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临床实用口诀5条

 经方人生 2024-04-04 发布于四川
作者简介:陈军帆,男,浙江温州人,90后青年中医师,中医学硕士,出生于五代中医世家,目前坐诊于乐清市人民医院,主要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讲学与临床一致,不喜故弄玄虚,只求客观疗效,另对日本汉方医学及腹诊亦微有涉略,擅长以经方思维治疗内外妇儿各科杂病。
前言:为医者,先善医技,尚能谈医理,否则徒为纸上谈兵耳。临床实用口诀的特点,便是拿来就可以直接用之临床,笔者在跟诊良师、会谈同道、研读典籍过程中对临床口诀多有记录,故分享于此。
  1. 面瘫病在临床上不是很常见,但遇到之时一般都会想到牵正散去治疗,但此方势单力薄,单用效果欠佳。曹梦春中医师根据面瘫的病机特点,认为之所以发生面瘫者,除局部风邪阻络外,必有气血亏虚方可引起,基于此,曹医师将补阳还五汤和牵正散合二为一,用于治疗单纯性的面瘫,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组方和剂量如下:
    黄芪30-60g 赤芍15g 川芎15g 当归20g 地龙12g 桃仁15g 红花10g 白僵蚕10g 全蝎6g 白附子10g 鸡血藤20g 葛根20g 
  2. 我在肿瘤内科病房,会见到各种出血的患者,诸如肺癌引起的咳血,肝癌引起的呕血,肠癌引起的便血,以及用过放化疗后出现的血小板减少继发出血,对于这些出血患者,笔者都会使用“镇衄三两三”为底方,此方组成如下:
    生地黄30g 桑叶30g 白茅根30g 党参10g 
    一般病房患者多为肿瘤久病气血亏虚证,所以笔者常在上方基础上加仙鹤草60-100g,并合用当归补血汤。
  3. 对于湿疹病,笔者推荐一首专方,叫皮肤解毒汤,此方最早由日本汉方家创立,经胡天雄老中医引入国内,备受国内医家的推崇,王幸福教授、南极中医师等均对此方由专门论述。我使用的皮肤解毒汤是这个版本:
    土茯苓60g 川芎10g 莪术10g 甘草6g 白鲜皮30g 苦参10g   
    如果皮肤渗液较多,加金银花12g 黄连5g ;如果皮肤干燥无渗出,加紫草15g 地骨皮15g。
    本方的使用指证可以遵从辨病论治思维,也就是说只有确诊为湿疹病,就可以优先考虑此方,然后再根据兼证进行加减。
  4. 胃脘、肝胆等上腹部的疼痛,笔者一般多用柴胡疏肝散、柴胡桂枝汤等柴胡剂进行治疗,但有些患儿年龄较小,不愿喝苦汤药,那笔者会采用另一种治法,就是用甘味药去缓急止痛。常用有两首方,一首是各位熟悉的小建中汤,但此方饴糖比较难购买得到,有时候用麦芽糖代替总觉得未达原方洞义。直到后来看到《叶氏女科》在安胎门中记载,孕妇如果出现心口窝、胃脘部、上腹部疼痛不适,可以用红枣膏进行治疗,其组成为乌梅、大枣和杏仁,本方酸甜可口,孕妇、小儿皆喜。改为汤剂剂量如下:乌梅20g 杏仁10g 大枣10枚 。笔者在使用时,常加加入甘草12g ,日本汉方家将甘草做成流浸膏,治疗很严重的胃溃疡疼痛。如果兼腹直肌痉挛,或者胃脘部感觉抽痛者,再加白芍20g
  5. 在失眠患者中,有一种失眠的特点是睡后不久容易醒,醒来之后就很难睡回去,甚至就醒到天亮了,这个一般多是心血不足,无力养神的表现,笔者常采用归脾汤加大剂量安神专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归脾汤的剂量为:
    黄芪15g 当归10g 白术10g 党参10g 甘草10g 茯神15g 远志15g 酸枣仁15g 木香10g 龙眼肉30g 首乌藤80g 合欢皮15g 半夏50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