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新闻广播《文化三秦》专题:作家许海涛——从“跑家”到“成神”(第2135期)

 ljian21 2024-03-31 发布于陕西

FM106.6 AM693 陕西新闻广播

《文化三秦》广播专题

从“跑家”到“成神”

男:他是探古寻宝的跑家,足迹遍布关中大地,寻找民间文化的根脉。

女:他是深入生活的行者,与盲人张喜平一起走街串巷叫卖鸡蛋,探寻普通人内心的善良与温暖。

男:他是民间艺术的追寻者,探访百人,只为讲述“剪花娘子”库淑兰的传奇人生。

女:从《跑家》到《光明行》再到《成神》,他用质朴无华又饱含真情的文字书写故乡这片热土,描绘民族民间文化的璀璨多姿,展现人性的耀眼光芒。请听广播文学专题《从“跑家”到“成神”》。

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读书》栏目先后两次推介一位陕西作家的两部文学作品。

这位作家就是许海涛,这两部书分别是《光明行:盲人张喜平的一天》《成神:中国的毕加索 世界的库淑兰》

张喜平是一位先天失明的盲人,从20岁开始,近四十年如一日,挑着担笼在距家30多公里的西安回民街卖鸡蛋。在这期间,他风雨无阻、诚信经营,不但与千万顾客结下深厚友谊,还凭借卖鸡蛋的微薄收入,赡养年迈的母亲并且抚养一名弃婴长大成人。

2021年5月,许海涛通过网络,了解到张喜平的故事,他瞬间被这位自立自强的盲人汉子感动,当即将创作视角聚焦在这位乡党身上。

【出录音:你要从你的经历中去找,要写出出彩东西是难度大的,所以说我也是你别在自己的身上打主意,你要公众感兴趣的话题,找见选题。我不断地要找一个挑战性,盲人就是个挑战,我找见的就是残疾人,首先要战胜身体的缺陷,就围绕你看他一切,每一个动作都是战胜身体缺陷,所以肯定对我是一个挑战、转型。】

【现场声:卖鸡蛋哩】压混

为了深入了解张喜平,一连数月,许海涛起早贪黑,张喜平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许海涛说,他走进了“喜平哥”的世界,走街串巷叫卖鸡蛋,与“喜平哥”的亲人、朋友吃饭、聊天,从而去触摸他的内心世界。创作时,许海涛将虚与实巧妙地衔接,使用陕西方言,还原生活气息,这让张喜平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且深入人心。

【出录音】从文学作品来讲,咱是要把一个人物形象站起来,但是你的人物形象不是孤立的,人是离不开社会,他自然就跟社会方方面面产生联系,产生互动。就把张喜平写成咋样一个张喜平,这个是个重要考量,细节的真实,然后放大的一定要少之又少,张喜平说啥,张喜平所处的环境啥用啥语言,咱语言朝这个方面靠,力图环境、人物、语言、情节,所有达到统一。让人意会到,咱不写出来。他说,这人咋不得了?这人咋真是壳子硬的!让读者读出来。

一直以来,许海涛在乡土文学的链条上,期待自己能有“新质”的表达。《光明行:盲人张喜平的一天》这部纪实文学既是许海涛跟自己的对话,也是跟同时代创作者的对话。他希望能超越之前的作品,更希望作品具有独特的辨识度。打磨之难,可想而知。

【出录音:当时觉得没啥,现在想想这一种亢奋焦灼,一直全身心在这个很有名,越来越认真的一个过程。我可能一夜能看100遍,经常的。就是像《光明行:盲人张喜平的一天》你看到的这改几十遍,这是正常的,到最后再通改,反正拿出来就改,可能今天只改了一个字。】

2022年8月《光明行|盲人张喜平的一天》出版,小说以纪录片式的全景视角,将一位盲人死磕命运的执拗,自强自立的刚强,翔实而又激情地呈现于读者眼前。许海涛捧着刚印刷好的新书,第一时间赶到张喜平家中。

【现场声:我跟你说,张哥。这部书其实不是我写的,是你自己写下的,你用你近40年一颗颗鸡蛋,你用40年自己走过的这路程,从马王村到方山路程一步步量出来这个数,所以你光感谢我,我要感谢你,没有你我哪有这部书,你用生命在这写的,用鲜血在这写的。】压混

