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论文推介 | 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

 晕呱了 2024-03-31 发布于四川

Image



高密度城区野猪生境适宜性与“人猪冲突”潜在风险区识别研究
韩依纹 方铁树 蒋韵 殷利华 万敏
摘要快速城市化进程引发的生境变化导致城市生物多样性整体下降,但一些能适应碎片化生境的物种却大量繁殖,被迫扩散或进入城区觅食,从而引发野生动物和居民的现实或潜在冲突。文章针对近年来城区“人猪冲突”现象,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基于红外相机监测,结合MaxEnt模型,探究高密度城区野猪生境适宜性和“人猪冲突”的潜在热点区域。结果表明:洪山区野猪偏好海拔高于60 m、坡度介于10°~45°的城市林地区域,主要集中在洪山区中部的低山缓丘,共识别出潜在适宜区面积13.80 km2;洪山区潜在“人猪冲突”区域位于中部,并形成自西向东北贯穿、3个核心区聚集的格局;高密度城区野猪夜行性显著;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城市林地,不适宜区主要是建设用地;土地利用类型、高程和坡度对城区野猪种群分布影响较大;城市林地斑块及之间的建成区面临较大“人猪冲突”风险。
Image引用韩依纹, 方铁树, 蒋韵, 等. 高密度城区野猪生境适宜性与“人猪冲突”潜在风险区识别研究[J]. 中国城市林业, 2024, 22(1): 16-24.
论文下载
http://journals..cn/article/doi/10.12169/zgcsly.2023.12.27.0003

上海中心城区口袋公园恢复性效益研究
邵钰涵 卢娴 殷雨婷
摘要城市公园绿地对于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因此作为大型城市公园绿地有效补充的口袋公园等小微型绿地备受关注。文章选取上海市4种不同功能口袋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恢复性水平、环境因素及其对游憩行为影响的交叉分析,尝试为提高口袋公园在规划和设计实践中的恢复性效益提供实证依据。结果表明:儿童活动类口袋公园恢复性效益最佳;口袋公园的设计品质和所包含的景观要素最能缓解人们精神压力,且相关因素对不同类型口袋公园的恢复性效益影响显著不同;当人们在运动健身类口袋公园每周游憩频率达到4~5次,或在小型农场类口袋公园单次游憩时间超过2 h时,能够获得最佳的恢复性效益。因此,对于不同功能类型的口袋公园,其恢复性效益的优化应综合考虑其功能特征、区位条件、使用人群需求等,以对应的恢复性环境影响因子为抓手展开。
Image
引用邵钰涵, 卢娴, 殷雨婷. 上海中心城区口袋公园恢复性效益研究[J]. 中国城市林业, 2024, 22(1): 25-33,86.
论文下载
http://journals./article/doi/10.12169/zgcsly.2024.01.02.0001
哈尔滨城市森林景观季节变化对地表温度影响的定量研究
丛丹 王蕾 贾佳 翟雅琳 张林萱 姚允龙 宁静
摘要: 城市森林是平衡城市环境温度的自然解决方案,对降低城市热岛负面影响和发挥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提取春季、夏季和秋季城市森林景观和LST空间信息,探究不同季节城市森林景观指标对LST变化的最佳解释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城市森林景观组成指标与LST的相关性最为显著,但不同类型的林地景观与LST的相关关系和程度均存在差异。因此,丰富森林景观内部植被种类的多样性,增加城市森林斑块形状的复杂性,并联通单独的城森林景观斑块形成森林生态廊道,是最大限度发挥哈尔滨市城市森林景观调节LST效益的方法。
Image
引用丛丹, 王蕾, 贾佳, 等.  哈尔滨城市森林景观季节变化对地表温度影响的定量研究[J]. 中国城市林业, 2024, 22(1): 34-42.
论文下载
http://journals./article/doi/10.12169/zgcsly.2023.05.09.0005

基于鸟类生境需求的城市湖岸带设计与修复评估——以梁平双桂湖为例
任璐 袁嘉 伍叶丹 徐秋华 游奉溢
摘要: 过度开发和休闲游憩等人类干扰导致湖岸带生境的均质化和退化,影响鸟类生存并制约湖泊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文章以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案例,对2019年实施“环境-生物-结构”协同设计的湖岸带修复工程4年后的鸟类群落及生境进行调查,结合生境制图法量化生境特征。结果表明:双桂湖湖岸带共有鸟类49种、实验区45种、对照区22种,实验区鸟类香农-威纳指数(北岸2.665、西岸2.984)高于东岸对照区(2.563),其中,西岸新增小微湿地面积较北岸更多,水鸟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增加更为显著。鸟类多样性与生境多样性、鸟类数量与生境丰富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综上可知,修复工程有效促进了鸟类生境单元多样性的增加;构建湖岸带小微湿地和“林-草-湿”复合生境格局能使生境异质性和鸟类多样性得到持续提升。
Image
引用任璐, 袁嘉, 伍叶丹, 等.  基于鸟类生境需求的城市湖岸带设计与修复评估:以梁平双桂湖为例[J]. 中国城市林业, 2024, 22(1): 43-52.
论文下载
http://journals./article/doi/10.12169/zgcsly.2024.01.03.0002

