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一:看部位辨别 腹痛根绝部位可大概分为:上腹部及下腹部疼痛 上腹痛或者剑突下疼痛:多为胃、十二指肠、食管、胆囊、胰腺等疾病 右上腹一般为:胆囊炎、胆石症、脂肪肝、或其他肝部疾病 左上腹:胃窦炎、胰腺炎、胆道疾病等 胸骨下:胃部、十二指肠溃疡居多 下腹部疼痛:大部分为肠道疾病或者盆腔类疾病导致 脐周部疼痛:大部分为小肠性疾病 右下腹疼痛:阑尾炎(前期转移性疼痛,到后期再右下腹成为固定压痛点) 左下腹疼痛:结肠炎等 注意:腹部剧烈性疼痛考虑急腹症,或者腹腔出血、肠道梗阻等多种疾病,应建议立刻就医 不定位性腹痛:大部分见于全身性疾病,此类病人大部分有过往疾病史。 【枸杞茶】 原料:枸杞10g、花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肾润肺,补肝明目。 用途:肝肾阳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枸杞生地茶】 原料:枸杞5g、生地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肝补肾,养阴清热。 用途:肝肾阴不足所致腰酸痛、口渴烦热、盗汗、潮热。 【枸杞龙眼茶】 原料:枸杞5g、龙眼肉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糖饮用。 功能:滋肾补心,安神。 用途:阴血不足心悸、失眠、多梦。 【枸杞芍茶】 原料:枸杞5g、白芍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柔肝。 用途:肝肾精血不足之慢性肝炎、肝硬化衄血;阴虚阳亢之头晕目眩、心悸、不寐;更年期综合症。 【枸杞龙茶】 原料:枸杞5g、龙胆草2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养血,清热除湿。 用途:急性传染性肝炎;转氨酶高。 【枸杞五味茶】 原料:枸杞5g、五味子3g、龙胆草3g、虎杖3g、绿茶5g、冰糖10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阴养肝,解毒除湿;降转氨酶。 用途:急性传染性肝炎;肝功失常转氨酶偏高。 【生地茶】 原料:生地10g、绿茶3g。 用法:用生地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阴养血,降血糖,升血压,利尿,抗菌,保肝。 用途:阴虚发热、盗汗、口烦渴;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枯便秘;风湿性关节炎;传染性肝炎;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 【地麦茶】 原料:生地5g、麦冬3g、天冬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生津。 用途:热病后伤津,口烦渴、汗出;消渴。 【地苍茶】 原料:生地5g、苍术3g、绿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燥湿养阴,敛脾精。 用途:慢性肾炎肾病已久,肾阴虚而湿邪阻滞不化,出现阴虚挟湿的症状,腰膝酸软、口渴咽干、盗汗、潮热、苔黄厚腻、水肿、蛋白尿;慢性湿疹。 【生地英茶】 原料:生地5g、蒲公英3g、绿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凉血解毒,散结除痹。 用途: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痈疮肿毒。 【生地豆卷茶】 原料:生地5g、豆卷3g、绿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通达宣利,养阴解表。 用途:湿热入营血而致身热、发红疹、烦燥不安;乳痈初起;胃热烦渴。 【当归茶】 原料:当归10g、红茶3g。 用法:用当归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可加糖。 功能: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用途: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血虚头晕目眩、心悸、疲倦;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虚便秘;跌打损伤;高血压病;慢性盆腔炎。 【归芪枣茶】 原料:当归5g、黄芪5g、大枣3枚、花茶3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补气。 用途:气血虚弱,神倦、疲乏、咽干;月经不调、经量少;产后气血亏损;病久不愈气血枯竭;免疫功能低下;再障贫血;气虚低热。 【当归芍茶】 原料:当归5g、白芍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平肝。 用途:肝硬化血虚有瘀者;痛经;湿热瘀阻之痢疾。 【归苏茶】 原料:当归5g、苏子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和血,降气,消痰。 用途:老年咳喘;慢性支气管炎。 【当归羌茶】 原料:当归5g、羌活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通血脉,散寒滞。 用途:冠心病因风寒诱发而加剧心胸闷痛、上肢酸痛。 