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帝国海军永远的旗舰 :即使是核爆也没能摧毁她

 xiaopanglang 2024-04-01 发布于山东

大部分玩家对于游戏中R系VII级战列舰长门(鲨)都不陌生,她曾是第七代联合舰队旗舰,作为旧日本海军(IJN)的骄傲,其历史上的地位甚至超过大和!而且作为战争结束时IJN唯一还能动的战列舰还两次欣赏人工太阳!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长门号的一生。

长门号战列舰取名自令制国“长门国”,是IJN八八舰队计划中的一号舰,于1917年8月28日于吴港海军造船厂动工,1919年11月9日下水,1920年11月25日竣工。

1920年9月30日长门号海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都认为建造防护能力超强、火力超大的巨型战列舰能有效打击敌军舰艇,日本也不例外,因此建造了新型的长门级战列舰——长门号与其姐妹舰陆奥号。两舰均采用了当时世界上口径最大的410mm火炮。

现存于大和博物馆的陆奥410mm主炮

由于长门号是第一艘搭载16英寸口径(406.4mm)以上的主炮与高航速(26.5节,约49.1公里/时)的新锐战舰,使得还处于大舰巨炮主义繁荣期的列强们,纷纷开始疯狂造舰竞争,后来1922年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可以说是有部分原因是她的诞生而制定的,各国(除了英国,纳尔逊在1925年完工)不允许再建造拥有16英寸主炮的战列舰,因此与姐妹舰陆奥号,美国的三艘科罗拉多级(BB-45科罗拉多号,BB-46马里兰号,BB-48西弗吉尼亚号),英国的两艘纳尔逊级(纳尔逊号,罗德尼号),并称“Big 7”。(不愧是Big 7,在游戏中三艘首舰都是VII级,还能互相伤害)

长门刚建成时使用油煤混烧锅炉,有两座烟囱,为了克服前主桅桅楼与前烟囱距离过近导致排烟倒灌的问题(游戏中陆奥与早期长门的船体相同,见下图),先是在1922年在前烟囱上加了烟罩,但效果不理想,1924年时前烟囱被修改大幅度向后弯曲,而在1934-36年的现代化改装之后长门换成了重油专烧锅炉,前烟囱被取消。

一次改装后的长门

游戏中二次改装后的长门

。在太平洋战争之初,长门号作为第七代联合舰队的旗舰,停泊在江田岛附近柱岛泊地,直到1942年2月12日才将旗舰的宝座让给了大和号。由于大和号的建造甚至下水都是在极其机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时日本普通民众根本不知道有大和号,甚至连换了旗舰的事情都不知道——长门号的知名度远超大和,IJN和日本普通民众均将她视为骄傲。

1944年10月21日于文莱拍摄到的长门、最上、武藏、大和(由近到远)。

不过我相信大部分舰长最清楚的还是长门吃过两颗核弹的故事。

长门号是日本投降时唯一能够航行的幸存战列舰,于1945年10月作为战争赔偿移交给美国, 1946年3月18日前往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作为靶舰参与十字路口行动。

美军接收长门号,注意舰首的星条旗

1946年7月1日进行的Able核试验中,长门距离爆炸中心1500米,这距离不算远吧,在我们的想象中这个距离可以直接蒸发一切了!然而事实却大相径庭!长门的上层建筑中等程度受损,水密性仍然良好。

美国画家笔下Able核试后的长门

7月25日的Baker核试验中,长门距离爆心870米。然而这次长门就没那么幸运了,此次核爆导致舰体受损进水,且由于放射性沾染严重,无法派遣人员应急修理,而大型战舰无法像一些小船一样做曳航搁浅处理,最终在5天后于29-30日夜间向右舷倾覆沉没。

Baker核试中的长门(水柱下方左侧)

当年进行核爆的比基环礁如今已成为潜水胜地,虽然核爆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但已经过去了70多年,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当地风景旖旎,加之众多战舰再此沉睡,吸引着世界各地众多潜水爱好者在此享受潜水带来的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