2022年8月13日,张喜平入选“2022年度中华慈孝人物”。2023年,央视《读书》栏目与广大观众分享了长篇纪实文学《光明行:盲人张喜平的一天》。接下来,请听陕西新闻广播录制的有声书《光明行——盲人张喜平的一天》中的精彩片段。

经读者投票,2022年11月《光明行——盲人张喜平的一天》在中青书榜中青阅读推荐书单上位列榜首。评委点评,“这是一部非虚构长篇作品,许海涛用作家的细腻和准确,还原出了张喜平每天所感受到的世界,这部书写出了这位盲人与社会产生的联系,写出了生活的滋味与生存的尊严。”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海是这样评价的:

【出录音:许海涛为了写这部书,跟盲人一个月不容易,而且是天天跟着大家要采访,就为了挖掘出来盲人好的故事来,让他们感到一个盲人都做这么好的那么光明的人,应当这样去做,应当这样去面对社会,一定要是这样面对困难。】

《光明行——盲人张喜平的一天》的成功,更加坚定了许海涛继续从事文学创作的信心,紧接着他就走进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创作视角锁定旬邑彩贴剪纸的代表性人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库淑兰。

【出录音:也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人也很有神奇的传说,但是详细的故事我了解不多。库淑兰是咋被发现的,这个事需要我不断地发问,所以这个工作也做得很艰难,我也见了有百十个人。慢慢就形成我这个概念才能把它呈现出来的高级点,故事性强点。我就找了一个是雕塑家,一个是画家,他们两个在艺术突破上遇到了困惑,在乡村去寻找这个艺术灵光,从一个艺术家的眼光去看一个乡村老太太,发现了库淑兰用这种办法呈现的。】

作为陕西省委宣传部2022年度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之一《成神——中国的毕加索 世界的库淑兰》,2023年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这部书以口述史的形式,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生活在陕西旬阳县的小脚老太太库淑兰凭借一把大剪刀,几张彩色蜡光纸,加上自己熬制的糨糊,突破性地开创了中国民间剪纸的新门类——旬邑彩贴剪纸,一步步登上世界民间艺术殿堂的传奇经历。这部书不仅有库淑兰的传奇故事,还有她在艰难生活中执着追求美好人生的闪光品格。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成神:中国的毕加索 世界的库淑兰》一书中的精彩片段。

【演播】:

窑里光线暗,眼睛适应了一阵子,我才看清自己站在五颜六色的花花草草里头。左右窑壁,炕围子,案板前头,窑顶,全是啊。我惊得瞪大了眼,张大了嘴。花草丛中,库淑兰坐在炕上,大眼睛盯着我,眼光里漾满喜悦,似说似唱:

今早眼皮跳得勤,想着晌午来亲人。一朵莲花一棵根,亲人见了亲人亲,亲呀亲,亲呀亲。

停了说唱,欢喜说,一窝窝人,大过年的,你没忘姨哟,快坐到炕上来,暖下子。

我这才灵醒过来,回话说,好我的姨,满窑的花把我的眼睛耀花了,都是些什么花呀?

库淑兰呵呵笑,脸上显得意的神色,唱了起来:前山要采灵芝草,后山又采牡丹花。正月采花无花采哟,二月里要采花没开。三月采花桃花红似火,四月采花梅子墙上开。五月采花石榴树树开红花,六月采花黄瓜开花一身刺。七月采花茄子开花滴溜溜,八月采花玫瑰开花红艳艳。九月采花菊花开花人人爱,十月采花松柏花儿层层开。十冬腊月花开败哟!腊梅花花开惹人爱。哥哥说得巧呀!妹妹对得妙!妙哟,妙哟,花儿都开了。

好听!库淑兰一嘴旬邑土腔,味道浓很!这是我第一次听库淑兰唱这样的调调儿,觉得难以言说的新奇,便问,姨,你唱的是什么歌?

她答,采花歌,胡唱哩。

当时我没意识到这是她编的词儿。她说胡唱,我理解为随便、随意、胡乱唱,没有理解到唱是编的意思,便又问,姨,这是什么调调儿?

