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沪郊游记 | 横沙岛,别样的上海,他者的世界(作者:小曹曹和小章章)

 常熟老李jlr5mr 2024-04-05 发布于江苏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图片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图片


横沙岛,你多久没去了?

对多数上海人来讲,横沙岛,是一个熟悉有陌生的存在。

说熟悉,因为它地处长江口,走沪陕高速去往长兴岛、崇明、启东,浏览地图时候一定会看到。并且对很多上海的80后来说,小学时第一次和同学们在外过夜,很可能就是去横沙岛春秋游。

说陌生,横沙岛的确太偏了,它是上海如今仅有的不通桥、隧的有常住居民的岛屿。要去横沙岛,必须坐船。目前主要的选择有两个:1、从吴淞码头坐高速船去横沙。2、从位于长兴岛东端的长横对江渡码头坐船。后者是车客渡,可以过小车。大巴的话不能太大。
图片
横沙岛码头,出入小岛都要经过此地

下面是关于横沙岛的简介:

横沙岛,地处长江入海口最东端,西邻长兴岛,南与上海浦东遥相呼应,北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全乡面积51.74平方公里(不包括东滩围垦面积100多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248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至2020年底,户籍人口为33655人,外来人口1549人。

横沙成陆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该沙洲因横卧在长江口,故名横沙。光绪八年(1882年)横沙划归江苏南菁书院,光绪十二年(1886年)始垦,归属于江苏省川沙县。1958年,横沙乡从川沙县划出,归属宝山县管辖。200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横沙整建制划归上海市崇明县。

以上内容来自上海市崇明区官网


图片
2003年的上海地图,彼时的横沙岛还长得像颗心脏,且属于宝山区管辖

图片
如今的横沙岛,已经向东“长”出了一大块,整座岛变成了长条状

图片
东边围垦的区域,现在属于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横沙新洲),这是其中的一处入口。目前不对外开放,面积很大,一眼望不到头

上面两段关于横沙岛的介绍,字不多,信息量还是挺丰富的。

1、横沙在行政上是乡,这在如今的上海很“精贵”,全市唯二(另一个是崇明区的新村乡)。

2、横沙乡(注意,只是横沙乡,不是横沙岛)面积不小,超过黄浦+虹口两区之和。并且,岛上东滩(暂时不算入横沙乡)还在围垦,未来面积会扩大不少。

3、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为1:22,即使按照常住人口2.2万人算(上观新闻数据),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比1:13,这在如今的上海是非常少见的。也就是说,横沙岛上多是本地居民。

4、1858年成陆,比上海开埠还要晚了15年。

5、过去70多年,先后归川沙、宝山、崇明管辖。我在宝山读初中时,横沙岛就是我们区的,所以中考填报志愿,理论上我也可以报横沙中学。

我上一次去横沙岛,是将近三十年前小学春游。在吴淞码头坐的船。印象已经非常模糊,只记得晚上住的是平房大通铺,乘坐体验了水牛拉车,最开心的则是捉了不少蟛蜞回来。对了,由于上海话里“横”“黄”不分,所以当年最早听到横沙岛时,我以为是“黄沙岛”。

将近三十年后,再次来到横沙岛,自驾走的长横对江渡。小车+司机,往返船票50块(车上每多一位乘客,多交10块钱)。航程大约10分钟,片刻即到。可以远眺风力发电机、长江大桥,风景还是挺美的。

图片
通往崇明的长江大桥

图片
船头眺望横沙岛,这条船上谁是岛民,谁是游客一眼就看得出来

图片
横沙客运站,去吴淞的船票就在这里购买

图片
码头门口的红色列车加油站

上了岛,驶出码头,其实路就那么几条。我大体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沿着主干道一直开。其实,如果可以的话,在横沙岛,骑行比开车会更合适,随时可以停下细细欣赏沿途的风景,有些小路的话,自行车无疑也比汽车更加的进入自由。

距离码头5公里左右车程的“小白塔”,算是横沙岛上的一处“网红”景点,海天一色,我还是很喜欢这种地方的。可以远眺崇明岛,也能遥望太平洋。站在小白塔旁的那一刻,我在想,一直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抬眼就可以见到大江大海的人们,与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内心世界的差异,一定是不小的吧。
图片
小白塔

图片
换个角度

图片
离近了看

图片
小白塔的实际功能:水位站自记台

图片
太平洋的方向

图片
海塘分界点铭牌

图片
小白塔咖啡,据说只有在旺季会营业

横沙岛的居民们主要就是沿着几条主干道居住,所以行驶在岛上,能够饱览各式各样的农民自建房。这两年跑上海郊区比较多,横沙岛的民居让我与眼前一亮的感觉。

一方面,横沙岛上的民居,大多干净整洁,并且似乎是最近这些年重新修缮过。或者至少这些年重新粉刷过,所以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那种破败的感觉。这背后是否有一些政策方面的支持?有了解的朋友可以分享分享。

