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南农村的居住习俗

 晋南道 2024-04-03 发布于山西
晋南 民居习俗

潘大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映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居住环境影响生活习俗。住在自己建的房子,吃着自己种小麦蒸的白馍,穿着自己种棉花织布做的棉袄,烧着庄稼地捡的秸秆柴火,用着门前屋后树木成材做的家具,天长日久,年复一年,塑造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生活习俗。聚焦晋南万荣一带,居住风俗有以下几个特点。

1、门楼是农家院的脸面。晋南门楼比山西中北部地区的门楼明显高大气派,选用尚好的建材,通常带“窟同”或与门房建成一体,但有独立的造型,过去是青砖白灰到顶,现在瓷砖贴到顶。晋南门楼讲究高门坡、大门楼、宽门扇、石门墩。过去的门扇多为黑色木门,现在多为枣红色金属门,门墩是雕刻而成的平头石狮子,装饰坐人两不误,带门槛的门墩还要凿出与门对齐、左右对称的凹槽,若给门槛装上不到一尺的凳子腿,卸下来就是一个宽大的低板凳。现在为了进车方便,门槛已经淘汰,门宽足有两米五,门高两米八左右,门楼整体高度在四米以上。

门楣匾额是门楼的灵魂,是一座宅院的点晴之笔。主人经过精挑细选,几个金光大字就能简明扼要表达一家人的思想境界、言行准则、精神追求或家风传承。早期的门匾多为砖雕工艺,刻有耕读第、平为福、和为贵等。写家谱期间留意了一下王正潘氏60座门楼的门匾题词,勤和家兴用的最多,其次有天道酬勤、福瑞祥和、厚德载物、鸿福家园、凝祥聚瑞、天赐百福、家和万事兴,特色匾额是惟善德馨、志欲光前、乾园紫轩、壮志凌云等。大门正对照碑,居中建一小巧玲珑的土地爷窑,下面放一尊看门石狮,现在引进新讲究,在门楼嵌入泰山石敢当。

门楼装点的院门口是家庭的第二会客厅,热情的主人在窟同备几个小板凳,方便来人就座。茶壶饭后,左邻右舍、三五成群聚集在院门口拉家常、打扑克,无不逍遥自在。冬天掩住院门挡风,迎着太阳晒暖,是农闲季节老百姓最惬意的时光。夏天黄昏躲开阳光,院门口则是抬脚就到的避暑圣地,一阵穿透风凉爽至极,立马缓解了一天的劳累,抽烟、喝茶、吃西瓜,朴实无华,烟火味十足。

久而久之,晋南的门楼就演变为赞美后辈的代名词,常用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眼光,议论哪个娃机灵有出息,长大了能给家里顶门楼,谁家的后辈干得好有本事,就说某某能撑起门楼。

2、饭厦是名副其实的多功能室。晋南人的饭厦不仅是厨房,还兼顾餐厅、卧室、客厅、门房的功能,是一家人的核心活动区。饭厦通常紧靠院大门,一般有土炕,靠后背墙的那头叫“火盒头”,悬空搭上木板俗称炕头板,上面搁两个板箱,放置换季衣服等生活用品。锅头紧挨土炕,由大铁锅、小巷锅(辅助热水)、风箱和气窝子组成,风箱压上石板或厚木板固定,上面放大和面盆与洗碗盆,平时摞上蒸馍用的笼篦、笼圈、笼盖。风箱旁边支一个大案板,下面用砖垒成柜子形状,存放做饭烧火的煤渣炭块,案板另一头蹲一个大水缸。锅头对面放一张单桌,搁两个瓦面翁存放小麦磨出的头次(方言读can)面、二次面或粗粮面,桌子底堆放麦积(方言读meijian)等引火柴。从房梁穿过幔顶或从木楼板挂一个树枝挂钩,吊上精致的条子筐,装上小孩爱吃的零食。晋南人的饭厦布置的紧紧凑凑,满满当当,吃住用一应俱全,围着锅头转就成了做饭的代名词。

