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仲华|学而优,未必仕

 流响文学社 2024-04-01

前文:👉 黄利通与墨庄书院,情深谊长

黄利通启蒙较早,童年时代就显示出敏而好学的特点,且有很好的记性和悟性,遇事往往独立思考,有自已的见解和主张。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听祖父和他讲写诗的故事祖父讲黄庭坚七岁时写的一首《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垅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祖父还讲了黄庭坚八岁时写的一首《送人赴举》诗:青衫乌帽芦花鞭,送君归去明君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意在诱导黄利通学习远祖,成为一名诗人。

有一天,祖父带黄利通下畈看收成,到黄大山望牛坡放牛场时,黄利通即与牧童们玩得很投缘。祖父见状,嘱其也以牧牛为题吟一首诗。黄利通望望山脚下的黄桥河,再看看身边的望牛群和放牛伢,摇头晃脑地就来了四句:小溪三五踏春坡,野绿风翻两岸过。短发不梳斜带笠,远烟似雨欲披蓑。爷爷听了,说还顺口,要再来几句,利通沉思片刻,又来了四句:垅头竞长无名草,犊背横吟没字歌。为问当年秦相国,出山犹似在山么。爷爷赞许说挺不错,但是这只是个开头,想学远祖黄庭坚会做诗,就要多读多练,熟能生巧,积少才能成多。自此后,黄利通终身吟诗自娱,诗文亦名扬一时。

祖父黄景恒也带黄利通到河西畈,脱脚下田插过秧。在插完一趟秧上岸时,爷爷向黄利通讲解了一首插秧的诗:“手捏青苗来插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道),退后原来是向前”。使他从小就理解“耕读起家”的必要,只有辛苦做,才得快乐吃。感悟“退后原来是向前”的哲理。在黄利通后来所写的佛禅文章中,多次岀现稻(道)之说,沿习四祖道信创设的农禅并举,修身养心的方式方法。

有一则黄利通赶考迟到,对对联解围的故事,足见其年少聪慧。说的是黄利通赴黄州考秀才,误了时间,不得进考场,在门外大喊,要求主考官金必显让他进去,未见允许,黄利通大声问:“里面是谁?”答曰:“金銮殿,金凤阙,金笔点元金必显”,黄利通一听,知是主考官,当即对道:“黄州府,黄梅县,黄榜题名黄利通。”金必显见其才气不凡,遂令人开门让其进去参加考试。这一考黄利通果然中了秀才,

古代科举考试在不同级别进行,秀才、举人、进士是三个重要的等级,被誉为“三元及第”,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标志性角色。最基层的考试是院试,每三年进行二次,参加考试的是童生,合格的晋升为秀才。第二级是乡试,每三年进行一次,参加考试的是秀才,合格的晋升为举人。第三级是会试,每三年进行一次,参加考试的是举人,合格的举人晋升为贡士。最高级别的考试是殿试,每三年进行一次,在皇宫举行,参加考试的是合格的贡士晋升为进士。通过这次考试的人,可以成为朝廷的高级官员。黄利通康熙二十年,27岁时的他辛酉科举人,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进士,果然是黄榜题名黄利通。

通过黄利通乡试中举人,会试中进士的经历,联想到《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经典故事中的范进,他一直努力学习,希望通过科举这条路升官发财、光耀祖宗。无奈屡试不第,家境贫寒,靠岳父资助生活,到了50岁也只是考取了一个秀才。直到他52岁那年,他考取了举人,范进为突如其来的喜事欢欣鼓舞,不料,喜极生悲,范进竟然疯了!当街赤足狂舞,喋喋不休的念叨“我中了!我中了!”范进为什么中举后喜极生悲呢?

让我们了解一下当时的科举制度,就会发现,通过科考何其难也。若与现代高考、考研、考博相比,仅从录取比率来分析一下,就明白了难在那里。现在的本科及以下的录取率达到了70%以上,要知道,科举时代,童生的录取率大概在20%的样子,可见现代考上本科生才相当于古代的童生。现在的研究生的录取率大概在30%以上,而科举时秀才的录取率是多少?万分之2.5。在古代考个秀才,录取率比现在考研,可算算要难多少倍。现在的博士生的录取率大概在万分之一,而古代举人的录取率是多少?万分之0.25、而进士的录取率就更低了,为万分之0.01!举人是10万人中挑一个,进士是百万人中挑一个!哪个更难?由此看看,范进中举的事如果发生在今天,还会那么疯狂吗?

