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绕地轴自转,绕地月质心公转,绕太阳公转,绕银心公转。 地球跟随太阳呈螺旋状绕银心公转,周期大约为2.5亿年,如下示意图: ![]() 地轴与银道面的夹角大约为27度,近乎躺在银道面转动。 地球绕银心公转,仿照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的春、夏、秋、冬,将地球绕银心公转所在的对应轨道位置分别叫做:银春、银夏、银秋、银冬,如下图: ![]() 银心对地球的引力点在地球北纬63度到南纬63度之间周期运动,如下图: ![]() 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对海水的引力作用,形成海水的潮汐。白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很小为5度9分,月球与太阳对地球的引力点作用在地球相近的纬度区周期运动。引力作用使海水向引力方向运动凸起,在其背面也形成弱的凸起。 地月质心点在月球方向距地心大约4000公里(由于月球轨道为椭圆,地月质心点在周期变化),月球对海水的潮汐作用强于太阳。 银心对海水也具有潮汐作用,相比日月要弱的很多。由于地球绕银心公转周期为2.5亿年,地球近乎躺在银道面转动,银心引力点在地球南北纬63度之间周期运动,形成银心引力点在南北半球各1.25亿年。 在银心引力作用下,海水向引力方向凸起,由于地球的自转,银心引力点在哪个半球,海水将向哪个半球运动。 由于银心引力点位于南北半球各为1.25亿年,假如海水运动使海平面每年增高0.1毫米,1万年就是1米,1.25亿年就是12500米。 银心的引力作用形成的海水的周期凸起如下示意图: ![]() 地球绕银心公转,形成地球的最大全球性海陆变迁,周期大约为1.25亿年。 这个推论对否,请地史工作者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