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千年沙河城部分历史建筑简介

 社会学者胡顺安 2024-04-03 发布于河北

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千年沙河城部分历史建筑简介

  

邢台经济开发区沙河城,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拥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隋初设置沙河县,即为县城,仅作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县城就长达一千四百余年。底蕴极其深厚,不同时期、各种风格的历史建筑众多,蕴含的文化元素非常丰富,经专家学者考证认定,均具重要的地方人文历史意义和较高学术价值,是邢台市文旅产业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精神图腾,对本地文脉传承、铭记乡愁和发展文旅实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政府公布并列入国家住建部历史建筑数据库,且测绘存档。

如后晋时期沙河县城遗迹,宋代复建的沙河文庙,宋代北阁楼,明朝湖广四川参政、奉政大夫、户部郎中胡三省故居暨中共第一届沙河县委成立旧址,古御路明清传统商铺,清朝沙河县法院,清朝沙河县盐店,民国沙河县文化达人胡道昌故居等近百处,因为年久失修,都不同程度出现一些病害问题如屋面渗漏、木构架腐朽变形,局部坍塌损毁严重等,若不及时抢修保护,风吹雨淋将使之加速损毁乃至坍塌遗失,无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积极保护修缮和开发利用历史建筑传承文脉的精神,丧失铭记乡愁的重要文化载体,让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断裂根脉,无以为继,有损当地文旅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这些破损严重、濒临坍塌的历史建筑还严重有损邢台城市整体形象,随时对游人的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因而,对沙河城镇重要历史建筑尽快施予抢救性修缮保护,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意义极其重大。其一,响应国家保护历史建筑的号召,顺应时代潮流;其二,保护邢台地方文脉传承和人文历史的延续,有利于后人铭记乡愁,增强热爱家国的情怀;其三,对这些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与合理利用,能强力大幅助推邢台人文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和文化经济的多元加持,有助于改善和提升邢台市的整体形象。

抢修保护这些历史建筑,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本次申请保护修缮的历史建筑,只是选择了沙河城镇百处历史建筑数据库中少数几个最重要和最亟需修缮者。

谨综合有关史料和当地民间传说,兹逐一简介如下:

1. 宋代北阁楼

     

  


沙河城北阁楼,位于沙河城外的北关区域,距城门约三四百米,东西走向,骑跨千年古御路,中开券门。始建于宋朝,历经水火,明朝重建,清朝再修,为两层石砖木重檐歇山式结构,楼高六丈余,下面砖石筑台,上面斗拱飞檐,器宇轩昂,庄严雄伟,具有民族风格,为昔日古沙河县城最高点,历代文人墨客雅集之所,是古沙河县十八景之一。整体原貌酷似邢台市地标建筑清风楼,因此被誉为“邢台第二古阁”,和清风楼南北一线,遥相呼应。现存石础砖墙台基主体基本完好。二层木质阁楼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损毁。

根据《沙河县志》图示,古代沙河城池外近廓的重要阁楼,南北各一(南阁楼在民国六年被河水冲毁),属于沙河县城池外廓的虚延边界和附属装饰性建筑。一方面用来瞭望报警和检查过往行人;一方面用于地方官员在此迎送重要宾客。如宋代文豪欧阳修,明朝嘉靖皇帝,明朝太仆寺丞李廷修,明朝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著名文学家杨慎,明朝湖广四川参政、奉政大夫、户部郎中胡三省,明朝济南府通判李可爱,清朝康熙、乾隆、慈禧太后等都曾莅临登高望远,时任沙河知县作陪迎送,留下诸多佳话轶事,为邢台文旅事业增添了重要景点。

现状:台基基本完好,二层损毁殆尽。

2. 胡三省故居(局部)暨第一届中共沙河县委成立遗址

 

  

  


胡三省故居,位于沙河城北街中段路东,坐东朝西。创建于明初,原为主轴五进、并列“门套门,院套院”多套院的石砖木结构主体建筑群,主房均是硬山墙瓦房,抱柱出厦。历经明清两朝五六百年的多次修缮、扩建和提升完善,截止民国时期,形成南北长三百米,进深二百米的胡家大院建筑群。牌坊、旗杆、大门、仪门、照壁过厅各进院落的主房、耳房、厢房、配房,还有族人斋房、磨坊、商铺、祠堂、义学功能齐全的建筑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据传为当时沙河县城规模最大,规制级别最高的府邸,俗称胡家大院。