【当归川楝茶】 原料:当归5g、川楝子2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肝活血,调气止痛。 气滞血瘀少腹痛、筋脉拘挛;慢性肠炎。 【当归柏仁茶】 原料:当归5g、柏子仁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润燥。 用途:老年便秘;血虚之闭经。 【当归芷茶】 原料:当归5g、白芷3g、绿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养血,化湿解毒。 用途:气血虚寒之溃疡病、疮疡肿毒、癌肿。 【何首乌茶】 原料:何首乌5g、红茶3g。 用法:用200ml水煎煮何首乌至水沸后5~10分钟,冲泡红茶饮用。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补肝益肾,养血祛风;降血脂,抗菌。 用途:肝肾阴亏,发须早白、头晕、遗精、腰膝酸软;慢性肝炎;痈肿;瘰疬;痔疮。 【何风茶】 原料:何首乌5g、防风3g、薄荷3g、绿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薄荷、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血,祛风,除湿,解毒。 用途:遍身疮肿痒痛。 【首乌芍茶】 原料:何首乌5g、白芍3g、绿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可不用茶。 功能:益肝肾,养心血。 用途:肝肾不足,心血亏损,虚烦不眠、心悸不宁、头晕耳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属肝肾阴虚者。 【白芍茶】 原料:白芍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抗菌。 用途:胸胁疼痛;阴虚发热;月经不调;泻痢腹痛;崩漏。 【芍姜茶】 原料:白芍5g、干姜3g、红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止痛。 用途:痛经;寒性胃腹疼痛。 【白芍梅茶】 原料:白芍5g、乌梅2枚、木瓜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敛肝养胃。 用途:胃阴不足,纳差、无食欲、口渴、舌红少苔;萎缩性胃炎;慢性泻痢;妊娠呕吐日久伤津;甲亢。 【白芍薇茶】 原料:白芍5g、白薇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阴血,清肝热。 用途:高血压;阴虚血热之血尿、崩漏、经期发热、蛋白尿。 【白芍钩藤茶】 原料:白芍5g、钩藤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柔肝清热,平肝熄风。 用途:肝阳偏亢之眩晕、高血压、目赤。 【五味子茶】 原料:五味子5g、绿茶3g。 用法:用五味子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 用途:肺虚喘咳、口干、自汗盗汗;梦遗滑精;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急性肠道感染;神经衰弱。 【生脉茶】 原料:五味子5g、人参3g、麦冬3g、花茶3g、冰糖10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用途: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 【五味沙斛茶】 原料:五味子5g、沙参3g、石斛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胃益津。 用途:久痢伤津或热病后伤津。 【山茱萸茶】 原料:山茱萸5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抗菌。 用途: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遗尿。 【天门冬茶】 原料:天门冬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抗菌,抗肿瘤。 用途: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乳房肿瘤。 【三才茶】 原料:天门冬5g、人参3g、生地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阴益气,润肺止咳。 用途:肺气虚阴咳嗽 【天贝茶】 原料:天门冬5g、川贝母3g、茯苓3g、阿胶3g、杏仁3g、绿茶3g。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400泡绿茶饮用。 功能:清肺祛痰。 用途:肺热咳嗽咳血;吐血;肺癌;乳腺癌。 【天冬板蓝茶】 原料:天门冬5g、板蓝根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清热养阴,解毒。 用途:热病发热、口烦渴;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口舌生疮。 【麦门冬茶】 原料:麦门冬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抗菌,降血糖。 用途:肺燥干咳、咯血;肺痿;肺痈;消渴;虚劳烦热;热病伤津,咽干口燥、便秘。 【麦地茶】 原料:麦门冬5g、生地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或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阴清热。 