基于“敏感性-重要性-连通性”框架的神木市生态网络规划
张文婷 任巧慧 胡泳茵
摘要构建生态网络对改善区域生态安全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景观连通性”综合评价结果识别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重力模型判定生态廊道,基于电路理论提取生态节点,形成点-线-面交汇的生态网络,并对神木市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进行分级划定。结果表明:神木市生态源地共22个,面积达536.80 km2,多集中在东南部,平均dPC值为7.16,总体连通性不佳;判定出潜在生态廊道46条,廊道总长度365.39 km,多集中在东南部;提取出生态节点124个,包括生态夹点42个、生态障碍点59个、生态断裂点23个。依据生态网络规划结果,识别低质量生态空间,并划分为重点修复区、生态提升区、生态保育区;在此基础上提出源地、廊道、节点、低质量生态空间的分级管控策略,以期为其他生态脆弱型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Image
引用张文婷, 任巧慧, 胡泳茵.  基于“敏感性-重要性-连通性”框架的神木市生态网络规划[J]. 中国城市林业, 2024, 22(1): 53-61.
论文下载
http://journals./article/doi/10.12169/zgcsly.2023.12.29.0001
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实现的景观规划策略——以耒阳市为例
向雪萍 齐增湘
摘要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无具体物化形态与纯公共性特征,而导致其价值难以直接实现。文章以湖南耒阳市为例,利用过程模型方法定量评估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及其空间分布,并引入载体的理念,通过适宜性技术与景观规划将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实现空间化。结果表明:1)耒阳市生态系统固碳、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土壤保持、空气净化、水质净化价值分别为0.06、0.01、299.16、1.86、113.7和0.4亿元,但分布不均衡,其中东部区域的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总量高于西部区域;中部人类活动密集城区的价值最低,呈现出空间聚集特征。2)耒阳市生态农业载体、生态工业载体、生态旅游载体、生态资源产权交易载体、生态补偿载体、生态修复载体的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实现模式占比分别为19.17%、4.27%、15.17%、11.25%、33.57%和16.57%,说明耒阳市以生态补偿载体主导模式为主,生态敏感性较高,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生态产品的生产潜力也较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轴多点、三核心多分区”景观规划是耒阳市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实现的主要景观策略。
Image
引用向雪萍, 齐增湘.  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实现的景观规划策略:以耒阳市为例[J]. 中国城市林业, 2024, 22(1): 62-69.
论文下载
http://journals./article/doi/10.12169/zgcsly.2023.07.24.0001

城市绿色空间的雨洪调蓄效益研究进展
阿娜尔 黄甘霖
摘要: 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城市绿色空间雨洪调蓄效益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雨洪调蓄效益和能力的研究,归纳其在雨水再分配过程中对雨洪调蓄效益的影响,并揭示在径流形成的不同环节中雨洪调蓄效益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林冠截留过程中,雨洪调蓄效益受植物种类、叶片特征、修剪形状等多种因素影响,且不同植被的冠层蓄水能力差异很大;在绿地雨水入渗过程中,绿地构型和土壤特性是影响雨洪调蓄效益的主要因素;在地表径流形成过程中,绿色空间的景观格局与径流量显著相关,对城市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合理构建可以实现对城市水文过程的主观调控;城市绿色空间的雨洪调蓄效益研究缺乏小微尺度分析,并且鲜有涉及各因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最后提出研究展望,即探索和完善适合中国本土的雨洪管理模式、建立系统的科学理论和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绿色空间雨洪调蓄效益研究的重要方向。
引用阿娜尔, 黄甘霖.  城市绿色空间的雨洪调蓄效益研究进展[J]. 中国城市林业, 2024, 22(1): 70-76.

Image

论文下载
http://journals./article/doi/10.12169/zgcsly.2023.02.13.0003

城市昆虫传粉生境营建研究进展及思考
殷利华 巩思凝 李良 沈正豪 邱爽 邓心怡 韩依纹
摘要: 传粉昆虫是生物多样性重要组成部分,昆虫传粉生境建设能有效减缓植物授粉危机,有利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促进自然教育。文章通过检索文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近20年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对昆虫传粉生境营建相关的规划与设计、建设与管理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结果表明:规划方面,注重该类绿地与区域生态网络和城市专项规划融合;设计方面,强调植物选用遵循“双高”“本土”“多样化”原则,并采用“高密群植”“防风向阳”方式配置;建设方面,提倡保留多种地表,增加与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等生态景观布置和栖息设施举措;管理方面,建议纳入4种特色日常管理措施,并提出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能助力实现昆虫多样性目标。文章最后提出传粉生境营建研究还存在意义彰显不足、实践应用待加强,以及我国发展缓慢等相关思考,旨在对我国城市昆虫传粉生境营建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研究参考。
Image
引用殷利华, 巩思凝, 李良, 等.  城市昆虫传粉生境营建研究进展及思考[J]. 中国城市林业, 2024, 22(1): 77-86.
论文下载
http://journals./article/doi/10.12169/zgcsly.2024.01.02.0002

城市绿地碳汇测算方法研究进展
江佩宜 戴菲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双碳”目标的提出、城市碳排的增加,使得固碳增汇的任务刻不容缓。城市绿地作为重要的碳汇来源,能有效改善城市环境、缓解碳汇压力、提升生态效益,维持碳氧平衡。由此评估碳汇效益,估算碳汇能力,对实现碳的可视化管理和碳中和目标具有推动作用。文章在梳理样地清查法、软件模拟法、遥感反演法、涡度相关法4种城市绿地碳汇测算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归纳并比较了4种方法的应用规模与优缺点,最后,从完善测算体系与指导规划实践两方面对城市绿地碳汇测算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引用江佩宜, 戴菲. 城市绿地碳汇测算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城市林业, 2024, 22(1): 87-93.

Image

论文下载
http://journals./article/doi/10.12169/zgcsly.2023.06.29.00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