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丰俗:学养、画品、人格堪楷模(附100幅精品)

 新用户50732262 2024-04-04 发布于安徽

图片

林丰俗(1939-2017),广东省潮安县人。1959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64年毕业,分配到怀集县文化馆工作,1975年调至肇庆地区群众艺术馆工作,1981调至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1999年退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图片

《公社假日》1972年

林丰俗——学养、画品、人格堪楷模

文/梁江

“但肯寻师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这诗出自清人袁枚《遣兴》,它是林丰俗一生艺术行旅的写照。

图片

《小城会理一角》1978年

最早见到林丰俗,算来已是40多年前了。那时他刚从山区怀集举家迁入肇庆,寄住在肇庆地区群众艺术馆一排低矮平房最靠里一间。隔着就是肇庆地区粤剧团排练场,白天经常人声鼎沸,锣鼓钹镲震得瓦片响。一间平房,隔了小半作卧室,剩下的就是画室、客厅兼餐厅。我一直记得初进林丰俗客厅的印象--中间是一大块铺着画毡有点吱吱响的大画板,旁边两三个长条四脚櫈,靠里还有当年流行的三件套木板沙发,一看而知是从怀集林区搬运来的土特产家俬。雷弟当时还小,扶着长条櫈来回学步。见到来访者,丰俗接连说“来来来,喝茶”,招呼我们毛头小年青往条櫈上坐。第一次看到他作画,并不是画山水,竟是用娴熟洒脱的笔墨画起花鸟。从这时候起,我意识到一个画家所需的涵养和技能,远不会局限于学校里的专业分科。

图片

《木棉》1981年

林丰俗调到肇庆地区群艺馆,业余美术作者们都成了他的朋友。我虽是刚从美院校门走出的小青年,也常获他鼓励。他几次到粤西基层,都到我住的木板小房间为我的画作提意见。也在这个简陋逼仄的小房间,他看到了我当时努力苦读的窘境,颇感意外。未久即邀我到肇庆,探讨他拟写的一份文字稿。这份文稿,便是他后来发表在《画廊》的第一篇创作谈《山水画书函》。很多年后,我在一份关于林丰俗的文章里回忆说,“其实,林丰俗对于我是一位长辈,这样随意的语气并不太合适。幸而与他相熟已久,而且交往是在师友之间,即便说错也无妨。”

图片

《香溪》1982年

从肇庆时期开始,我就知道他节衣缩食也要购买书刊画册的习惯。上世纪80年代初,林丰俗调往广州美院任教,我仍是叨扰他的常客。我留意到他一个明显变化,是画桌后的书架大了,多了很多新近重印出版的古典诗词等文学著述,有些来得比书店上架还早,他说是早早预订的。

图片

《南海明珠》1983年

在我心目中,林丰俗是一个心善手软、不见圭角的人物。生活随遇而安,待人宽厚坦诚。他平凡得几乎找不出任何特点,朴实得令人难以设想他会有什么过人之处。稳健沉实是他一贯行事方式,连同他在绘画艺术上的敏感和过人才能,也从不以某种咄咄逼人的方式展示于人。他几十年的作品贯穿着一个明显的田园母题,其艺术特征,二十前我和李伟铭的一篇对话录曾概括为“平易率真、醇和自然”八个字。他不断地修炼和积累,冲和恬适中隐含着渐变,终达至当代山水画坛一个令人景仰的高度。

图片

《清明时节》 1985年

林丰俗多年一直在画花鸟画。花鸟画最初可能只是山水画必不可少的补充。由于花鸟画笔墨运用更为自由,更具随机性,形式元素的符号特性也更为更突出,它常常更能直接体现出作者的笔墨功夫。后来,他的花鸟画笔墨语汇融通渗化,变而为山水画色墨技法语言元素,这也是林丰俗山水画表现技法具有特别丰富性的重要原因。当年他曾对我戏言,他在花鸟画作品上的特色可称之为“生、散、乱、杂”。而我曾专门就此写过一份短文,谈了若干粗浅理解:

图片

《节近端阳》1988年

“'生’的相对是熟,这主要是指艺术风格意味。而与'散、乱、杂’相对的大体是集中、单纯、规整、条理分明。无论所指是题材、构图抑或笔墨形式,其应有之义都会包含着基本的艺术法则。反其道而行的林丰俗,其用心却在于越出习见的程式。林丰俗的花鸟画特别注重'写’的韵味,运笔用墨无不脉络清晰。他注重笔墨功夫,但作画时却希望越出一般程式,同时也力戒制作味,雕饰去尽方见真趣。这一点,分明可见他一种地道文人式的审美意趣。大约是未被花鸟画家的声名负累,他也绝少门户家法的一定之规。任伯年、吴昌硕、潘天寿、齐白石乃至黄筌、徐青藤等,都有些许似是而非的影子。用他题于画上的话来说,真正是'南腔北调’、'不计工拙’了。'生、散、乱、杂”是林丰俗花鸟画独特之所在。其深层是基于林丰俗对于艺术的独到感悟与深切的理解,就像人们不时提到的'无法乃为至法。’”