用途:热病烦渴、鼻出血;咽喉不利。 【麦冬地骨茶】 原料:麦门冬5g、地骨皮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肺阴,清虚热。 用途:骨蒸肺痿,四肢烦热、不能食、口干渴。 【麦冬夏茶】 原料:麦门冬5g、半夏3g、人参3g、粳米3g、甘草3g、绿茶5g。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阴益气,利咽喉。 用途:火逆上气,咽喉不利、干咳咯痰。 【沙参茶】 原料:沙参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阴清肺,祛痰止咳;强心,抗真菌,降血压。 用途:肺热燥咳;虚劳久咳;阴伤咽干喉痛。 【沙麦茶】 原料:沙参5g、麦冬3g、玉竹3g、冬桑叶2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前四味药的煎煮液400ml,泡甘草、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肺润燥。 用途:燥伤肺卫阴亏,发热咳嗽、口干渴。 【玉竹茶】 原料:玉竹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阴润燥,除烦止渴。 用途:热病伤阴,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机、小便频数,咽喉不利。 【益胃茶】 原料:玉竹5g、沙参3g、麦冬3g、生地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胃生津。 用途:热病发汗后,当复其阴,以滋养耗伤之胃津;咽喉不利。 【玉竹薄茶】 原料:玉竹5g、薄荷3g、菊花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阴,疏表,明目。 用途:外感热病后目赤痛、视物昏花。 【石斛茶】 原料:石斛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益胃生津,清热养阴。 用途: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 【石斛瓜蒌茶】 原料:石斛5g、瓜蒌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生津润肺,宣肺止咳。 用途:肺燥咳嗽咯干痰;慢支炎。 【天花粉茶】 原料:天花粉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 用途:热病口渴;消渴;肺燥咳血;黄疸;痈疽肿毒。 【玄参茶】 原料:玄参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滋阴降火,除烦,解毒。 用途:热病烦渴、便秘;自汗盗汗;咽喉肿痛;痈肿;皮肤炎症。 【玄青茶】 原料:玄参5g、大青叶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清热凉血,养阴解毒。 用途:乳蛾肿痛;感冒发热;腮腺炎。 【芦根茶】 原料:芦根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用途:热病烦渴;胃热呕吐泛酸;肺痈。 【芦麦茶】 原料:芦根5g、麦门冬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阴清热。 用途:霍乱吐泻、口烦渴、小便黄;膀胱癌;咽喉不利。 步骤二:问症辨方向 部位问明以后,心中快速做出疾病方向,即可有针对性的问症为下步做出正确的导购打下基础。 下面例举几个要点常见病做出示范: 1.上腹部慢性、节律性、周期性疼痛大部分因为消化性溃疡疼痛,此类疼痛问症要素为时间。 (1)饥饿疼痛,并且进食后缓解大部分为十二指肠溃疡 (2)饭后疼痛大部分为胃部溃疡 药品选择有:质子泵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杀灭幽门螺旋杆菌药等。 2.剑突下疼痛,此类问症要素为伴随症状。 (1)剑突下疼痛为突发性钻顶样疼痛大部分为胆道蛔虫症。请病人及时到医院就医检查。 (2)剑突下疼痛伴随胸骨后烧灼感,尤其是躯体前屈时加剧、直立体位时减轻,大部分为反流性食管炎病人。此类病人大部分有反酸症状。 药品选择有:抗酸剂、质子泵抑制剂等。 3.单独次发作的上腹痛,问症要点为疾病过往史、用药史和伴随症状。排除药物引起,无手术过往史的病人,上腹痛伴有胀气、嗳气病人首先考虑为消化不良。 此类病人根据实际情况用药选择有:多潘立酮、气滞胃痛片、乳酸菌素片、健胃消食片等。 4.右上腹疼痛病人伴随右背部疼痛,首先考虑胆囊炎或胆石症疾病。此类病人发作前大部分有进食油腻食物史。 且作为慢性病,此类顾客常常有医院检查史,故而可根据此类情况就问疾病过往史和用药史,再做出正确的药品导购。 5.下腹痛者问症要素为是否伴有腹泻。 (1)脐周疼痛,按住疼痛缓解,考虑蛔虫症。 (2)左下腹疼痛,经常疼痛且常常伴有腹泻,且疼痛常在便后减轻,大部分为结肠病。此类病人可以进行腹痛腹泻对症治疗,然后建议其到医院做系统检查。 (3)下腹疼痛伴有腹泻,还伴有呕吐者,考虑食物中毒可能。 (4)下腹痛伴有腹泻,且腹泻次数很多,有里急后重感,大便还伴有脓血,既考虑为痢疾。此类病人多有饮食不洁史,可根绝病人症状做出药品配伍。 选择有:喹诺酮类抗菌药(盐酸左氧氟沙星等)、泻立停、调节肠道菌群药、中成药类如苋菜黄连素。 (5)女性患者在非经期时下腹部腹痛伴坠胀感,考虑盆腔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