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元·战争

 瀟戊戌 2024-04-04 发布于上海

蒙元·战争

蒙元

1.与花剌子模战

【交战时间】

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九月至十六年(1221年)二月。

【对战双方】

蒙古方:成吉思汗(铁木真),兵力约15万

花剌子模方:摩诃末(又称沙摩诃末,花剌子模国王),兵力约40万

【战争起因】

成吉思汗与花剌子模原本缔结过通商协定,但花剌子模在成吉思汗派遣的商队到达其境内时,因贪图财物而杀害了商队成员。成吉思汗派出使臣交涉,却遭到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的侮辱和杀害。这些事件激怒了成吉思汗,导致双方关系破裂,战争爆发。

【战争经过】

蒙古军进攻:成吉思汗亲自率领蒙古大军进攻花剌子模,面对蒙古军的猛攻,花剌子模虽然兵力众多,但在战略和战术上均处于被动。

摩诃末的战略: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原本计划将一半兵力部署于锡尔河沿岸各城,另一半主力部署于都城撒马尔罕附近,意图在蒙古军攻打锡尔河沿岸受挫时反击。然而,蒙古军的战术灵活多变,打破了摩诃末的计划。

【战争结果】

战争结果:随着蒙古军队攻下花剌子模的都城玉龙杰赤并屠城,花剌子模宣告灭亡。摩诃末在逃亡过程中病死,花剌子模的领土被蒙古帝国所占领。

【战争意义】

成吉思汗亲征,印证西征实力第一战,自此开启向西扩张的进程。

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改变了中亚地区的政治格局,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和贸易交流,同时也带来了战争和破坏。

2.迦勒迦河之战(第一次西征中)

【交战时间】

1223年(元太祖十八年)五月。

【对战双方】

蒙古军:主帅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及大将哲别、速不台。兵力方面,根据史料记载,蒙古军最初不足2万人,后续得到术赤的援军,总兵力增至大约2.3万人。

罗斯联军:主帅为密赤思老公爵(加里奇公国大公)。联军由罗斯人和钦察人组成,兵力初时号称8万,但实际抵达战场的兵力为9万。

【战争起因】

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西征行动。罗斯诸国与钦察部落结成的联军试图阻挡蒙古的西进之路。

【战争经过】

蒙古军在哲别和速不台的指挥下,以诱敌深入的战术,将罗斯联军引至迦勒迦河畔。战斗中,哲别率6000骑兵佯退,引诱联军追击并打乱其阵型。随后,蒙古军左右两路发起猛攻,罗斯联军大败。密赤思老公爵在战斗中落荒而逃,其余联军部队在蒙古军的追击下几乎全军覆没。

【战争结果】

迦勒迦河之战以蒙古军的完胜告终。罗斯联军损失惨重,据记载损兵7万,有6位王公被处死,70位贵族阵亡。

【战争意义】

这场战役是蒙古帝国西征过程中的一次重要胜利,展示了蒙古军队的战术优势和战斗力。它不仅巩固了蒙古在西方的地位,也为后续的征服行动奠定了基础。

它标志着蒙古帝国与欧洲国家的首次大规模交锋,对于欧洲的政治格局和军事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场战役也展示了东西方文化和军事力量的碰撞与交融。

3.里格尼茨战役(第二次西征中,与欧洲精锐骑士团对攻

【交战时间】

1241年4月9日

【交战地点】

里格尼茨

【对战双方】

蒙古军:斡儿答、拜答尔、兀良合台等诸王子,兵力8千

波兰联军:西里西亚公爵亨利二世,由波兰军队、圣殿骑士团、佣兵等部队组成,总数估计有1万3千人。

【战争起因】

西里西亚的诸侯为了自保,组成了联军,以亨利二世为首领,抗击蒙古军队的入侵。

【战争经过】

双方在离里格尼茨城约10公里的平原地带展开激战。蒙古军采取了灵活的战术,充分利用其骑兵的机动性和火力优势。在战斗中,蒙古军队先是假装撤退,引诱德波联军的第一军追击,然后突然回身接战,充分发挥其骑射优势,对追击的步兵造成重创。随后,蒙古军队发起了冲击,彻底击溃了联军的主力。

【战争结果】

蒙古军队在里格尼茨之战中大获全胜,杀死了西里西亚公爵亨利二世,波兰联军近乎全军覆没,估计有30000人阵亡。此战使欧洲各国感受到了来自蒙古入侵的巨大威胁,但由于当时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分裂,无法形成有效的联合抵抗。

【战争意义】

它展示了蒙古军队在冷兵器时代的强大战斗力和战术优势。同时使欧洲国家对蒙古帝国的军事力量产生了深刻的认识。

4.钓鱼城之战(与南宋战)

