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的十种美

 昵称32229807 2024-04-04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讲究祭祖扫墓,清明节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因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

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尽量回到家乡,为先人扫墓,表达孝心与思念。

同时,清明节也是春游的好时节,人们会利用这个机会走出户外,享受春天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很多古人喜欢清明节写诗,因为清明节不仅是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踏青游玩的欢乐时节。这种独特的节日氛围,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一方面,清明扫墓祭祖的习俗,触动了古人对先人的深深思念,他们通过诗歌表达哀思,寄托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另一方面,清明时节万物复苏,春光明媚,又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诗人们借景抒情,用诗歌描绘自然美景,抒发内心的喜悦与感慨。

诗人们通过诗歌,将清明节的哀思与欢乐、怀念与期待、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下面是我从自己多年来阅读过的诗中,专门筛选出来的写清明的十首佳作,展现了清明在诗人笔下的十种美,今天一并汇总在一起,推荐给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欣赏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出身于显赫的京兆杜氏,才华出众,诗文并茂。杜牧的诗作题材广泛,既有政治抒怀,又有咏史抒怀,更有山水田园之作。他的诗歌风格明快,意境深远,善于运用象征和比喻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尔点评

《清明》一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即点明了时间与环境,渲染出浓厚的节日氛围。接着“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行人内心的哀愁与沉重。后两句通过问答的形式,巧妙地引入了牧童与杏花村,为诗歌增添了一抹亮色,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堪称清明诗中的佳作。

寒食日即事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天宝十三年754年)考中进士,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作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甚广。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古尔点评:

《寒食日即事》一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长安的盛景。前两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以飞花和斜柳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笔触细腻,意境深远。后两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则通过蜡烛和轻烟,暗示了宫廷的奢华与节日的欢庆。整首诗以白描手法写实,刻画了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读来令人陶醉。

途中寒食

·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
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
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
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
日夜柳条新。

【宋之问】,字延清,唐代汾州(今山西汾阳)人,是初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他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对唐代律诗的发展贡献卓越。宋之问才华横溢,诗篇传世众多,以精巧的构思和细腻的笔触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表达个人情感和心境,为后人所推崇。

古尔点评:

《途中寒食》一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中“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又展现了旅途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又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吴惟信】南宋后期诗人,字仲孚,霅川(今浙江吴兴)人。他的作品多以对景物的精致描述和抒情见长。在南宋诗坛上,他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

古尔点评:

《苏堤清明即事》一诗,以清明时节西湖苏堤的春游景象为背景,展现了游子的欢乐与流莺的静谧。诗人巧妙地运用“梨花风起”和“日暮笙歌”等意象,将春天的生机与游人的兴致相互映照,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同时,诗人又通过对杨柳和流莺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寒食上冢
·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
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

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

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

进节只愁余。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杰出诗人。他出生于吉州吉水,后成为绍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江东转运副使等官职。杨万里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作自成一体,被后人誉为“诚斋体”,以描写自然景物及农村生活见长,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

古尔点评

《寒食上冢》一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食节上坟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思。诗中通过“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等句,展现了路途的艰险与荒凉,进而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孤独。同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等描写,又增添了诗歌的凄凉与萧瑟之感。梨花自开,寒食依旧,而诗人却独自愁苦,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杨万里诗作中的佳作。

郊行即事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

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

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醉,

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

不妨游衍莫忘归。

【程颢】字伯淳,号明道,河南洛阳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世称“明道先生”。他学识渊博,著作丰富,尤以理学造诣深厚。程颢的诗歌也独具特色,多表现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他的诗作深受后人喜爱,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尔点评

《郊行即事》一诗,展现了程颢春日郊游的闲适心情。诗中描绘了芳原绿野、遥山碧水的美景,以及追逐落花、临水休憩的生动场景。诗人借景抒情,以酒助兴,表达了对春光的热爱与珍惜。诗歌语言流畅自然,意境优美深远,读来令人陶醉。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又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是一首优秀的春日游景诗。

清明

·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

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

晓窗分与读书灯。

【王禹偁】字元之,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他出生于济州巨野,性格刚直,为官清廉,一生尽忠职守,直言敢谏,因此屡受贬谪。他的诗歌风格简雅古淡,多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在文学史上,他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古尔点评

王禹偁的《清明》一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寒食节独自度过的情景。诗中通过“无花无酒”“兴味萧然”等词句,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清。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消极情绪,而是选择向邻家乞得新火,用以照明读书,展现出其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深远,既反映了诗人个人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品格。

闾门即事

·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

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

清明几处有新烟。

【张继】唐代诗人,约生于公元715年,卒于约779年,字懿孙,汉族,襄州(今湖北襄阳)人。他是天宝十二年的进士,曾任洪州盐铁判官,以其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而闻名,对后世颇有影响。他的最著名的诗作是《枫桥夜泊》,而《闾门即事》同样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

古尔点评

《闾门即事》一诗,是张继站在苏州城门之旁,对眼前荒凉景象的深情抒发。诗中,“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描绘了战乱时期的农耕景象,而“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则深刻反映了因战乱导致的百姓流离失所,清明时节,新烟寥寥,一片凄凉。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手法,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的深深忧虑和同情。

清明即事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

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

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

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

酌茗聊代醉。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世称“孟襄阳”,与王维并称“王孟”。他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困顿,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孟浩然的诗歌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他留下的二百余首诗,是他漫游途中和隐居家乡时的情感与见闻的结晶。

古尔点评

《清明即事》一诗,孟浩然以清丽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与人们的情感。诗中通过“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的描写,表达了节日里人们内心的愁思与感慨。同时,“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等句,又生动地展现了清明时节的生机与活力。诗末的“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更是以含蓄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与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孟浩然诗歌的独特魅力。

清明日对酒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

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高翥字九万,号菊磵,浙江余姚人。他终身未入仕途,以布衣身份浪迹江湖,以诗画自娱。高翥的诗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人生哲理。他的画作亦极为出名,展现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晚年生活贫困,但他仍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古尔点评

《清明日对酒》一诗,以清明扫墓为背景,通过描绘扫墓时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离别的深沉感慨。诗中“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等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扫墓时的凄凉与哀痛。而“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的对比描写,更突显了生死之间的巨大反差。最后两句“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其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律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