住在饭厦一般要兼顾做饭、看门、会客。来人进了院里,主人一旦听见脚步声,就会主动出屋打招呼。万荣的冬天接近五个月,数九寒天用方盘端上饭菜馍馍到炕上,一家人围席用餐其乐融融。万荣缺煤,农耕时代很少有人生(方言读sha)炉子取暖,主要靠烧炕取暖,锅台连着土炕,借助烟囱把做饭的余热传到炕上。结冰期间,白天晚上都要用棉柴烧炕取暖,麦衣续火保温,往往被窝暖烘烘,外面凉冰冰。

冬天来了亲朋好友,口头禅常说:“炕烧的跑热,鞋脱了,坐到炕上暖和。”这是对客人最真诚、最热情的态度,如果是几个熟悉的朋友,你推我拉,连说带笑,就坐到了炕上,赶上正月时节,端上一方盘零食招待亲友,有麻花、柿饼、红枣、核桃、花生、糖果等。

老房屋的厚土墙小窗户影响光照,房门总是大开,除了进出方便,也为了采光增加亮度,冬天做饭也不闭门,而是加一层“风门”御寒挡风保暖。如今再不用拉风箱烧火做饭,已经改用电或煤气罐做饭,管道天然气也正在普及中。

3、晋南的四合院盖的紧凑。“两坡水”(两边滴水)的房子叫大(方言读tuo)厦,“一坡水”(一边滴水)的房子叫厢房。为了充分利用院基面积,大厦与厢房之间不留空隙,拐角处采用“隔漏”排放雨水,比如在北厦与东厢房拐角处,顺着东厢房的“厦坡”建一“隔漏”,汇集从北厦房檐流到东厦交叉处的雨水。“隔漏”虽然扩大了室内面积,但两面厢房又挡住北厦、南厦不能开窗户。

为了弥补由此造成的通风采光短板,就把北厦、南厦的房门做的又高又宽,俗称糊门,大概是门上糊了好多纸。糊门扇与风门扇结构相同,门扇下半边安装实木薄板,上半边用木条隔成若干方格糊上麻纸,冬天闭住门就能透过光亮,这是没有玻璃的变通办法。四合院的大厦都是敞开的三间或五间大房,土炕并不占用室内的正式面积,而是建在凸出到厢房拐角的“隔漏”底下。

4、晋南人的住房习惯。晋南人家只要其他房屋能住开,一般不住大厦,无论是明清四合院结构的大北房,还是新式的二层楼。一铺人家首选住在靠近院大门的多功能饭厦,如果几代同堂,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夫妇住在饭厦,上辈人住在北厦,未独立生活的儿子或未成年的子女住在厢房。

改革开放后,这个住房习惯慢慢改变,村里的常住户几乎都是一铺人家一座宅院,能自理的老人总要想法设法找到空闲院、果园房或其他用途搭建的简易房。老人图清静,儿女也自由,生活不能自理了再回到儿女身边轮流伺候。打工的年轻人,上学的未成年人,一年到头在家里住不下几天,平时各家各户显得冷冷静静,空空荡荡,只有逢年过节才满院欢乐。

外地人理解不了晋南人的居住习惯,为啥要蜗居到拥挤的饭厦或院门口的小房子,把房间大、装修好、光线亮、最宜居的大厦空着不住,多可惜呀。

5、晋南人有盖大厦的情结。一座气派的大厦是农村人光景好的象征,是一个家庭基本建设是否完成的标志。过去人盖厦,不仅是改善自身的居住条件,潜意识还要为后辈留世业(方言读nie),以防后辈日子过“乱包”了,拆下梁、檩、椽等木料还能变现。可谓有钱就盖房,还要把钱盖在厦上,建房过程中免不了藏金埋银。人民公社时期王正潘氏族人的上头院、下头院是五队的库房,传说有一年让外地的皮匠在下头院给生产队熟皮拧绳,皮匠就地挖一个临时火坑,赶巧挖到一个银子罐,悄悄拿走银子又填上土,后来清理杂草才发现空罐。还说上头院的墙上曾看到一个类似小罐的土窑,猜测有人拿走可能暗藏的金银等。

改革开放之初,开始流行用钢筋水泥盖房,老派人不看好混凝土或预制板建的房子,认为不保值,拆了就是一堆破砖碎瓦不值钱,不能当“世业”留给后辈。许多家庭挣钱的动力就是改善居住条件盖大房,过去不熟悉的人搭上话,总能绕到盖房的话题,重点要问大厦盖了没有?

