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与春天同行 2024-04-01 发布于青海

古语云:“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它的四季青翠,挺拔修长,不畏风雨,傲然不屈,彰显出一种独特的气节,备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与赞赏。它的品质和精神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被千般演变,但总结下来,不过是:虚心有节、正直有傲骨、高洁有雅韵……

欣赏几首诗与竹画结合的诗篇,感受竹子带给我们的宁静与力量。      

            慈姥
              唐·李白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满山的竹枝在石头缝中顽强地生长,把整个江岛辉映得郁郁葱葱。翠绿的竹石把自己的身影重重叠在碧绿的江水上,秋风吹来,寒意在竹枝的吟唱中缭绕。

没有听过龙吟的声音,但是此竹发出的声音应该比笙箫奏出的乐声更美妙。

图片

《野竹攒石生》45cmx34cm

做人,不能像蒲草弱柳,遇到秋风就凋落,要像慈姥竹那样,迎风挺立,虚心贞洁,自强自尊。

从石头缝钻出的慈姥竹,青翠碧绿,枝叶茂盛,倒影碧波,辉映江岛的景致,颈联写慈姥竹做成的萧笛声美妙。尾联运用对比的手法,烘托出慈姥竹高风亮节的品格,委婉地抒发了诗人面对困难宁折不屈,向往高尚品格的情感。

(慈姥竹又称“子母竹”,,做萧笛较好的竹种,常用来比作母亲的爱。)

图片

《庭竹森疏玉质寒》45cmx34cm

                      咏竹
                  宋·王安石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会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直节:守正不阿的操守。人们爱竹直而有节,且生来清瘦,更赞美它越老越坚硬、刚强。

竹子曾与蒿草、蒺藜同受雨露的滋养,伴随松柏傲然挺立于结冰凝霜的寒冬。

全诗赞扬竹的不可毁其节的刚正有节,勇于同大自然的各种考验相抗,不怕风吹雨打,不怕霜煎雪熬。抒发了自己百折不挠的气概,以及期望大展宏图的抱负。“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这两句,历来被人们广为传颂。

图片

《舞春风》45cmx34cm

竹色苍翠披霞光,叶韵轻盈舞风香。
竹林幽静逸清气,自有世外桃源情。

图片

《高枝已约风为友》45cmx34cm

总之,通过赞美竹子,表达了对这些美好品质的向往和推崇。

保持本色、乐观豁达的精神:竹子在经历风雨和严寒后依然保持坚韧不拔,象征着人在面对困难时也能保持乐观和豁达的态度。
旺盛的生命力:竹子能够迅速成长,超越平凡的环境,象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虚心和乐于奉献的品质:竹子的中空结构象征着谦虚,而其全身是宝的特性则象征着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
刚直和坚韧的品格:竹子的笔直向上生长象征着刚直不阿的品质,其耐寒耐风雨的特性则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图片

《竹影摇曳迎微风》45cmx34cm


图片

《琼节高吹宿青枝》45cmx34cm

图片

《只留清气在人间》45cmx34cm

图片

《清竹出云山野秋》45cmx34cm


图片
《傲骨峻节》68cmx45cm


图片
《玉色数茎染翠烟》68cmx45cm

作者:郭雯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