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一个人熬到没有电话,没有聚会,没有社交......

 梦里白月光 2024-04-02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人唯孤独,方能出众。

在中文解释里,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

孤独,是强者的行为模式,是人一生都要面对的修行。

《庄子》有言:“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我们孑然一身来到这世上,也终究独自挥手告别这个人间。

当一个人熬到没有电话,没有聚会,没有社交,将孤独作为主动选择,享受独处带来的清净欢喜时,就是强大的开始。

图片

垃圾社交,不如独处

司马迁在《史记》曾记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西汉有一位叫翟公的人,在开封府内任廷尉,位高权重时往来宾客络绎不绝,很是热闹。

后来因故罢官后,以往帮助过、投靠过的所谓朋友都没再出现,门外冷清得只有几只麻雀停留。

等到翟公官复原职时,那些“朋友”见状,又纷纷上门拜访。

翟公感慨万千,便在自己的大门上写了几行大字: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正所谓:“觥筹交错尽虚佞,推杯换盏无真衷。”

是啊,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爱热闹,怕孤独。

可年纪越长,经历越多,就会发现:

人心复杂,有的人出现是渡你,有的人出现是害你,人活到最后,终究还是自己一个人。

贾平凹在成名后,朋友忽然间就多了起来,房门每天都会被咚咚敲响。

刚开始,他还会欣然去开门迎客,时间久了他就发现,这些人都是带着目的而来。

各种稀奇古怪的请求让贾平凹心力交瘁,帮不上的忙硬着头皮帮,办不到的事勉为其难地办,让他连写作都不能安心。

后来,贾平凹意外染上肝病,他开始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嫌弃。

出门社交被朋友小心躲着,用过的碗筷被扔进垃圾桶,那些曾经的朋友没有给予他半分尊重。

一场肝病,让他无比清醒地知道,社交的本质不过是利益的交换。

很长一段时间里,贾平凹不出门,不聚会,不乘公交车。

看书写作,画画钓鱼,成了他最喜欢的日常。

没有了那些喧闹,贾平凹活得比任何时候都清静自在。

杜甫说:“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与什么人交往,很重要。

虚伪的人用嘴,夸夸其谈,趋炎附势;真诚的人用心,润物无声,雪中送炭。

生活中的许多朋友关系并不对等,不过是权衡利弊后的利己选择。

垃圾社交,不如独处,垃圾朋友,不如不处。

人这辈子,向下扎根是内在成长,向上延伸是外在驱动。

认真地在自己的土地耕耘,好过在他人的贫瘠里止步不前。

图片

图片

独处,是一个人最昂贵的自由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苏轼对自己贬谪半生的调侃戏谑,也藏着他处世生活的至理哲言。

“乌台诗案”一朝沦落,繁华热闹的京都燕云,也就此被苏轼抛在了身后。

没有了宾客盈门的喧闹,少去了功名利禄的繁忙,离群索居苏轼却把那些物质贫瘠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他会在无事时一个人四处漫游。

身上穿布衣,脚下踩布鞋,去欣赏无名小路边的野花小草,去泛舟赤壁捡来光滑好看的石头。

他会独自琢磨各式菜肴,细品美食。

去江里抓鲫鱼做成鱼羹,去菜场买猪肉炖成东坡肉,闲时种菜养花,浇水施肥,自给自足。

史铁生说:“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身影。”

苏轼一生被贬,一生独处,却也一生自在。

官场的尔虞我诈与他无关,远离了喧嚣,他可以自由地走去外面看看风景,走去心里丰富灵魂。

世人匆匆忙忙,有人喜欢独处,却迫于生计回归人群,有人友遍天下,可热闹后的平静也会让人落寞。

我们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地处在人来人往的喧闹中,却疏忽了生活本身的多彩曼妙。

独处的可贵,在于抽离了外界的纷扰后,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过生活。

你可以不用害怕别人的眼光,大声唱自己喜欢的歌,即使不那么动听;

你可以不用将就别人的习惯,炒几盘爱吃的家常菜,哪怕不那么美味。

生命中有一段独处的时光,本身就是难得的自由。

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能看清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的去做自己。

如果你没有社交,没有聚会,别害怕,别辜负,生活不是只有热闹才能填满,自我的丰盈才更难能可贵。

图片

图片

人唯孤独,方能出众

《吕氏春秋》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叫俞伯牙的乐师,琴艺精湛,闻名天下。

可俞伯牙却觉得自己的琴声始终少一分韵味,他找到恩师成连,希望能得到启发。

成连了然,只对他说:

“我已经没什么能教你的了,不如带你去见我的师父子春,你向他请教就好。”

伯牙跟随师父的脚步,背着乐琴来到一处山谷,师父让他在原地候着,自己去去就回。

可是一连几日,伯牙始终没见师父的身影。

他独自身处山谷,青山绿水沁人心脾,花虫鸟兽啼叫清脆。

没有了尘世的喧闹,没有了世人的追捧,伯牙反而更能专心,灵感如涌泉般乍现,《高山流水》、《水仙操》等神作得以问世。

有句话说:“平庸的人用热闹填补空虚,优秀的人在孤独中成就自我。”

孤独可以是承受,孤独也可以是选择。

当你开始享受孤独,耐住寂寞,就有了增值自我的时间,埋下了一飞冲天的力量。

北宋名相吕蒙正,幼时就被父亲赶出家门,与母亲相依为命。

母子俩无家可归,只能在寺庙旁的一处山洞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有时候没饭吃,吕蒙正不得已只能却寺庙蹭饭吃,时间久了,寺庙的和尚也觉得他讨人嫌。

因为实在贫穷,孩子们不愿和他一起玩,生怕被拖累借钱。

为了给自己谋一个出路,他独自躲在寒窑中苦读诗书,一读就是9年。

无人问津的日子里,吕蒙正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花在读书上,不断精进提升。

凭着这份执着,他一举考中状元,一路升迁,成为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宰相。

古人说:“伏久者,飞必高。”

孤独,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当我们不可避免地与孤独撞个满怀,那么怨声载道倒不如握手言和。

你怎么度过孤独,就怎么度过一生。

那些单调孤寂的岁月,认真对待也会变得宝贵,虚度浪费只会让它更加黯淡。

也许人生注定要有有那么一段时光,需要自己一个人艰难前行。

届时不必惊慌,不必彷徨,深深扎根于孤独的虚无,勇敢面对无人相助的时光。

那么,孤独就是养分,孤独就是成全。

图片

作家林语堂曾对孤独做过这样的解释:

“孤独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

生命不会离开孤独而独立存在。

再盛大的宴席,到点了也会散场;再热烈的欢声,迟早也归于沉寂。

与其在热闹里人云亦云伪装自己,不如在独处中悄无声息丰盈灵魂。

独留一段时光来看到自己,独留一片天地去找到自己。

余生,愿你的心灵在孤独中成熟,精神在寂寞里升华,活得自我,活得出众。

点亮“在看”,把文章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国文 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

国学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