图片

《丹霞朝暾》2000年

林丰俗的花鸟画,以平常心,以平易之笔墨,以若不经意的方式抒写出自己情之所感,心有所动之处。这样的画充溢着人情气息,即使是一般的观者也能从中感受其亲切感人的特性。对于林丰俗,这一点是同他的山水画一脉相承的。

图片

《大地回春》2002年

而关于他的山水画,早些年我也曾写过这样一段短评:

“曾有人问林丰俗作画关捩如何,答曰:'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这个名句包含的既是一个方法,也是一种心态及一种情怀。它虽未必适合所有画家,却是解读林丰俗作品的最佳视角。作为当代岭南最具实力的山水画家,林丰俗的特质不在于大山大水和突兀离奇。面对自然客体的庞大资源,他选择了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切入角度——乡村田园母题。田土村居,杂花生树,南方乡野的寻常景致一经他大胆地纳入艺术领域,再以鲜活灵动的笔墨语言出之,物象每每便带上一种含蓄的意韵,一种有如咏物诗般的隽永。很明显,林丰俗不太愿意居高临下地强调自己的审美发现,他对观画者采取了一种真诚、平等的交流方式。同样,这个角度也适合考察他雍容自信的运笔用墨规则。由此不难看到,林丰俗着力传达的是一种平淡自然、质朴无饰之情”。

图片

《桃花矶》2013年

“需知妙语出天然”、“妙手丹青画如真”,这是他早年在《山水画书函》所一再强调的话。艺术上平易含蓄,为人醇厚随和,林丰俗把不可兼得的东西整合为一体。学养、画品、人格堪楷模,他已成为岭南当代画坛的又一座高峰。(梁江 ,广州美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

2019年5月于广州

图片

《大渡桥横铁索寒》1978年

图片

《夔门栈道》1978年

图片

《昆明西郊筇竹寺》1978年

图片

《乐山大佛》1978年

图片

《雨中青城山》1978年

图片

《鼎湖密林》1979年

图片

《秦时明月汉时关》1979年

图片

《春晓》1981年

图片

《雨后鼎湖》1982年

图片

《梅林春早》1983年

图片

《韶关南华寺》1984年

图片

《岩壁炊烟》1985年

图片

《一池春水》1985年

图片

《梅林人家》1985年

图片

《南国之冬》1985年

图片

《池塘人家》1985年

图片

《村口》1985年

图片

《冬天的松林》1985年

图片

《高山大垌》1985年

图片

《郊原秋收》1985年

图片

《山村秋晚》1985年

图片

《山家之秋》1985年

图片

《山路》1985年

图片

《荷塘秋意》1986年

图片

《归山深浅去》1986年

图片

《海上生明月》1987年

图片

《谷田耕春》1988年

图片

《家在江南黄叶村》1988年

图片

《春来遍是桃花水》1988年

图片

《新松》1988年

图片

《林壑鸣泉》1989年

图片

《山邨暮韵》1989年

图片

《初晴》1989年

图片

《泰国乡村饭馆》1989年

图片

《小石潭记》1989年

图片

《水巷春雨》1990年

图片

《秋色冷荷塘》1990年

图片

《山茶的故乡》1990年

图片

《雨足郊原》1990年

图片

《玉泉之秋》1990年

图片

《醉翁亭记》1990年

图片

《中離谿》1992年

图片

《迟日江山丽》1992年

图片

《春泉》1992年

图片

《大坪日出》1992年

图片

《千峰耸立天连水》1992年

图片

《清秋》1993年

图片

《清泉》1993年

图片

《清霜》1993年

图片

《晓月》1993年

图片

《曹溪》1995年

图片

《霜天》1995年

图片

《山中夜月》1995年

图片

《粤西山居》1996年

图片

《平田耕春》1999年

图片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2001年

图片

《天地英雄气千秋》2001年

图片

《岭上多白云》2003年

图片

《丘壑鸣泉》2004年

图片

《粤山初夏》2004年

图片

《罗浮秋月》2005年

图片

《清远峡飞来禅寺》2006年

图片

《松下问童子》2008年

图片

《醉翁亭记》2010年

图片

《雨止蝉鸣四月凉》2012年

图片

《山路梅花自在香》2012年

图片

《万紫千红总是春》2012年

图片

《坠地有声》2013年

图片

《空中闻天鸡》2013年

图片

《山中熟石榴》2013年

图片

《山中熟石榴》2015年

图片

《江南有丹橘》2015年

图片

《净手拈香礼如来》2015年

图片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2016年

图片

《日色冷青松》2016年

图片

《池塘晓雨》2004年

图片

《春风篱落》2012年

图片

《春山晚晴》2011年

图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2011年

图片

《练成丹砂无凡格》2010年

图片

《秋思》2000年

图片

《人面桃花相映红》1996年

图片

《三冬未冷又春风》2014年

图片

《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2010年

图片

《山路异香来何处》2015年

图片

《石润山溪古野梅》2012年

图片

《四时花好映疏篱》2012年

图片

《野卉岩花》2012年

图片

《一阵西风一阵凉》2014年

图片

《自得天地造化心》2015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