋扈历历在目,王太皇太后对其应该是非常痛恨的,可现在却表现得如此大度,或许便有抑制王莽之意。

王莽为了一家独大,又开始针对自己的叔父王立,当年王立因受到淳于长和的牵连而一蹶不振,但王莽对他仍不放心。

据《汉书·王莽传》记载,“莽以诸父内敬惮之,畏立从容言太后,令已不得肆意”,他担心王立会威胁到自己,于是强烈要求将其赶回封国,王太皇太后“不得已,遣立就国”。

对于此事,《汉书·王莽传》明确指出“莽之所以胁持上下,皆此类也”,可见此时王太皇太后也要受其胁迫,二人的关系已经有些紧张了。

如果说上面两件事还不算太过明显的话,那么为平帝选后一事则充分暴露了王莽的野心。

王莽希望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他先是以退为进,假意说自己的女儿无才无德,不应入选,又让百官公卿谏言不能将王莽的女儿排除在外,最终“太后不得已,听公卿采莽女”。

由以上几件事可以看出,虽然王太皇太后已经意识到了王莽的威胁,并尝试进行一定的反制,但可惜为时已晚,王莽已经彻底脱离控制了。

等到后来平帝去世,王莽意欲居摄,他的野心彻底暴露出来时,王太皇太后更是没有一点办法了。

至此,王莽篡汉已成定局,朝野上下再也无人敢于反对,而接下来他将面对来自外部的阻力。

PS:推荐一个优秀的历史类公众号,很多原创内容值得一读,喜欢的朋友可以加关注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