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字之妙

 zhb学习阅览室 2024-04-02 发布于上海

作者:朱林兴

汉字具有“一字之妙”的功能,也演绎出许多意涵丰富的故事。

清代诗人、书法家何绍基为女儿春梅备办嫁妆,从京城捎回一只箱子。大喜之日,春梅打开箱子一看,里面空空如也,只有箱底工工整整地写着一个大字:“勤”。小夫妻很快领会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一个“勤”字,就是父亲赠女儿的珍贵嫁妆,成了他们家的治家座右铭。

又如,清代一寡妇想改嫁,受到家人和邻居的百般阻挠。于是,她向官府呈上一张状纸:“豆蔻年华,失偶孀寡。翁尚壮,叔已大,正瓜田李下,当嫁不当嫁?”寥寥数语,尽述改嫁理由。知县接状后挥笔写下一字判词:“嫁”。

巧用汉字的“一字之妙”的功能,还能化解作一字之对的难度。清咸丰年间,一才子出了一个字题求对:“墨”。以“书”“笔”等字对之,均不巧妙。唯有一人对“泉”字。众人拍手称妙。“墨”字上为“黑”下为“土”,而“泉”字上为“白”下为“水”,而且词性相同、平仄相对,可谓精妙巧对。

如果填字作诗选准一个字,那么整首诗就犹如潜龙腾飞。据说,王勃到南昌赶上都督阎伯舆的宴会,一气呵成写下《滕王阁序》。最后写了“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___自流。”王勃故意空了一个字,呈上序文就上马走了。阎伯舆派人去追回王勃,请他补上。派去的人赶到驿馆,王勃的随从说:“我家主人吩咐了,一字千金,不能再随便写了。”阎伯舆知道后,说道:“人才难得。”包好千两银子,亲自率领文人们到驿馆见王勃。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道:“我不是把字都写全了吗?”大家说:“那里是空字呀!”王勃说:“对呀,是'空’字,槛外长江空自流嘛!”大家听了都连称绝妙。

一字之妙,妙就妙在它好比一杆秤,可称出文人学涵之轻重。唐朝诗僧齐己在下了一夜大雪的清晨见几枝梅花开了,便吟了一首《早梅》,其中有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很得意,将诗送给诗友郑谷看。郑谷看后建议将“数枝”改为“一枝”。齐己连声赞妙。在梅花并非盛开的时节,用“一枝开”取代“数枝开”,更能准确地说明梅花较以往开得早。后人据此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