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中成药,阴虚和阳虚,统统都补上

 快乐读书人! 2024-04-05 发布于山西
图片
图片

咨询电话‖13138604807

大家好,我是三甲医院脾胃主任林穗芳

阴虚贯穿人生命的整个过程,持续阴虚则脏腑失养功能下降,但身体阴虚可不像机器补个零件就能继续运作。

身体的阴阳是互生互补的,脏腑得阳气则阴血生化有源,得阴血则阳气生生不息。基于这个思路,分享一个中成药,把损耗的阴和阳都补上——桂附地黄丸。

 图片

中国上了40岁以上的朋友,几乎无人不知六味地黄丸吧。它加肉桂和附子,就成了桂附地黄丸。

方熟地滋阴补肾,山药补肺阴肾阴,山茱萸主收,有封藏的功力,中医名方的经典之处,就是补泻要结合。茯苓、泽泻、牡丹皮,他们负责,泻掉身体的邪气,肉桂和附子是补阳大药,六味地黄丸属阴,既添了火,又添了油,这便是阴阳相生的道理。

图片

它对以下这些作用还是很大的。

咳嗽乏力、有痰、痰多、质地清稀、月经不规律、前列腺增生肥大、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淋漓不尽、欲念减退、身体乏力、易受寒、手脚冰冷、腰部和腿部经常发冷。

当然,任何药都不是百病都治,结合案例我们来看一下。

 图片

47岁,伍女士,就吃了桂附地黄丸,之前起夜多,吃了还真的不起夜,但是后来吃多了人太燥热就停了,可是停了一段时间,脚冷又开始了,现在脚特别冷,出冷汗湿漉漉的,她又准备吃,来请我指点一下,能怎么调整药物,让病情别再反反复复?

停药后,脚冷再次出现,并伴有出冷汗,是因为中成药药力太小,肾阳虚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肾阳虚会导致体内阳气不足,无法温暖四肢,从而出现脚冷,另外,阳虚会引起气虚,气虚就不能固摄汗液,就会出冷汗。

开方得调整药物剂量,再配伍一些具有滋阴清热、固表止汗作用的药物,以平衡阴阳,缓解燥热和出冷汗。

一诊服用后,反馈说脚冷,睡眠情况好转,但是有些上火情况,原方减量服1个月余,症状消失,面色红润。身体健康,之后随访一切良好。

谢大家的耐心看到这里,如果还有没明白的,记得分享一下多看几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