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生意:挣钱越来越难

 减熵君 2024-04-03 发布于广东

做生意:挣钱越来越难

 东西越来越便宜的时候,会不会意味着挣钱更难呢?呜呜---

01

一日三餐,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我们时刻都与钱打交道。挣钱再难,基本的衣食住行开销还是需要,能做到的就是能省点就省点。

开源节流,首先想到的就是节流。

每次去买菜,菜市场和超市就是紧挨着的,更喜欢超市这种明码标价买东西的感觉。

菜市场往往做不到这一点,每一次买菜价格,只有询问摊位老板才能得知,也不知道是不是看人下菜,随意报的价格。

能够明显对比,花同样的钱,超市能够买的菜分量比菜市场多。

曾问过摊位老板他们,他们给出的理由就是超市的东西货源不可信。

我知道菜市场和超市提供的货源都是一样的。

就比如我们家附近的超市和菜市场,他们售卖的鱼类都是一个货源,同一个老板提供的。

像我们这种常见的淡水鱼,肯定也是就近原则提供,毕竟鲜活产品最注重运输成本。

常见的青菜,当季菜,基本也是当地附近的农民提供的。

反季节的青菜菜,超市里没有的时候,菜市场也没有。菜市场有的超市里也有。

可以明白每个区域货源是比较固定的。

毕竟这个地方只能消耗这么多,供应货源多了就会存在竞争,最后都活不下去,市场机制会让大家保持平衡。

02

为什么超市售卖的价格总比菜市场要便宜呢?

超市售卖的品类很多,工作人员其实就那么固定的几位。

菜市场的摊位费很不便宜,需要1到2个人来看着摊位,它的人工成本其实是很大的。

菜市场的摊位,它的品类是固定的,卖青菜蔬菜的,卖干货的,卖肉类的,摊位卖什么有区域划分,一个摊位不能混着售卖,猜想没有一个合适的利润是没法维持下去。

菜市场的好处就是它随时保持菜的新鲜,摊主随时洒水,摘掉已经坏掉或者蔫了的菜叶子。

我更愿意去超市买看着不新鲜,但自认为更天然,吃到肚子里会健康一些。

像豆腐之类的讲究原汁新鲜,还是得去菜市场,制作豆腐讲究手艺,卖豆腐讲究颜值和心情,老板娘来了我得多买点。

豆腐的售卖分上午下午固定时间段,其它时间是需要去打磨熬制新鲜豆腐,自认为豆腐是非常新鲜的。

菜市场虽然现在缺斤少两的情况很少发生,但没有明码标价售卖,顾客的心里多少存在猜忌。

也不可能去逐个问多家价格之后再选择一家去购买。

超市就不一样,无论它今天的价格是高还是低,对我而言我认同这个价格,我就会买它。

面对菜市场的摊位老板们,我要我开口问这个怎么卖的时候,手已经开始划拉给你准备了,思考或者反驳的回旋余地都没有。

常年打磨的售卖技巧,让顾客没得商量,没得思考,没有拒绝的理由。

遇到这种情况,有点被强迫的感觉。表面上公平交易,但是我心底感觉凉飕飕的。

03

也许菜市场不适合我这种顾客,也许菜市场的摊位老板们生意太难做了,不得不杀鸡取卵的经营。

今天突然发现它的价格相对于去年,相对于早几年真的便宜了很多。

刚开始很高兴的可以购买便宜的商品,但东西越来越便宜的时候,会不会意味着挣钱更难呢?呜呜---

请问粉丝们,我们是该高兴还是伤心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