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5年11月1日,伪装成记者的杀手孙凤鸣不见蒋介石出来,吞下

 铁血老枪 2024-04-01 发布于上海
1935年11月1日,伪装成记者的杀手孙凤鸣不见蒋介石出来,吞下的鸦片已发作,他掏出藏在相机中的手枪,向汪精卫冲去连开三枪。

这天上午,国民党在南京中央党部大楼召开大会,到时候蒋介石、汪精卫等主要人员都会到来。孙凤鸣一大早就收拾好行装,带着特制的照相机(内藏一把装满子弹的六发左轮手枪)。

孙凤鸣是准备以晨光通讯社记者的身份,进入会场刺杀老蒋的,但会场戒备森严,记者想要进入,必须有“特别采访证”。孙凤鸣在会场门口一直等到快九点三十了,眼看开幕式都要召开了,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晨光通讯社的人终于送来了好不容易托关系弄到了“特别采访证”。

进入礼堂后,孙凤鸣见会场的前几排,不许闲人经过,在这个场合下行刺,是不可能成功的,他左右观望,发现礼堂门口等候了不少的记者,还架设了摄影机。孙凤鸣走过去和几个记者聊天后得知,开幕式时间不长,结束后国民党的委员们会在门口合影,这些记者们采取“守株待兔”的办法,等在这里准备采集照片。

孙凤鸣见门口的戒备,不如礼堂内森严,而且合影时,记者们距离也近,便于动手,于是他摆好相机,等候一会动手。

开幕式结束后,参会的委员们鱼贯而出,那些有“国民党中央委员”头衔的,在门口纷纷排队站好,等待和蒋介石、汪精卫合影。一排中间,空出了两个位置,显然就是给蒋、汪留的。

没多久,汪精卫出来了,他对大家说:“蒋委员长身体不适,在休息室,合影不来了,我们开始吧。”

原来,老蒋一进入会场,就心绪不佳,当他看到参会的张学良、阎锡山、龙云等人,又都带着一到两个卫兵后,疑神疑鬼,总感觉要出事情。

开幕式一结束,老蒋决定不参加合影,并对汪精卫说:“会场的闲人太多,让人不安,合影我就不去了,你也不去了。”

汪精卫认为,合影时若他和老蒋都不去,未免太过难看,便走出礼堂,在其他人都到齐后,招呼记者给他们拍合影照。

已摆好相机的孙凤鸣,距离合影的第一排人,不过十几米的距离,进行行刺是很方便的,可老蒋出人意料的不来参加合影,这让孙凤鸣心中大惊。

为了这次刺杀,孙凤鸣等人筹划了大半年。进入会场前,孙凤鸣已经抱了必死之心,他吞了鸦片烟炮。

很快,合影结束了,委员们相互说笑就要离开,孙凤鸣见不能再等了,临时决定将刺杀目标换成汪精卫,他迅速从相机中抽出手枪,疾步向前,对着汪精卫连开三枪。

由于是近距离开枪,三枪全部打中,汪精卫中枪倒地,痛苦的呻吟起来。孙凤鸣正准备补枪的时候,却被汪精卫身旁的张继拦腰抱住,张学良趁机飞起一脚,踢掉了孙凤鸣的手枪。

孙凤鸣奋力挣脱开张继,要去捡枪时,反应过来的卫兵开枪,孙凤鸣中弹倒地。

老蒋闻讯后赶到现场,扶起了浑身是血的汪精卫,陈璧君(汪精卫妻子)见老蒋不在合影现场,认定这是老蒋的阴谋,大骂说:“蒋先生,你不让他干,他辞职就行了,为何要下此毒手?”

在场的委员们,也心生怀疑,纷纷以狐疑的目光望向老蒋,老蒋一时语塞,只得下令先将汪精卫送去医院抢救,并将行刺的孙凤鸣严加审问。

送到医院的汪精卫经过检查,发现三发子弹,一发打入左眼外角下颧骨,一发打入左臂膀,最后一发从后背射进第六、七胸脊柱骨旁。汪精卫经过救治,免于一死,但打入脊柱的子弹却难以取出。

孙凤鸣被卫兵开枪打中胸口,伤势很重,加之提前又吃了鸦片烟炮,命在旦夕。为了从孙凤鸣口中问出幕后主使,宪兵司令谷正伦、特务头子徐恩曾连夜审讯,并让医生每五分钟就给孙凤鸣注射强心针。

11月2日凌晨,孙凤鸣伤重而死,弥留前他说:“没有人指使我,刺杀汪精卫是我的良心驱使。你们看看地图吧,整个东北和华北那半个中国还是我们的吗。”

听了孙凤鸣的话,在场的人无言以对。孙凤鸣死后,查验尸体,发现身上竟然有一百多个针眼,可见死前遭到了残酷的逼供。

孙凤鸣死后,国民党军警特进行大搜捕,许多无辜的人都被抓走了。据统计,先后遭到杀害的有将近一百人,孙凤鸣的妻子崔正瑶及年仅17岁的妻妹崔正祺也遇害。

为了刺杀老蒋,华克之等人在1934年底,在南京设立了'晨光通讯社',由华克之任社长。根据分工,刺杀的执行者为孙凤鸣,孙凤鸣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成为一名业务熟练的新闻记者,可以出入各大场所。

在刺杀前一天,华克之将一支六响小左轮手枪交给孙凤鸣,两人郑重道别,孙凤鸣清楚,无论刺杀成与不成,他都是走不脱的。

多年后,华克之对孙凤鸣的后人说:“孙凤鸣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刺杀的。在他被击倒后,士兵从他身上只搜出六角毫洋和可作为自杀用的鸦片烟炮一枚,看样子是服用后多下来的一枚,说明他早有求死之决心。

得知汪精卫遇刺住院,日方反应很快,派人前往慰问。汪精卫住院的前三天,日方每天都派人来慰问。

孙凤鸣刺杀汪精卫虽然没有成功,但在九年后,汪精卫暴病而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年打入脊梁的子弹长期未取出,引发了严重“骨髓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