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选精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1)

 善思者明 2024-04-04 发布于河北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本文是《毛泽东选集》第1卷的第1篇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历史地位:《分析》奠定了毛泽东阶级分析的理论基础,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萌芽的重要标志,是指导中国革命的纲领性文献之一,它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通过阅读,对《分析》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主要内容和架构进行了初步掌握,对党史进行了认真学习,满满的收获和感悟。


写作背景和目的

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32岁)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编印出版的《革命》半月刊第四期,发表了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当时正处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年1月—1927年7月)。

此文就是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的。当时党内的第一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是右倾机会主义。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是'左’倾机会主义。这两种机会主义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

毛泽东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样就解决了中国革命中的最主要的同盟军问题。

主要内容和架构

这篇文章通过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政治态度,说明了中国革命的领导、动力、对象,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

1.引言(1):文章开篇即强调了识别革命的敌人和朋友的重要性,指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认为,只有通过科学的阶级分析,才能明确革命的方向和策略。


2.主体(2-8):毛泽东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阶级分为五大部分,包括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并对每个阶级的社会地位、经济利益和政治态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3.结语(9):在一一分析各个阶级及其对革命的态度后,毛泽东做了一个总体的概括,为革命如何寻找力量,如何取得同盟军指明了路径。
(1)敌人: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
(2)领导: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
(3)朋友: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
(4)动摇者: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阅读收获和感悟

1.本文最著名的莫过于这句: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直到今天,这句话对国家和个人仍有借鉴意义:

从国家宏观角度看,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解决“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这一首要问题的思想对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从个人微观角度看,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想做成,就要认真分析做这件事情的动力、对象、朋友和敌人,正确认识“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只有分析清楚,才能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取得成功的实践。

2.《毛选》的每一篇文章,都像一棵大树,直接看会有些看不明白,这就需要先深入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这就是大树生长的土壤,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

3.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很重要,不能人云亦云。

4.每一个结论都要靠大量的数据支撑,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分析》对当时中国社会各阶级情况进行分析时,对每一类阶级都分析了经济地位、思想观念、基本数量、革命态度、政治主张、政治代表等内容。

在阅读《毛选》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感悟?欢迎留言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