大厦平时不住人,用来摆放祖先牌位,充当家庭仓库。只有到了关键时刻才派上用场,过红白喜事摆酒席,办丧事的孝房。大厦做“孝房”很有晋南特色,在山西以住窑洞为主的广大农村,窑洞的大小宽窄基本相同,室内空间大致均匀,没有主次之分。窑洞与“两坡水”的大厦比,跨度小房门窄,空间不够安放过世老人的灵柩,只能在院内临时搭孝房,停放逝者的遗体、棺材等祭奠品。而晋南农村的大厦,开间大、房门宽,停放逝者的遗体、棺材富富有余,好多人急着赶着盖大厦,也是为了发落老人有体面的孝房。

现在传统四合院基本退出历史舞台,“隔漏”随之淘汰,大厦与厢房之间留出四五米,用于排水采光开窗户。新盖的大厦与城里的单元楼布局相差无几,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淋浴房样样具备,但客厅一定要宽敞,将来给过世老人做孝房的功能没有变。

6、一些特殊讲究。按老派说法,厦和房有严格的区别,屋脊有胆称厦,屋脊无胆为房,胆是悬在屋脊正中的木雕花瓣圆柱体。王正村潘勤义老屋的大北房有胆,据说他家祖上有人做官,才能安装屋胆。至今村里人仍然认为,王正村唯有潘勤义的大北房叫厦,其他家的都是房。

万荣一带邻里之间房屋高低也有讲究,所谓“东高不算高西高压断腰”,东邻家的正房总要比西邻家的正房高一些,过去为争这个高低,邻里之间免不了拌嘴论理,现代人考虑问题简单的多。

按照“水绕门财运旺”的老传统,农家院的排水道要从门楼底下穿过,院内的雨水经过门口才能流走,殷实家庭还要在水道口旁边蹲一个圆垫脚石。现在为了排水方便,许多人家打破常规,直接用一个碗口粗的PVC管穿墙而过,省工实用。

万荣一带还讲究包口院子聚财、敞口院子存不住财,圈院墙时南墙总要比北墙短几厘米,每家的院子都不是真正的四方形,而是等腰梯形。有些邻居很夸张,为了各自的院子包口,不惜弃掉一些面积,本该一堵隔墙却变成了两堵锐角三角形的隔墙。对讲风水的人而言类似说法更多,一般人很难搞清其中的玄机。记录这些并非我要讲迷信,而是为了客观反映一方水土的真实生活。

7、农家院茅房的变迁。农村的旱茅房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旱茅房主要靠堆土填埋粪便,入厕不方便,臭气熏天不卫生,夏天招来好多屎壳郎。后来才陆续改用稀茅房,挖一个大坑埋进水缸或砌成水泥集粪坑,上面垒水泥茅槽,入厕相对方便,由于没水冲不走粪便,照样臭烘烘,夏天苍蝇满天飞。为了保持院内干净,门前宽敞的人家就把茅房建到院外,城里人到农村最不方便的事情就数上厕所,尤其到了冬天,需要晚上提尿盆、早上倒尿盆。清运旱茅子的农活叫“出粪”,用条子筐或小平车转运到沤粪的地方,清运稀茅子的农活叫“担茅子”,用瓦尿罐把液体粪便担到粪坑沤粪,现在有人用小型拖拉机改成拉粪车,拉一车(一罐)的工钱100元左右。

改革开放前,农村茅房都要堆放若干土疙瘩,相当于卫生纸的功能,夏天不穿裤的小孩图省事,上茅房后就直接坐在地上偎沟子。2022年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程,国家补贴帮助农户建一个不到两立方的化粪池,安装一种不带自来水的旱马桶,用马勺灌水冲走粪便,与从前比相当舒服卫生,终结了农村传统入厕的习惯。晋南农村已经启动下水道建设工程,经济富裕的村庄已经铺设完工,可以向城市住户一样使用室内卫生间。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发展迅猛,如同乘坐时代快车,从传统农业社会驶入现代文明社会。五十岁以上的村里人谈及文中的生活习俗,似曾相识又若隔代,有些习俗已经进入博物馆,有些习俗已经改头换面沉淀到新的生活习惯中。(潘大丰,2024年3月28日


END

作 者 简 介


潘大丰,1959年生,1982年太原工学院电子测量技术专业毕业。退休前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