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归去后,不希望保留骨灰,也不愿儿女扫墓的,是这3种人

 老老树皮 2024-03-31 发布于美国

人生在世,真的只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整天沉浸在壮志凌云的理想抱负中;等到中年时,为了前途、家庭忙忙碌碌;当到老年的时候,孩子们也陆续长大成人,自己则逐渐步入生命的黄昏期。

一代新人代替旧人,这就是生命轮回中的历史规律。当一个人走到人生最后一程时,多少会有一些所谓“留念”的想法。毕竟,凡人有血有肉,是会对“死”心存一些畏惧与不甘的。那么到底,在临走之时,人们会作何打算?根据老一辈统计分析,归去后,不希望保留骨灰或扫墓的,主要有以下三类人:

归去后,不希望保留骨灰,也不愿儿女扫墓的,是这3种人

第一类:孤独终老的老人

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老人面临孤独、无依的境况。比如说,有的老人子女在外打拼多年,自己则留在故乡;又比如说,有的老人虽有子女陪伴,却也是丧偶独居,儿媳也已过门成了“外人”。

这类老人原本就比较孤独,儿女顾着自己的生意也很少探望,晚年更是无人照拂。如果自己再遭遇疾病,那就更加可怜了。于是,这样的人对于骨灰的留存,已经不抱指望:若是连生前都未得到关爱,那死后又谈何好生坏死的残留骨灰呢?

归去后,不希望保留骨灰,也不愿儿女扫墓的,是这3种人

第二类:注重实际效益的节俭老人

这类老人比较理性与节俭,一生勤俭持家,年轻时刻苦工作,积攒下不少财富。他们注重实际,认为死后的骨灰保留费用太大,与实际收益不成正比。

比如说,租用骨灰堂一年要数千元,若是租下终身的坟墓安置骨灰,首付及维护费用更是数十万。可是骨灰留在那里,只是自己的情感宽慰,并无其它益处。

这类老人认为,与其花巨资在无形的虚名上,不如直接利用这笔钱用于慈善,助学或造福家人,那实在来说,对子孙后代带来的正面意义更大。

归去后,不希望保留骨灰,也不愿儿女扫墓的,是这3种人

第三类:追求环保的思考老人

这类老人比较博学,思想比较开明,以追求环保、生态平衡为己任。他们认为,人死后骨灰的保存,不但费用高昂,还会对环境带来污染。

比如说,如果将自己的骨灰存于陵园,这样的大型建筑群势必占用土地;再比如说,如果葬于坟墓,一方面难以永久保存,另一方面植物的吸收,也会通过食物链影响其他生物。

相比之下,这类老人更倾向于选择“海葬”或“树葬”方式。让自己骨灰归于大自然,这样才是符合生命循环规律,也能守护“母亲之河”的最环保方式。

归去后,不希望保留骨灰,也不愿儿女扫墓的,是这3种人

归去后,不希望保留骨灰或扫墓的,主要是这三类人。当然,每一个人的人生有各自的选择,我们没有对错可言。但是平心而论,这也反映出时代发展的问题:许多人年老更加孤独,少数人贪图眼前,相对来说追求长远与环保的思考却比较少。

希望未来的发展中,老年人生活会更受重视;环保意识会被普遍唤醒,这样我们古老的民族才能永续延绵,这片土地才会越发美好。当然这也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坚守初心,从点滴做起,这样也许可以带来最大的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