据《湖北通史》载,明一代湖广行省(包括湖南省和湖北省)进士及第1660人;按明朝的历史276年计,两省每年录取6个进士。湖北省清朝共产生进士1247个,举人6229名。按清朝从入关建立全国政权计268年,湖北省清朝每年产生进士进士4.6个,举人数为23人。参照现代高考,湖北省2023年高考人数为50.1万人,一本录取约8万人。湖北省2023年录取985高校的人为1万人左右。若将明清时期的中举与现代的985高校录取相比,中举的难度难于上清华和北大。若要中进士,必须是省高考状元才有希望。由此可知,对于范进这个无依无靠的穷书生,考取功名之路的艰辛,完全可以用“残酷”二字来形容。

按明清朝科举制度,中试分为甲乙“两榜”。甲榜为进士,登科者即可授予官职。乙榜为举人,举人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后,其身份已经具备担任官员的资格。他们跟一般的县令属于同一个级别,可以直接出任地方的官员,如县级的学官、佐官,甚至有可能被任命为知县,或被聘请担任幕僚。如姚启圣、左宗棠都是举人出身做官的名人。清朝的举人,在当时的地位也是比较高的,他们可以享有多种权利和待遇。如进士、举人都有旗匾银以及冠服的赏赐。旗匾银是专门给中试者竖旗、挂匾、建牌坊的花销,以荣耀乡里。

新中试举人于鹿鸣宴后,也有衣服、顶戴的赏赐。举人即具有司法特权,例如可以见到官员时不需下跪,这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被认为是非常尊贵的社会地位。举人及其全家都可以免除赋税徭役,这是极大的经济优惠。除了免税外,朝廷还会给予举人一些补贴,是一笔稳定的收入来源。举人是乡绅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不做官,也有很高的名望和社会影响力,一般称秀才为相公,称举人为老爷,常被聘请为幕僚或家庭教师等,收入水平也相当可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考试便是学子们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功成名就带来的荣耀有多现实,两相对比,我们就会理解范进中举却喜极生悲的事。

黄利通高中两榜后,既没有如范进中举后喜极生悲,欣喜而狂。也没有像其他黄榜高中者岀仕做官,去奔锦衣玉食的锦绣前程。而是安静地回到故园,隐逸乡里,以归僻处太白湖上,择湖边游螺墩一幽静的居所,斗室萧然,隐逸不仕”。这一隐就是二十年,从二十七岁到四十七岁这风华正民茂之年,他却置”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于脑后,空老于林泉之下。归隐山林原本代表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活志趣,在世俗之间,算是特立独行。古有宁肯烧死也不出绵山的介子推,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的陶渊明,跑到富春江去钓鱼的严子陵,都是隐士之中才名卓著者,常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这个宁肯烧死也不出绵山的介子推,原本晋国重臣,是割股奉君的春秋三杰,因与晋文公政见不和而隐居绵山。后来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死了的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悲痛万分,在介子推的尸体前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也曾经做过官,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介子推、陶渊明的隐,与黄利通的隐,明显不同之处在于介子推、陶渊明是先仕后隐,他们俩都做过官,得意时仕,失意时隐。而黄利通则是黄榜题名,取得做官资格后,一天官也没有做。或许有孔子说过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的意思,但这种不慕富贵,不图名利的思想品格,值得受到后世的称誉。乡里人说他放着现成的官不知道去做,是书读多了,成了“书腐”。其门下士则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赞语,以赞其高风亮节。

中国有句古话,“学而优则仕”。《增广》有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古至今,许多“头悬梁、锥刺股”、以萤火为光照明读书的人,多是为了做官。一个人要实现人生理想,获得自身的生存空间应该去做官。所以,作为“学而优”这部分人,做官是一种较高甚至最高的人生追求。读到那些名垂青史学而优则仕兂辇的事迹,许多读书人都觉得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去“入仕”。其实,学而优不一定仕必优。“当官”与“学而优”不一定成“正比”仅学而优往往“成仕不足”。学而优不一定能入仕,学而优也不一定非要入仕,当官不一定是成为人才的唯一途径,也不是走投无路的最差选择。黄利通之所以做出“优而不仕”的人生抉择,与其家族“读书未必要做官,做官必须要读书”的家训分不开。

学而优未必仕,如回归乡野的屈原,写出了流芳百世的《离骚》。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被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竟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流芳千古。当然,历史上也有一些官员当官与做学问、做生意都取得了成功,如身残志坚的司马迁写出了历朝历代奉为圣典的《史记》;功成身退的范蠡淡出朝政,却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商贾。已身为相父的吕不韦仕途、商场两不误,最终实现了对秦国商业的垄断……  古人有“立功、立德、立言”之说,即人生在世,首求立功,立功无门可寻立德,立德不成则可立言,著书立说。在当今社会,还有一立即立财。投身商海成就伟业,也不失为体现自身存在价值的途径。

【作者简介】黄仲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黄桥村人,律师,高级会计师,爱好农学、医学、文学,现居广东。
流响文学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执行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金银贵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