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塔东、塔西的前世今生

 茂林修竹gjav9y 2024-04-01 发布于河南

#我来唠家常#洛水纳瀍水东去,经李楼的石坝阻击,瞬间有加速,使劲在北岸约3公里处,划出一道大湾,遇见彼岸佛塔,风姿交融,郎才女貌,相映生趣,自成一景,后演为地名,曰塔湾。

塔湾风景受人追捧。时有夸张者说,塔影随朝夕翩翩起舞,西至七里河,东达白马寺。塔湾,隋唐为洛阳城上东门所在地,时有上东乡,明、清叫“塔儿湾”。1950年初,塔湾仍为一乡。

1958年9月,瀍河回族乡前身,红旗人民公社成立,以古塔为界,将塔湾一分为二,成两个大队,居东的名塔东,西者为塔西。唐寺门儿、潘家门儿,均为生产小队,属塔东。1970年12月,成立对口管理服务洛阳机车厂的街道办事处,冠名塔湾。1984年塔东、塔西两个大队又改名为村,2011年9月分别再改为社区。

塔东、塔西的前世今生

鸟瞰河湾

塔湾曾为古战场,一战扬名。公元1367年,明军以徐达为主将,常遇春为副将,率二十五万大军北伐,在塔湾与元军遭遇。时征虏副将常遇春单骑冲入敌阵,一箭射死元前锋大将,麾下壮士从之,勇猛冲杀,在洛水之北破元军,史称“塔儿湾大捷”。

官方确认,公元651年,唐高宗永徽二年,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回族大体通过海上“香料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以经商和雇佣军形式陆续来华居留。元明两代,伊斯兰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全面发展。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在中国已经成熟。

清初的《清真寺地基文约》、《清真寺地基得业碑记》均有载,明末,一支回民自陕西扶风县移居“塔儿湾”,繁衍生息。史书称回民“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屯聚牧养”,地位仅次于蒙古人。另外,回民有“大散小聚”特点,“塔儿湾”战役后,参战双方均有回回兵士留下居住,成为塔湾原住民。

塔东、塔西的前世今生

洛河老照片

佛塔者,大福先寺之塔也。大福先寺,系武则天为生母扬氏创立,原名太原寺,俗称塔寺,后人谓古唐寺,先在洛河南岸、今安乐新村西北,不久迁往北岸,上东门积德坊,规制升格,名也更新。

大福先寺凡房1200间,规模宏大,极尽皇家气派,楼阁佛塔,长合唐尺16丈,巍峨壮丽,高耸入云,因有“塔寺”之称。平时事佛,也作客栈,招待各国进贡大使及贵宾,堪称唐国宾馆和外语学院,由是名闻天下。

史载,明天启年间,洛河在塔湾泛滥,如脱缰野马,横冲直撞,翻滚向北。时塔湾人称“顺河湾”,今塔东清真寺大坡下,就是一片汪洋。

塔东、塔西的前世今生

寺庙佛塔

北去的洪峰,直接危及并最终摧毁了大福先寺和佛塔。后当地乡人将福先寺残存文物北移数里复建,清代修两次。1922年,吴佩孚又令修缮,山门匾额“古唐寺”为属下参谋长张佐民手笔。今唐寺门儿,实因环寺形成而得名。

1937年,“古唐寺”各殿造像被国军169师全部砸毁,释迦牟尼佛殿也在“破四旧”时被拆,影响日渐式微。1993年,佛教界有关方面和善男信女筹资重修古唐寺,复名大福先寺。

洛水毁佛塔是史实,但被坊间编排为河神佛爷斗法桥段,还说是“洛河夜哭”的由来,绘声绘色,演绎而已。

塔东、塔西的前世今生

古唐寺老照片

洛水冲动向北,故道也有迹可循。今塔湾多沟,多是当年洪水肆虐的杰作。塔东为例。

南北一沟,狭长地低,直通唐寺门儿,启明东路架桥穿过,名唤桥沟街,得名却非因此桥。桥沟街南头,西北折也是一沟,曰北沟街;东折,沟称友好街。正南过“八怪”家,再绕过一大皂角树,地势一路走低,直通河滩。

桥沟名源古石桥。古石桥遗址就在“八怪”家门口,连通东西,是当时的唯一主路。群众平时往来清真寺,也经由此桥。1950年代,石桥侧畔,是残疾人'善儿'摆摊儿的地方。1970年代,石桥的两个桥墩残存还在。今因盖满房子,遗址已荡然无存。

塔东、塔西的前世今生

农村老照片

1944年,塔湾曾出土过残石刻佛像。1982年,洛阳市文物普查队曾在塔湾发现北朝石虎一件,判断均应为大福先寺遗物。

东出口修好后,塔湾滩地与中州东路对接,交通也便捷了很多,塔西人率先走出旧宅,在穆斯林新村的基本上,又打造塔西花园,推出塔西烧烤。稍后,地产大鳄恒大趁势而入,楼房更如雨后春笋,而且,游泳馆、健身房等一应配套,带来一片青绿。各地买主纷至沓来,塔湾地区的人口也与日聚增,有了些繁华。

随着李城桥的建成,三川大道的贯通,地铁一号线的穿越,塔湾再冠以站名,又被代入历史天空。

塔东、塔西的前世今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