公元1259年

【对战双方】

南宋方面有王坚、张珏,守军约3千人;蒙军方面有蒙哥大汗,号称数十万

【交战地点】

钓鱼城(今重庆合川区东钓鱼山上)。

【战斗经过】

蒙军围攻钓鱼城,但遭到南宋守军的顽强抵抗。蒙哥大汗亲自督战,多次发动猛攻,但均被守军击退。在一次战斗中,蒙哥汗被流矢击中身亡,蒙军士气大挫。随后,南宋守军发起反击,蒙军大败,被迫撤退。

【交战结果】

南宋胜,蒙军惨败,蒙哥大汗阵亡。

【战争意义】

钓鱼城之战是南宋末年宋蒙战争的重要战役。此役南宋守军坚守孤城,以少胜多,成功击毙蒙军最高统帅蒙哥汗,扭转了战局,为南宋争取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5.崖山海战(灭南宋)

【交战时间】

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

【交战地点】

位于今天的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的崖山

【交战双方】

宋朝: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官、兵、民约20余万人,战船1000余艘

元朝:张弘范、李恒等,约2万人(不计水手),战船400艘

【战争起因】

蒙古帝国1234年元灭金后,即发动灭宋战争,崖门海战即为宋元之间的最后一战。

【战争经过】

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派蒙古汉军都元帅张弘范进攻赵昺朝廷。1279年正月,张弘范率水军从潮阳出发大举进攻崖山,封锁海口,断绝了宋军的生命线。宋军因饮海水止渴后呕吐不止,战斗力锐减。同年2月,张弘范对宋军发起总攻,南北夹击宋军,宋军将领陆秀夫携宋帝赵昺投海。

【战争结果】

宋军伤亡十多万人,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

【战争意义】

 标志着赵宋皇朝的陨落,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这是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

【拓展】

一、蒙古军队

【军队组成】

1. 十进制编制:蒙古军队的组织结构采用“十进制”,即10人组成一个班,这是军队的基础单位。10个班组成一个百人队,10个百人队组成一个千人队,以此类推,直至万人大军。这种编制确保了军队的灵活性和指挥的有效性。

2. 怯薛(护卫军):成吉思汗的直属部队,由最忠诚和最勇猛的战士组成,通常负责保卫大汗和执行特殊任务。

3. 外族军队:蒙古军队在征服过程中,会吸纳和整合被征服民族的军队,这些外族军队在蒙古军队中占据相当比例,有时甚至超过蒙古兵力。

【军备】

1. 弓箭:蒙古骑兵的主要武器是复合弓,由木材、牛角和肌腱复合制成,具有极高的穿透力和射程(超过300米),能够在高速移动中射击,并且研制出了十多种功能的剪头:穿甲、断绳、远攻、进攻……

2. 马匹:蒙古马矮小精壮,适应力强,能够在恶劣环境中生存,每个骑兵通常配备3-5匹马,以保持机动性。

3. 近战武器:包括弯刀和带钩的长矛或枪。弯刀设计轻巧,易于连续劈砍;带钩的长矛或枪则用于将敌人拉下马或在近战中更容易拔出。

4. 防具:蒙古骑兵通常穿着轻型护甲,由皮革或金属制成,较锁子甲更轻便,更适合骑兵的快速移动。

【军队战术】

1. 箭雨打击:蒙古骑兵擅长利用弓箭进行远程打击,通过密集的箭雨压制敌人,制造混乱。

2. 两翼包抄:在战场上,蒙古军队会利用骑兵的机动性进行侧翼或后方的包抄,形成合围之势。

3. 佯退战术:通过假装撤退诱使敌军追击,然后在预设的地点进行伏击或利用地形优势进行反击。

4. 口袋阵:在敌军进入预设的“口袋”区域后,蒙古军队会收紧包围圈,将敌军困在其中,然后进行歼灭。

5. 心理战:蒙古军队善于利用心理战术,通过传播恐怖和残暴的形象,使敌军产生恐惧,从而降低其抵抗意志。

6. 攻城战:虽然蒙古军队最初不擅长攻城,但随着征服过程中技术的吸收和创新,蒙古军队逐渐掌握了攻城技术,使用抛石机、火炮等攻城器械。

蒙古军队在战术运用上灵活多变。在攻坚战中,蒙古军队则学会了使用步兵和火药武器,结合灵活的战术,大大提升了其综合战斗力。

2.蒙古帝国西征

①第一次西征

灭亡了花剌子模,还入侵了当时中亚和西亚的许多其他地方,最远甚至到达欧洲东部的斡罗斯。这次西征使蒙古势力深入到中亚、东欧等地,为后来的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②第二次西征(长子西征)

先后征服了里海布噶尔王国、斯拉夫各族,进而灭亡了位于东欧大平原境内的基辅罗斯。之后,蒙古军队击溃了波兰和神圣罗马帝国联军,大败匈牙利,并征服了保加利亚。其远征势力远达意大利半岛的威尼斯东北,扫荡了半个欧洲。

③第三次西征(旭日烈西征)

