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春林:关于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的四点建议

 晕呱了 2024-04-05 发布于四川

贯彻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助力实现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目标,2024年3月29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主办首个响应“推进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座谈会在京召开。(推荐阅读:中国绿发会主办首个响应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主任龙春林先生参与座谈交流,现将发言整理如下:


图片

本人一直在一线从事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工作,对于“推进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这样的活动,我觉得非常好。为更好地将战略行动计划落到实处,从我的专业背景方面提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01


重视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和传承



在行动计划里有27项目标,其中第20项是关于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与传承。虽然在生态环境部的相关工作里将其列入,但往往很难落实,今后应将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切实抓起来。非常高兴能够看到阿朵故烈在她的家乡无量山所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工作,我上周还在无量山,看到当地的老百姓无论对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还是传统的生态系统都有非常好的管理经验,但是这些东西往往是被忽略的,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和重视力度。

02


加强农家品种的就地保护


农家品种就是老品种,虽然我们建立了农作物的种质资源库,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有一个主库、在青海有一个复份库,在各个省的农科院和一些高校院所都有一些农家品种的收集和存贮,但这些只是把一些种质资源往往是不太完整的种质资源收藏在这些库里,若干年以后,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这些资源还能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能否适应新的栖息地或者说它的栽培、放养区域?这都是很难预测的,因为它没有在变化着的环境里生存,基于这一点,希望能够加强农家品种的在地保护,鼓励企业的参与、公众意识的提升。我们大家都觉得土猪肉、土鸡肉好吃,但是它们一般产量很低,卖相不好,有高产的、好看的新品种出现时,它们很快就会被淘汰,淘汰以后育种材料从那儿找?现在大家都知道中国种子的重要性,大力提倡种业芯片。因为现代育种需要有三个物质基础,即育种材料,它们首先是来自现有品种、特别是老品种,第二是野生近缘种,第三是其他基因资源,这三者当中,最主要就是现有的品种,所以我们要加强农家品种的就地保护。

03


通过科普将生物文化、生态文化日常化



关于生物文化或者生态文化的工作,在座有很多媒体朋友,无论是我们的作家还是科普工作者,大多都是从某一个方面去理解生物文化、生态文化,这样就可能给读者和观众不完整或者不全面的信息,还是应该从生物多样性总体方面考虑,宣传生物文化、生态文化,让老百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里,体现在科普作品里。

04


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问题



刚才欧阳院士讲到,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实行就地保护,这项工作非常重要。但迁地保护作为一个补充、与就地保护相辅相成。国家植物园体系虽然启动了,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包括一些科学问题、技术问题、还有法律法规缺失问题等等,这对我们进行迁地保护是不利的。今后在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时候,一定要多关注这些问题,要把我们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好,把迁地保护做好。

(注: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绿会融媒获授权发布。)

整理 | 海鲜
 | 龙春林
排版 | ange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