胡唱呢,胡唱呢。

调调儿也是她编的。

她转身跪下,点着窑壁,姨给你说铰下的都是什么花,你看,这是桃花,这是梅花,这是莲花,这是菊花,这是牡丹花,这是芍药花,这是苜蓿花,这是海棠花,这是梨花,这是石榴花,这是兰花,这是水仙花,这是柿子花……

与现实中的花不同,不仅在花形上,更在颜色上,大红的,玫瑰红的,紫红的,粉红的,紫的,蓝的,黄的,橙的……每一朵花、每一簇花都有草叶、草丛衬托。跟花一样,草的剪法也千姿百态,不仅在剪法上,更在颜色上,深绿,浅绿,深蓝,浅蓝,天青,淡青,还有黑……花和草繁繁密密,明明艳艳,看得我眼花缭乱。

2024年1月,《成神:中国的毕加索 世界的库淑兰》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读书》栏目“2023年度品牌出版社好书大赏”。有书评认为:《成神》以即目式的线性建构叙事,透过传主的艺术人生,发掘出库淑兰艺术的原生本质特征,为读者奉献了一曲精神的礼赞。

【出录音:我认为库淑兰这个老太太会载入艺术史的人,所以说我也不想有虚的东西,还要扎实,虽然咱没见过,但是咱采集的料一定是扎实的。当时我就认为咱也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所以说可能大家不看好的选题或者是方向,我觉得跟你说通过咱努力,先把它变成一个完成的东西再说。】

据了解,2024年《光明行:盲人张喜平的一天》《成神——中国的毕加索 世界的库淑兰》将先后投入影视化制作。

2018年,49岁的许海涛,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跑家:那些埋藏民间的古董传奇》获得热烈反响。随即他又出版了短篇小说《藏家》、长篇小说《残缺的成全》,并称“收藏文学三部曲”,围绕着十三朝古都西安散落在民间的宝物命运的描写,生动鲜活地展现陕西民间的风土人情。

【出录音:游走乡间,找老古董,想办法把这东西卖出去。刚开始我写跑家的时候是一种呼之欲出的,因为我是经历生活的很多,我也认为这是一个写作的方向。在咱们陕西文化这么厚重,遗存这么多,跑家人群是大量存在的,随便一个门类,它都有很多拥趸者、爱好者,由一件物件勾起了过去现在将来。】

2021年,以收藏题材见长的许海涛,将创作视角转向平凡人的内心世界和民间艺术与乡土文化,《光明行:盲人张喜平的一天》《成神——中国的毕加索 世界的库淑兰》均是为普通人立传,挖掘生活本真,彰显人性光辉,这样的创作转型实属不易。

许海涛擅长从时代大潮中撷取涓涓细流,以小见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当代中国精神,既给人以阅读愉悦、艺术享受,又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励。而这,恰恰是新时代迫切需要的精神激励。

从“跑家”到“成神”,许海涛用文字实现了创作题材的转变,艺术手法的更新和自我内心的升华。与大多数作家相比,许海涛显得大器晚成。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成为一名走村过乡、探古寻宝的跑家,不是我人生道路设计,而是自然而然地跑开了;成为一名写作者,也不是我人生道路的设计,也是自然而然地写开了。

【出录音:作家不是个职业,写作每个人都能写。我说不着急,可能有积淀在四五十岁左右,年轻时候我真也没写啥,但是我阅读也没间断过,就一直坚持。《跑家:那些埋藏民间的古董传奇》机缘,把这个点着了。你所有的生活经验,你无形中在作品中展现出来。没有生活经验,没有张喜平那种艰难的心境,没有那种生活那种坚韧,你也写不出来,和库淑兰对这种艺术的理解一样,咱所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咱对文学的理解都通过细节呈现。】

文学不能脱离火热的生活,正如鱼离不开江河湖海。我们期待更多的作家深耕脚下这片热土,描绘新时代的壮丽画卷,赓续中国文学以人民为本的优秀传统,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民族精神,创作出更多时代关注、读者喜爱,富有内涵与力量的文学佳作。

听众朋友,以上您收听到的是广播文学专题《从“跑家”到“成神”》。本期节目编辑张瑜,主持知凡,责任编辑郭知凡,监制徐冬,总监制付银安,感谢您的收听,再会。

许海涛简介许海涛,1969年生,陕西咸阳人,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跑家》《藏家》和长篇小说《残缺的成全》《光明行:盲人张喜平的一天》《成神——中国的毕加索 世界的库淑兰》等。其中《藏家》和《光明行:盲人张喜平的一天》分别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和2023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光明行:盲人张喜平的一天》九集小说剧2023年6月在陕西新闻广播播出,故事片正在摄制中,预计2024年上映。

美 丽 八 点 半

作中国最好的文艺广播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