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2024选调结果惊人:浙大压制上交,东南强势超南大武大华科,特色院校上榜

 湖经松哥 2024-04-03 发布于湖北

上海市2024年选调拟录取人员已经出炉,初步统计有389人。

上海定向选调2024不管是录取人数还是选调院校都大幅扩大,招录人数扩大了一倍左右,同时招录院校面向39所985高校,还有部分双一流(第一轮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高校,以及部分境外院校、上海本地非双一流院校。

各校录取人数统计表,放置于文末。表格数据为初步统计,须以官网公示名单为准。

01

录取整体情况

整体情况来看,24届选调有3个明显的特点:

  • 几乎全员硕博研究生,只有个位数本科生;名校学历已经成了定向选调的首要门槛

  • 工科强势的院校进入体制内的热情高涨,同济、上交、清华、浙大均进入人数前列;

  • 除几个北京高校外,录取生源主要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带的院校:上海、江苏、湖北、浙江;

上海院校作为东道主,占据第一理所当然,选调本就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北京选调三虎北清人在上海仍然强势无匹,体现了三校在体制内就业的超然地位,浙大超过地头蛇上海交大,有些让人意外。

在211院校中,本地的上海财经大学22人领衔,超过了本地985的华东师范大学。

同为长三角的江苏高校表现不俗,体现了江苏+上海就业的强烈意愿。东南大学作为工科院校,录取人数超过了文理型的同城大哥南京大学。

湖北985虽然也上了5人以上榜单,但与江苏相比,差距不小。武大华科共录取仅12人。

学历已经成了选调最大的门槛之一,以复旦大学为例,录取的70人中,9个博士61个硕士

02

部分院校情况

同济大学:文理工医兼备,工科强势的院校。土木建筑领域尤其是土木属于国内霸主级存在。8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建筑学、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稳中有升。

从学科评估和一流建设学科可以看出同济大学的强势学科分布。

本次以录取39人的战绩位居第二,说明了同济毕业生进军体制内的热情越来越高涨。

上海财经大学:211商科名校。上海财经大学在商科领域的学术和就业都非常好,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是其优势学科,应用经济学入选一流建设学科。第五轮学科评估获得重大突破,取得了优异成绩。

商科本就是选调岗位最多的领域之一。作为财经211的领头羊,又在本地,自然受益。作为财经类院校,以22人位居前列,再次展现了财经类是体制内需求大户的地位。

东南大学:工科强校。12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机械、材料、电子科学、信息与通信、控制科学、计算机、建筑、土木、交通、生医工、风景园林、艺术学理论。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8。学科评估成绩极其优异。

已经形成了传统的“土木建筑交通”学科群和“信息及电子”学科群。

作为纯粹的工科强校,能够在上海选调占据一席之地,表现亮眼。其实,近些年不少省份选调岗位中工科专业越来越多,为工科院校提供了比较好的舞台。

南京大学:文理一流院校。作为华东五校之一,文理强校,在上海2024选调中输给了东南大学有些意外。16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文理工均有涉及。以现有的学校规模,能入选不亚于其余华五一流建设学科的数量,说明国家对南大的定位和期望是非常高的。

如今南大已经在打造规模宏大的苏州校区,全力建设新工科,未来可期。

浙江大学:文理工医农最全面和均衡的中国高校,学科广度和厚度能与之相媲美的只有上海交通大学。浙大文理工医农没有短板,尤其是工医农实力强劲。

与最强势的工医农相比,文理也已经获得浙大强势投入建设,开始朝着工医农的地位迈进。

第四轮学科评估39A类,是全国A类数量最多的高校。21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学科评估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位居华五之首。

选调及考公已经成了浙大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去向之一。22届就业的硕士生中,12.42%进入体制内。

图片图源:浙大官媒

上海交通大学:文理工医均强大的名校,工科医学尤为强势,临床、机械、船舶、工商管理享誉国内,口腔、基础医学、计算机、材料、生物、外语等等都非常强势。18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

与复旦进入体制内较多相比,上交学生似乎更倾向去企业。以2022届硕士毕业生为例,超过80%的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其中大部分是民企和外资。其次是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教育科研等),进入党政机关的比较少,只有6.99%,比浙大低非常多。

限于篇幅,其他院校不再一一赘述。

03

回顾与建议

各地选调有一定的地域性,一般都是本地院校占据主要的录取生源,因为本地院校中本地生源比例最高,都喜欢留在家乡工作,外地生源在当地上了4年本科3年硕士之后,也熟悉了当地,一般也会优先在本地工作。

因此上海2024选调生录取中上海高校占据主要地位是很正常的,清北人三校是国内各地选调的霸主,占据前排比较正常。

浙大能超过上交、东南超过南大、武大、华科,还是有些意外的。这与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偏好有关,跟学校层次无关。

选调尤其是定向选调因其岗位较好,培养体系全面,选拔条件都很高,市级及以上选调岗位现在基本都是研究生门槛。上海选调几乎全为硕博生即可见一斑。

大家在选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职业偏好,就业地域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