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大事者,都有三慢:

 新用户86028838 2024-04-05 发布于内蒙古
土妞不土
土妞不土
2024-03-23 10:43

一、说话慢。

有句话叫:贵人语迟。

现实中,我们总看到那些当大老板,大领导的人说话慢腾腾的。甚至,有时候说话是三个字三个字往外冒,听的我们好不着急。

在生活中,那些聪明有智慧的人总是在说话前,眼珠子滴溜溜转半天,然后,才开口的。

成大事者,都有三慢:

稻盛和夫:说话只要一慢,你就会有气质,你敢停顿就能显示出权威。

曾国藩认为,说话的速度要慢,这样说出的话必然会有分寸。

只有慢慢说话,才能更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别人也容易听的清楚让他人更好地理解你的意思。

慢说话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我们在说话时,更加有逻辑和条理。

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慢说话,不会出错,让人感觉到你的冷静和沉着,这样处理事情的才会找到突破口。

二、思考慢。

有句话叫“三思而后行”。

在生活中,凡是那些成大事的人,基本都喜欢深思熟虑,在做出一个决定前,总是左思右想,权衡利弊。

我们,在和那些成功的人打交道,在讨论一个事,请求对方给出答复时,对方往往都是说:给我点时间让我考虑考虑”,这些成功的人,总是留很多的时间在思考。很少会鲁莽的立即作出决定。

投资大师芒格曾评论股神巴菲特,说:“巴菲特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在思考”。

投资大鳄索罗斯,他在做空或者做多一只股票时,也是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思考,然后才出击。

成大事者,都有三慢:

成功的人遇事总是先思考,而且,还是慢思考,他们在思考上非常慎重,通常是先静之,再思之,七八分把握即做之。

三、做事慢。

曾国藩认为,做事要慢,只有慢慢做事,才能在细节处做到完美。

做事慢,并不是说效率低下,而是,做事慢,质量更重要。

俞敏洪曾在一场演讲上告诫年轻人:

你越是觉得对自己未来一辈子重要的事情,越是着急的事情,越是要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做。急事慢做,才能把事情做成功。

成大事者,都有三慢:

曾国藩是一个很晚才取的功名的人。他从 14岁开始参加县试,连续6次落榜。

第6次落榜后,因为文笔欠通,考卷被当作反面教材示众。曾国藩21岁时,参加第7次考试,终于以倒数第二的成绩考中秀才。从此,否极泰来。23岁中举,27岁通过殿试,开启了仕途之路。

他的学习方法就是:“慢”。

他读书时不读懂上一句,就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就不读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一天不睡觉。

曾国藩常说:“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靠着这种笨功慢死磕,终于敲开了科举的大门。

歌星静茹,唱过一首歌《慢慢来比较快》,歌词写道:有些事其实急不来,人生是延长的比赛,慢来却比较快。

成大事者,都有三慢:

的确,人生是一场延长赛。不是拼谁跑得快,而是拼谁跑得久。

只要我们慢慢做事,这样便能在细节处做到完美,让事情做到极致。事情一旦做到极致就容易成功。

反之在生活中,我们越是着急忙慌做事情,越是容易失误连连,最后招致失败;我们越是有条不紊地做事,不慌不忙,才能百发百中。

成大事者,都有三慢:

“慢”是一种智慧。让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用“三慢”武装我们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