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与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指南解读——聚焦城市基础设施领域

 卓越睿鑫 2024-04-01 发布于陕西
    20231万亿增发国债项目已全面下达,各地政府正积极谋划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储备。同时,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申报工作也将启动,重点支持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八大领域。作为其中的重要方向,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备受关注。本文将结合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两大政策工具,重点解读城市基础设施领域项目申报要点,助力地方科学谋划项目、有效对接资金,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
    一、支持重点
    (一)城市供气、供水、排水、供热管道和设施新建项目
    支持城市燃气、自来水、污水、集中供热等管网设施的新建工程,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东、中、西和东北地区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比例分别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70%、80%、80%。
    (二)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
    支持对城市燃气、供水、排水、供热等老化管道和设施实施更新改造,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设施使用效能。东、中、西和东北地区支持比例与新建项目一致。
    (三)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
    支持老旧供水管网的诊断修复、更新改造工程,以及分区计量、压力调控、智能化监测等配套工程。东、中、西和东北地区支持比例与新建项目一致。
    (四)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
    支持超大特大城市以及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小区红线外配套基础设施。东、中、西和东北地区支持比例与新建项目一致。
    (五)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涉及燃气爆炸、城市内涝、地下管线交互风险、第三方施工破坏、供水爆管、桥梁倒塌、路面塌陷等7大风险场景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是筑牢城市安全运行防线的关键举措。建议将相关监管系统建设纳入申报范围,提升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二、申报要求
    (一)项目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十四五'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具备充分前期研究论证基础,原则上能够在2024年底前开工建设。对于在建项目,开工时间应在2021年1月1日之后,且能在2024年形成较大实物工作量。已完工或投资完成80%以上的项目不得申报。
    (二)申报主体原则上应为政府投资项目,特别是涉及城市生命线等公益性强、外部性明显的领域。建设条件应相对成熟,严格落实各渠道建设资金,确保资金闭合。
    (三)申报材料应完备规范,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可研报告、初步设计及审查意见、施工图设计及审查意见、项目核准或备案文件、资金申请报告、项目法人承诺书等,切实提高申报质量。
    三、组织实施
    (一)申报流程
    超长期特别国债批准时间可能在2024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或之后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获批后将快速启动申报,项目单位需同步开展线上(录入国家重大项目库)和线下(准备申报材料)两条线工作,逐级审核上报。
    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由各地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逐级审核、专家论证'原则,建立健全规范的申报审核机制。最终由省级发展改革委汇总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后下达投资计划。
    (二)审核要点
    各级审核部门应当依托国家重大项目库对申报项目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开展严格把关。重点审核项目是否纳入规划计划、是否具备建设条件、投资强度是否合理、筹资方案是否可行、绩效目标是否明确等。涉及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还应审核项目是否符合防灾减灾要求、建设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备持续稳定运行条件等。
    (三)实施机制创新
    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创新投融资机制和项目管理机制。在投融资方面,积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盘活存量资产,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投入保障体系。在管理方面,探索推行'项目库+责任清单'机制,建立部门协同、上下联动、风险共担的一体化推进机制,明确责任主体,严格责任追究,确保项目落地见效。
    四、小结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提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窗口期。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为破解投融资难题提供了重大机遇。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超前谋划,围绕短板弱项,储备一批有利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优质项目,扎实做好申报工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创新完善投融资机制,统筹各类资金来源,建立精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绩效;要创新优化管理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深化平台赋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项目高效落地。只有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夯实安全发展基础,才能有效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韧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

   城市基础设施普查、地下管网普查、专项探测详查、管网检测和修复以及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监测平台、时空大数据平台、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相关的基础数据工程,以及智慧城市业务创新应用层的开发……是邈瀚交付团队的核心业务,专家顾问团队有着多年的从业经验,实践经验丰富,感兴趣合作的朋友可以联系我:

图片

电话

: 180-5358-8800

图片

微信

: miaohan_John

图片

邮箱

: gaomiaohan@163.com

图片

使命: 开发创新的智慧城市数字化治理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质量。

图片

愿景: 成为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数字化治理专家,通过数字技术和数据智能,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注入智慧和活力。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的公众号
每天都有数字化方案分享,让数字化治理成为你的优势!

图片温馨提示:感谢作者高邈瀚辛苦原创!由数字化治理助手整理和精心推荐。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

图片本站所载文章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