胡三省故居曾是明朝敕封文林郎、奉政大夫、户部郎中胡邦俊(胡三省父亲),万历癸未进士、湖广四川参政(从一品)、敕封文林郎、奉政大夫、户部郎中胡三省的府邸。明朝新泰知县胡三顾,明朝南直隶中军都督府高邮卫经历(类似今省常委秘书长)胡慎;明代胶州同知胡浩,明代镇江府知事胡琏,明代辽东卫经历胡九德,明代无为州吏目(类似“经历”职衔)胡钚,万历年陕西庆阳府通判,后任辽东安乐州知州并登极恩诏连晋二级(从二品)的胡锡,康熙辛酉科举人、大名府教谕胡事诚,明代鸿胪寺鸣赞胡光,清朝光绪年进士、吏部注册知县胡人元,清末贡生、北京国子监及北京贡院斋长胡人龙,清末民初从日本师范大学毕业后任直隶河北省政府督学兼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教务长胡人椿,清末民初在日本师范大学毕业、1928年担任直隶第四师范学堂(今邢台学院)校长胡勤业,国家原外国专家局局长兼联合国中国联络官胡俭春,福建省委原第一书记侯振亚(胡家外甥,幼时丧母,长期寄居胡家),1926年中国银行总行长襄理兼会计部主任、孙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嫡传弟子胡俭珍等先后均曾在居住,胡三省故居(胡家大院)声名显赫,为明清时期古沙河城十八景之一。

1930年,侯振亚受命在胡三省故居秘密成立第一届中共沙河县委员会,并开展党组织活动。

1945年邢台解放后,胡三省故居(胡家大院主体建筑群)一部分被政府当作沙河县武装部、沙河县农业局、沙河县兽医站、沙河县卫生防疫站、沙河县养老院、沙河城人民公社食堂、沙河县邮电局、北街村大队部、第七生产小队队部、第五生产小队队部等;一部分被割裂分予外来贫民居住或经商,后来全部陆续被破坏和翻盖。

目前尚存明清时期的(胡家大院)胡三省故居大门和明朝硬山墙过厅主体框架邢台市明清时期唯一一处才俊辈出,历代名人先后集居的府邸遗迹,是邢台市经开区唯一同时兼具重大人文历史价值和红色文化意义的明清古建筑载体,可作为邢台文旅事业发展中堪当邢台重要人文历史宣传和红色文化教育重任的基地之一。

现状:大门主体保持完好,过厅屋顶局部出现坍塌,梁檩腐朽和损毁严重。

3. 古御路胡家商铺(局部)

 

  


古御路胡家商铺,位于沙河城北街中段路东,坐东面西,始建于明朝。原系沙河城胡氏家族明清两朝多代人共同努力下积累建设的城内明清时期古御路沿街典型的传统“前市后坊(居)”商铺,胡氏大院建筑群的组成部分之一。为石砖木结构,硬山墙瓦房,抱柱出厦的传统“板搭门”制式,后历有修扩。

1945年,胡氏传统商铺在城内御路沿街总计长一百多米,数十间门市,其中包括明清时期到中华民国闻名遐迩的胡氏“全兴号”染坊(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央视、中国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采访报道),公聚布庄,同盛号油坊,鸿泰来粮店,义聚恒货铺,同聚泰票行,积兴义木行,大合堂药房,福庆祥饭庄等。1945年被割裂分与外来贫民居住。现存的该处当时分给张姓居民,开办理发馆长达半世纪之久。

目前仅遗留两间硬山墙瓦房门市和配套设施,前市后居的主体框架基本保存完好,是邢台市南北古御路目前残存的明清时期传统商铺唯一标本,特色鲜明,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目前,局部屋顶出现坍塌,梁檩腐朽严重。

4. 清朝沙河县法院

        

  


沙河县法院,位于沙河城西街西端,坐南面北,创建年代不详,后随城池迁建,随徙至此。现存为清朝建筑,大门、审判厅、主次院俱全,蓝砖瓦房结构,南北并列两排,二十余间。解放后依然长期使用,到1968年沙河县政府南迁域内褡裢镇,后卖给村民。1950-1970年的修缮,使房屋外形带有明显的时代痕迹。

目前主体框架基本保存完好,顶部局部腐朽坍塌严重,是邢台地区仅存的规模最大和最完整的清朝法院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5. 沙河县官办盐店

      

  

  


沙河县官办盐店,位于沙河城南街中段路西巷内,坐西朝东,石砖木结构,主配房均是硬山式瓦房,抱柱出厦。始建于清朝,院落主体框架基本保存完好,后历有修缮。

目前主房正常使用,厢房屋顶坍塌。这是目前邢台市区唯一保存下来的清朝官办盐店。

6. 胡道昌故居

 

