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王充说:“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意思是说,一个品德不好的人,心胸狭隘,考虑问题不够长远;才能不多的人,眼光浅薄,不能广泛地吸取知识。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界里,做一个平凡者,平平庸庸地消沉下去; 还是做一个远见者,乘风破浪地前进,选择权都在你手里。 作为一个普通人,该如何做到有远见呢? 《人民日报》分享了这5件事,希望对你或者你的孩子有帮助,成为一个有远见的人。 知乎上有个问题:“我做了那么多事情,为什么还是如此平庸?” 其中有个高赞回答:“你身上有十几把刀,没有一把是锋利的。” 我们想做这个,想做那个,想学这个,想学那个,就是因为想得太多,却没有在一个地方深耕。 前阵子有一部剧非常火,以至于像我这种不追电视剧的人都知道,那就是《狂飙》。 剧中有一个叫张颂文的演员火了,我甚至一度认为他才是主角。 张颂文跑龙套跑了20年,演得都是小角色,但他没有因为角色小而随便对待,而是认认真真研究角色。 《狂飙》中有个卖鱼的细节就彰显了张颂文的演技。 张颂文扮演的鱼贩每次去接客人手中的钱时,都会先洗手,然后再不由自主地在身上抹一下,这个细节真的满分。还有吃面的细节。 高启强发迹前跟安欣吃饭是加葱之后大口吃面,吃完顺手抹嘴,一切都是那么娴熟与自然。 而6年后,同在一家面馆吃面,高启强侧身坐着,一身高定服装,尽量避免与油腻的桌子有任何接触,吃面时,高启强一直攥着纸巾,吃几口就擦擦嘴。 高启强两次吃面,身份不一样了,吃的方式也不一样了。 张颂文这次成功出圈,与他20年深耕演技是分不开的。 达尔文说:“我之所以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人如果能对一件事保持热爱,并长期坚持探索,其实就是考验他的深耕能力。 深耕自己的能力,就是在给自己一张出类拔萃的入场券。 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的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一个都没有。” 读书并不是一件很高尚的事情,它所代表的是一个人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认知觉醒》的作者周玲老师分享过,之前他虽然对本职工作非常投入,但业余时间几乎被不需要动脑筋的事情占据。 有空就找朋友们聚会,时常喝到烂醉;经常熬夜,从不主动看书、运动;打发时间的方式就是看搞笑视频、读八卦新闻、玩手机游戏…… 直到有一天,他开始反思自己有什么?自己会什么?结果是没有。 这样的焦虑感让他意识到必须得做点什么。 于是他开始广泛阅读,像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等等书籍。 这也让他看到了成长的可能性,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再后来他开始了写作。 接着他用3年时间写了一本叫《认知觉醒》的书,一度成为畅销书。 而这一切的成果都源于阅读。 正如孟德斯鸠所说: “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 生活中你遇到的所有不快你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当你阅读的时候,你所有的苦恼将烟消云散。 实际上, 读书是你成为远见者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 《奇葩说》有一期的主题是:如何成为一个靠谱的人? 其中罗振宇的回答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田敏是一家装修公司的设计师助理,彼时有客户第二天要来看家居设计方案,这个方案由她和设计师共同完成。 可没想到,在设计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眼看无法按时完成。 田敏心想,如果此时去与客户商谈推迟时间应该还来得及,相信客户也能理解。 但是设计师不同意,坚持通宵完成设计方案。 他认为已经对客户做出了承诺,如果不能够按时完成,便是自身能力不足,也是不靠谱的体现。 结果两人奋战一晚,终于完成任务,第二天客户也如愿看到了设计方案。 这件事也让田敏明白, 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不要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就必须兑现自己的承诺。 巴尔扎克曾说过:“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耀一样。” 当你做到,每件事都有交代,每件事都有着落,每件事都有回应。你会发现,荣耀如影随形。 我们可能没有光鲜的外表,也并不是富有的,也没有权势,但是做人靠谱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4. 时常反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意思就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人生只有一件事》的作者金惟纯先生在创办商业周刊的前期,公司一度陷入绝境,到了破产边缘。 他很纳闷,也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在反思的过程中他找到了原因,他们公司的所有人包括他自己写的文章都文绉绉的。 不仅读者看不懂,就连编辑彼此都看不懂,而且,大家明明看不懂,却都装作看懂了。 彼时金惟纯自己也觉得,“我也算是台湾一大才子,必须要写点有内涵的文章才能显得有文采”。 可文章是需要有读者的,读者都看不懂的东西,有什么价值呢? 当意识到这个问题时,金惟纯先生一改之前的文章风格,开始写大家都能看得懂的文章。 在他的带领下,其他编辑也开始做出改变。一年的时间内,公司的状况转亏为盈。 而金惟纯先生从之前的不懂读者,到意识到自己要写读者能看懂的文章,这些都是反省所带来的结果。 海涅说:“反思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犯错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之后不自知。而只要你拥有反思的能力,你就有改正的机会。 反思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会让你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是否利于自己的发展。 朗达·拜恩说:“任何事物,专注它,就是在创造它。” 我们大脑当然知道专注的重要性,但是现实情况就是,我们往往人在公司上班,心里确在想着等一下中午吃什么? 阅读的时候,眼睛在盯着书本看,而实际上自己思绪早就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 在写作的时候,盯着文档就一直在发呆,在想着怎么那么难,想着想着就在想为啥做这件事,结果就是一个字也没有写。 而总有那么一些人,因为专注而获得巨大成就。 当比尔·盖茨第一次见到巴菲特的时候,他们两人分享了自己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盖茨跟巴菲特的回答都是:“专注。" 保持专注,就是我们在做一件事时需要全情投入,而不是手上在做着一件事,心里却想着另外一件事,这样的话只会让自己所做的事情大打折扣。 巴菲特说: “ 每个人终其一生,只需要专注做好一件事就行。 ” 保持专注,让自己在一件事去用功,而不是在多件事情去观望。 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往往处事不惊,从容不迫,这样的人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 而要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远见的人,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 深耕自己 ,就是找到一个兴趣点,然后在这个领域扎根。 勤于读书 ,就是大量阅读,通过阅读升级自己的认知。 做人靠谱 ,就是做一个凡事对自己有交代的人。 时常反省 ,就是让自己能用旁观者的视角去审视这件事的正确性。 保持专注 ,就是让自己能够静下心来,不骄不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有远见的人,面对困境从容不迫,也懂得知进退,往往不会半途而废,也能接受各种不确定性。 他们不追求完美,但能笑对一切,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从做好这五件事开始,成为一个有远见、有格局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