另一方面,横沙岛的自建房虽然也有一些造的很现代,或者是西化,但多数的房子的风格,特别是房子上的各种装饰元素,依然都还保留了8、90年代的味道。但由于房子整体比较新,所以显得更加精致。其中有些装饰元素组合,我只在横沙岛见过,颇有点小岛限定款的味道。因为一个人开车,看得多,拍的少,如果是骑行的话,可以一路慢慢看,慢慢拍了。

图片
这组海鸥+喜字的栏杆花饰,在横沙岛见到过多次,很喜欢

图片
这处的元素更丰富,海鸥、龙、凤、喜字

图片
迎客松是瓷砖画的最常见题材

图片
1998.8,估计是建房时间吧

图片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栋住宅

图片
这个元素,是什么植物呢?

图片
喜字也是很常见的装饰元素

图片
某企业门口墙上的装饰元素
图片
图片右侧这处“圆洞”,有什么专业的叫法吗?有懂的朋友介绍下?在横沙岛见到不少,但在宝山、嘉定、浦东等一些地方就很少有

图片
和上面那户类似,只是“洞”的形状有了变化

图片
这种屋顶檐口的样式,在横沙岛的自建房当中很多见,但在上海其他一些郊区地方比如宝山、嘉定这边,就不太多

图片
岛上比较“土豪”的一户人家,这张照片里面显得很西式,但其实这户人家也有中式的一面

图片
看,这家人家还是很中西合璧的

横沙岛上,最繁华的地方,就是位于岛正中心(不包括东滩围垦的那一大片土地的话)的乡政府所在地新民镇,后者也是岛上唯一的集镇。在这里,菜场、汽车站、乡政府、派出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卫生院等一字排开,算是岛上仅有的能够让你嗅到“城市”味道的地方。

丰乐路最北端这部分,沿街店铺不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可以满足,不过想要更进一步,就不太现实了。和市区有个很大的差异,就是没看到房产中介,估计岛上可以进行合法交易的房产数量也不多吧。
图片
横沙岛最繁华的地方,就在最中心位置

图片
岛上少见的6层楼房

图片
丰乐路的最北端,看上去和市区里的小马路没啥区别,小店挺多,一般生活需求都能满足

图片
横沙岛最大的菜市场

图片
菜场门口广场上的摊位,感觉横沙岛的物产主要就是柑橘、大米、蟹,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
图片
养老机构,岛上的老龄化程度据说位居沪上各街镇前列,一路上看到的多是老头老太

图片
横沙大排档,算是岛上看起来规模比较大的饭店

图片
图片
这个起重机铭牌做的还挺有意思的

图片
代客杀羊

行驶在岛上,会发现很多隐藏着的历史印记。横沙岛面积不大,历史也不悠久,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值得挖掘的记忆,值得被看见的往过。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如果有时间的话,不妨在岛上住一夜,这样可以更加从容的绕着小岛,慢慢品味,体验一次不同寻常的日起日落。

这里推荐一个公众号“岁月横沙”,专注于挖掘横沙岛的往事,真的蛮佩服这些乡土历史的研究者的。

图片
新民镇上的一家工厂,不知道是否还在运营,厂名里还有“宝山”二字

图片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图片
这款铁门,可能当年定制了不少

图片
军界,查了下老地图,这边曾经似乎是个军队农场

图片
岛上的一处卡丁车场,位于某度假村旁边,看上去有点荒凉,不知道是否还在运营中

图片
横沙柑桔采后处理服务中心,应该是崇明三岛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吧

对于我们这种一直生活在市区的人来说,横沙岛就是一个充满新鲜感的“他者的世界”,一个完全别样的“上海”,放眼望去,这里处处都是田园牧歌。只是,对岛上的居民来说,这份“新鲜感”背后,则是他们日复一日的生活。小岛很美,环境也很好,但各种现实需要的无法满足,注定了这不是一个留得住人的地方,想到这些,就令人感到十分无奈。

图片
横沙2路,一天四班

图片
排队出岛,对面长横对江渡长兴岛码头旁边不远就是好几个楼盘,和横沙岛形成鲜明对比。如果说横沙岛是农村,那么长兴岛就只能说是郊区,虽然就十分钟航程,但观感的差别还是巨大的

图片
右侧就是往来长兴岛、横沙岛的轮渡。岛上居民出行全部仰赖于他。早上5点20头班船,夜里10点末班船,遇到大风天气就会停航。如果半夜有点急事要出岛,很不方便

来源:“小曹曹和小章章”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