灭亡了木剌夷(伊斯兰国家)、阿拔斯王朝(阿拉伯帝国王朝,也称黑衣大食)以及阿尤布王朝(叙利亚)。

此次由于蒙哥可汗在钓鱼城之战中意外身亡,各王急归夺汗位,西征到此结束。

3.欧洲骑士团

欧洲的三大骑士团——条顿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

①条顿骑士团

来历:

成立于1190年左右,最初是在耶路撒冷成立的一个医疗修会,名为耶路撒冷圣马利亚医院德意志兄弟骑士团。它的成员主要是来自德意志北部的十字军战士,他们为了照顾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生病或受伤的同胞而组建了这个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条顿骑士团逐渐转变为一个军事修会,积极参与到十字军东征中,并在普鲁士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征服和传教活动。

军队:

典型的中世纪重骑兵,装备包括铁甲、头盔、长矛和剑。他们的标志性服饰是白披风,上面有黑十字。除了个人武器,条顿骑士团还配备了攻城器械和弩炮等重型武器。

战术:

条顿骑士团在战场上以重骑兵冲锋为主要战术,利用骑兵的冲击力和重装优势击溃敌军。

地位:

它们不仅在十字军东征中发挥了军事作用,还在普鲁士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条顿骑士团国,对当地的德意志化和基督教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条顿骑士团在波兰、立陶宛以及波罗的海地区拥有广泛的领土和影响力。然而,随着波兰的统一和强大,条顿骑士团的势力逐渐受到挑战,最终在15世纪的13年战争中被削弱,东普鲁士成为波兰王国的附庸国,直到宗教改革时期,条顿骑士团大团长阿尔布雷希特皈依新教,成为普鲁士公爵,标志着条顿骑士团的世俗权力的终结。

②圣殿骑士团

来历:

成立于1119年,是最早的军事修会之一,其宗旨是保护朝圣者前往耶路撒冷的安全。圣殿骑士团的名称来源于它们最初的驻扎地——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圣殿。随着时间的推移,圣殿骑士团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军事和经济组织,拥有广泛的土地和财富。

军队:

装备有当时欧洲最先进的武器和盔甲,包括链甲、头盔、盾牌、长剑和矛。他们还使用了战马,这些马匹经过特别训练,能够在战场上进行有效的冲锋。

战术:

圣殿骑士团在战场上以严密的纪律和组织著称,他们采用密集的方阵阵型,以集体的力量对抗敌军。

地位:

圣殿骑士团在中世纪欧洲拥有极高的地位。它们不仅是耶路撒冷王国和其他十字军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还在欧洲各地拥有庞大的经济网络。圣殿骑士团的成员享有多项特权,包括免税和能够在整个基督教世界自由通行。然而,随着十字军东征的失败和耶路撒冷的丧失,圣殿骑士团的影响力开始下降。最终,在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以异端和腐败的指控为由,对圣殿骑士团进行了清洗,导致该组织的解散。

③医院骑士团

来历:

前身可以追溯到11世纪耶路撒冷的圣约翰医院,最初是一个为朝圣者提供医疗和庇护的慈善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医院骑士团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军事修会,参与了多次十字军东征,并在罗得岛和马耳他等地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军队:

装备与其他骑士团相似,包括链甲、头盔、盾牌和长剑。他们的装备旨在兼顾战斗和医疗任务,因此在战场上既能够有效作战,也能够及时为伤员提供救助。

战术:

医院骑士团在战场上以灵活多变的战术著称,他们不仅能够进行骑兵冲锋,还能够根据战场情况调整战术,进行防守或游击战。医院骑士团的成员在战斗中表现出极高的勇气和牺牲精神,他们经常在最危险的地方为战友提供支援。

地位:

它们不仅在地中海地区对抗穆斯林海盗和军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还在罗得岛和马耳他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和行政机构。医院骑士团的成员在欧洲各地享有崇高的声望,并在政治和军事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医院骑士团是三大骑士团中唯一幸存到现代的组织,虽然现在主要作为一个宗教和慈善组织存在,但它的历史和遗产仍然在欧洲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欧洲骑士团在对抗蒙古帝国骑兵的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1.军队战术:

欧洲骑士团战术比较单一,一般就是重骑兵强推;蒙古军队战术更丰富,战斗经验更为丰富。

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在和中原地区的王朝进行战争,中原王朝的发展进程又快,竞争又激烈,加上历朝历代都有杰出军事人才,故而蒙古军队在战术上、经验上丰富不少。

2.军队能力

基于欧洲的发展情况,圣殿骑士团等有宗教、道义等光环,加上装备及规模,一度在欧洲横扫,没有强敌的压力,自我进化挺难。

3.军队装备

我国中原王朝的制造工艺那时一直遥遥领先,北方游牧民族时不时南下侵略,其中就会抢工匠。在锻造工艺上,游牧民族也会吸取经验,自我开创,自然不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