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屋坐空亡,家败人也亡(下)

 简单就是幸福rh 2024-03-30 发布于江西

[赵鸣衿]

图片

作者简介:

肢体残疾人

一位历史创作者,毕业于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留日硕士

潜心专注宋史研究

图片


房屋坐空亡,家败人也亡

(下)



图片

关于人类早期择居时,选择有山有水的地方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这种环境可以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源,同时也较为安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不仅要求遮风避雨,还追求舒适和安全。这些需求都可以通过改善房屋的朝向、布局、周围环境等来实现。

至于同样的房子中,有些人住得很好,有些人则状况百出,这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房屋的朝向、布局、周围环境等都可能对居住者的运势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住在一个采光好、通风好、周围环境优美的房子里,那么他的心情可能会更好,生活质量也更高。相反,如果一个人住在一个阴暗潮湿、空气不流通、周围环境差的房子里,那么他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02


房子做空亡,家败人也亡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空亡究竟是什么意思,代表了什么样的含义。

在中国历史上,天干地支与方位的配对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信仰。天干地支是古代中国用来表示时间、方位、五行等概念的一种符号系统。其中,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它们分别与八卦、五行、九宫等学说相结合,形成了复杂而丰富的理论体系。

在将圆周一圈分成了二十四山的系统中,天干和地支各占一半,意味着它们与方位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个天干和地支都被赋予了特定的属性和意义,这些属性和意义被认为能够影响事物的吉凶和盛衰。因此,在风水堪舆中,了解和运用天干地支与方位的配对是非常重要的。

至于“空亡”,它是指在天干地支的配对中,有些方位被认为是空缺或不吉利的。具体来说,天干地支各有12个,但是24个方位不能一一对应,因此会空出两个地支。这些空出的地支被认为是“空亡”,因为它们在某些情况下被认为会给居住者带来不利的影响。在选择居住环境或进行建筑布局时,人们会尽量避免选择在空亡方位建造房屋或进行其他重要的活动。

空亡,又有大空亡,小空亡之分。除此外,风水中空亡也是分很多种的。五行空亡,正空亡,龟甲空亡等等。且房屋的风水布局,和房屋的坐向也有着很大关系。

图片

一般来说,犯了大空亡的房子,家里的气场就会发生紊乱,时好时坏的,不适合人居住。要尽快搬走。

还有一种房子长期不住,没有人气儿,就容易衰败得很快。没有人住,自然会吸引些别的东西。

小空亡的房子比大空亡的房子危害小很多。房屋的风水布局没有什么太大的偏差,也有可能是由于室内布局不好引起的。不会有太大的危害。

古人认为,居住在“空亡宅”中的人容易遭遇各种不幸,如事业受阻、健康受损等。这些影响主要都是来自于心理压力,因为长期独居、远离人群,很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对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历史上流传下来许多与“空亡”和住宅关系有关的俗语,比如“宜居立向,慎避空亡”,提醒人们在选择房屋位置时要规避“空亡”。此外,“空亡”一词也被古人用在诗作中,多指不好的事情。刘禹锡曾写到:“因作画时,遇到了'空亡日’,画作就很难卖给有缘人。”表达了遇到“空亡”后生活变得困难。

图片

刘禹锡

有关“空亡”的俗语数不胜数,有些是和日常生活中的住宅风水有关,有些则被文学家化用在作品之中。可见,风水学说不仅仅和建筑息息相关,对人们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而这也是风水学能够经历时间的冲刷,在今天仍旧散发极强的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03


结论



风水学说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涉及到居住环境的选择和布局,旨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虽然虽然,在历史长河中掺杂了一些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元素,但其中也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风水学说,理性分析其中的科学依据和人文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加注重与科学的结合,更加强调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实用性。对于其中的积极方面,如注重人文精神、追求美好生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我们可以继续发扬光大。对于其中的科学原理,比如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室内布局与舒适度的关系等,我们可以借鉴和应用,以提高我们的居住和生活质量。

图片

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不盲目相信和迷信风水学说中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发挥风水学说的价值,为我们现代生活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总之,风水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和人文精神。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深入研究和探索其中的奥秘,让风水学说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END

图片

历史/风水/诗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