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五款VSCO滤镜好看到爆!

 TSGANN 2024-04-03 发布于海南

2019-09-23 10:30 搜狐 云拍云秀

  


我拍照的工具现在有三个,iPhone、单反Cann60D、微单 Sony A6000,不过手机是我最常用的器材。

这两年我自己非常喜欢冷色和比较暗的画面,相比起大学时喜欢加很多不同的色调,疯狂改变照片本身的颜色,现在个人更喜欢从前期拍照就注意照片的整体配色。

所以这次主要讲讲VSCO里我喜欢用的一些滤镜。它们也是用的最多的几个滤镜以及顺带分享一下我自己拍照的一些技巧。

被问得最多的是在海边拍的这一组照片,我后期时滤镜用的是VSCO和Instagram,色调光线人物调整用的是Photoshop。

这系列的照片色调处理用的是VSCO的AV8,也是我今年自己很常用的滤镜。AV8我喜欢用来处理浅色照片,它非常适合有阳光的照片,对于蓝色、淡黄色和灰色主调的照片很适用。

关于这个滤镜AV8的调色操作,如果把数值拉到12我个人会觉得有点过,一般我会拉到6-10之间,然后添加颗粒,有时觉得画面有点糊的时会加一点锐化。

下面这两张就是手机拍的照片用AV8这个滤镜调色,点击看大图质感也能保留得很好。

现在加滤镜喜欢保持照片原有的颜色,不希望太多地添加饱和度和改变颜色倾向。

我个人是喜欢照片的画面偏简洁的,所以在拍照时基本会把照片上的主要颜色控制在三种颜色以内,这样拍出来画面会非常的干净。

滤镜加完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适度添加曝光和别的细微调整,真的非常方便!

有些时候拍得不怎样的照片处理完就会变得非常的好看。我个人的喜好还挺明显的,几乎场景都会加颗粒,很喜欢颗粒的质感,而且AV8处理夜景也OK。

第二个万用的滤镜是VSCO的免费滤镜C1,当初买会员之前用C1用了很久。

它是我用的最多的滤镜,可以用于场景及人物照。它是VSCO所有滤镜里我觉得最有胶片感的滤镜。

C1处理后的照片色彩非常的浓郁。绿色、黄色、红色以及冷暖对比强烈的照片非常适用,会给画面添加很强的胶片感。

C1处理之后,照片里的人物也给人感觉很复古。如果画面有大片红色绿色对比,那用C1会超好看。

如果拍摄的是饱和度高的食物、建筑街景,画面里有阳光和绿色植物,也非常适合用C1这款滤镜。

后期调色时,我一般不会把数值拉满到12,大概会在5-10之间徘徊。

之前在日本旅行的照片几乎都是用C1处理的。它太适合风景照了,有时拍得一般般的场景照也能被它救回来!

去年有段时间我几乎都用这个滤镜,用它处理暗色的照片效果也不错,下面这张一个堆满落叶的睡莲池也显得特别美。

A6是最近我觉得能够明显提升照片质感的一个滤镜。

这组照片都是用手机拍的,包括上面那张蜥蜴,用A6这个滤镜能让整个画面的颜色更高级。

这个滤镜本身的色彩比较倾向暖色,很适合套用在奶油色或者米白色的建筑,配合浅绿色的植物也很好看。

如果是后期人像的话,我会把数值拉到3-6之间,拉太多了肤色会很黄。但如果是建筑类照片,大家可以把数值拉到10-12,而且几乎不需要做太多细微调整。

A6的饱和度不算高,但又会奇妙地提亮整体画面,使原本灰灰的图片变亮堂一些,但又不至于颜色变得过于鲜艳。

下面这张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拍的,我就是直接拉到了6,然后颗粒+2、曝光+1,几乎不需要改变啥。

C5简直是为带有蓝色色彩照片量身定做的滤镜,它能把图片往暖色拉的过程依然保持天空和海洋的蓝色。

这里顺便说下我的配色习惯。一般出去玩拍旅行照时虽然不会想太多,但还是要尽量将你想要组成一组的照片控制在类似的大环境色里,这样每组图片在后期时会非常好统一色调。

C5我一般不会用来处理人像,不然调完后人物的肤色会不是很好看。

C5其实是非常暖色倾向的滤镜,几乎会颠覆图片本身的颜色。所以即使用在非人像时,我也不会把C5拉满到12。

下面这张照片是C5数值7.5、颗粒+2、曝光+1.7。

拍摄下面这张的沙滩照片时,太阳已经下山了,原图非常冷色,冷到发绿了。

但是后期时加了一个3左右的C5,试着救了救感觉效果还不错。所以套用滤镜,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图片来做调整哦。

最后再讲讲我最常用的处理人像的滤镜--AL1和AL3,前者偏白,后者偏红润。

AL1就像下面这种,它是偏冷色调的。它会把人物的皮肤处理得超级白嫩,但又不会抹掉皮肤的质感,也不会过多改变周围环境的颜色。

AL1几乎不用做其他调整,很多时候我都是直接拉到7或者8,再锐化一点点,加个颗粒就可以了。

而AL3修建饰人像的话,人物会则比较红润,整体是偏暖的。

我一般会根据照片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用哪个滤镜比较好。但这两个是我觉得用起来最简单的,不用改变其他数据,直接拉到6-10就能直接用了。

一般AL3这个滤镜,我更多的是用在有场景的人像照片,像下面这两种。

其实我觉得滤镜这种东西吧,就是你自己慢慢拍慢慢摸索,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自己的一套风格了!希望我写的这些能帮到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