  

  


胡道昌故居,位于沙河城北街中段路东,是胡家大院主体建筑群中的一小部分,为中华民国时期邢台知名文化教育达人、民国沙河县教育学会会长、民国沙河县第一小学校长、民国邢台县第一小学校长、民国版《沙河县志》校订负责人胡道昌的故居。1945年沙河城解放后,这里长期被当作新中国沙河县人民银行,直到1970年代,卖与村民居住,成为当地几代人的一个重要的乡愁记忆和人文景点。

该院始建于明朝晚期,原为四进院落,石砖木结构,硬山墙瓦房,抱柱出厦,主配房齐全,历代均有修缮扩建。厢房屋顶椽上记载的最晚修缮时间是上世纪初期。

现存为第二进院落,主体框架基本完好,房顶局部出现漏水,部分梁檩出现腐朽。

7. 赵氏民居

 

  

  

  


赵氏民居,位于沙河城南街北段路东巷内,坐北面南,主房是石砖木结构,单层硬山墙瓦房,抱柱出厦,镂空雀替雕刻精美,文化元素独特。

该院始建于清末,原系清末民初南街郭姓富商的住宅之一部分,1945年解放时分与赵姓居住至今。其余均被翻盖,仅剩下现在的北屋。

现状:主体保存基本完好,屋顶局部坍塌漏雨,部分梁檩腐朽。

8. 南街312号民居

    

  


南街312号民居,位于沙河城西街中段路南巷内,坐西面东,主房是石砖木结构,硬山式二层瓦房,建造结构精美独特,门窗雕刻颇具当地风格,是老沙河县城独一无二的建筑。

该院始建于明末清初,原系沙河城北街胡氏族人在胡家大院主体建筑群之外建造的分支,旧院整体坐西朝东,三进院落,主房厢房齐全。1945年解放时分与赵姓和苏姓居住至今,前两进院落已经翻盖,目前仅存第三进院落之局部。

现状:第三进院落的西屋主体保存基本完好,墙壁出现裂缝,局部梁檩腐朽。

9. 沙河县邮电局旧址

  

  


沙河县邮电局旧址,位于沙河城北街中段路东扫帚街东端路北,原系胡家大院第五进院落旧址局部。1936年,该院落主人独生女儿外嫁后,院落开始空虚。数年后,该院的西半截捐作沙河城基督教堂,东半截由县政府购买。1945年,此处旧房拆除翻新,原在沙河县政府旁边的县邮传所迁来,并改名沙河县人民邮电局。

沙河县邮电局坐北朝南,东西走向,并列四排蓝砖瓦房,现存前面两排,主体结构基本保存完好,但屋顶局部梁檩腐蚀损毁,屋顶有塌陷。

沙河县邮电局是邢台市区现在仅存的建国前县级邮电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0.沙河县政府局部办公用房旧址

     

  

  


沙河县政府位于城内西街中段路北,坐北朝南。始建于隋唐,因遭水患,后晋年间迁徙至此。院落主轴贯通多进院落,主次分明,规模宏大,历代均有修缮和扩建。1968年,沙河县政府搬到褡裢镇。1970年代末,县政府旧址先后曾作镇政府所在地和南街小学校园。1980-2000年,原有旧房基本上拆除翻盖。

 现在遗留的沙河县政府办公用房,七间瓦房,系原政府大院北端之一小部分,为1940年代修建,是邢台市区仅存的解放前县政府办公用房,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现状:房屋主体保存完好,门窗损毁严重。

10. 沙河县城隍庙

 

  

  


沙河县城隍庙位于城内西街中段路北,坐北朝南,县政府大门西邻。创建年代不详,因遭水患,后晋年间随城迁徙至此。主轴贯通三进主体院落,唐宋元明清民国,历代均有修缮和扩建,殿庑堂皇,规模宏大,遐迩闻名,盛极一时。1960-1970年代,城隍庙先后曾作华北农机学院考察团住所、沙河县政府文化馆等。后逐渐卖作民宅。1980-2000年,原有旧房基本拆除翻盖。只留下城隍庙大殿的一小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修扩。院内有多个元明清时期的独特青石构件。

传说乾隆下江南回来的时候曾经莅临沙河县城隍庙,并留下传说,沙河县城隍庙也因此比其他县城隍庙规格高半级。

  沙河城隍庙是邢台南部唯一古代官方正规县级道教场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现状:房屋主体和石构件基本保存完好,大殿部分梁檩损坏。

                         2024年3月21日

备注:上述均为政府认定公布的历史建筑,并列入国家住建部全国历史建筑信息数据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