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脊梯田 【广西龙胜】

 宜宾客 2024-04-06 发布于山西

    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唐·钱珝

    稻作文化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基础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食用及种植稻谷的国家,在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道县玉蟾岩等遗址发现有野生稻,而在浦江上山遗址,水稻(粳稻)已驯化为成熟的植物。《诗经》中水稻出镜很多,“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中国人与稻谷至少相亲相爱了一万多年。

    《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南方很多地方都是鱼米之乡,火耕水耨,以此生衍。稻谷的种植离不开水田,1996年澧县城山头遗址发现有稻田,曾被认为是最早的,后来在澧县又发现了鸡叫城遗址,其起始年代更早。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古稻田就是宁波施岙遗址。

▲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

湖南澧县城山头遗址

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

    梯田历史悠久,《后汉书·卷八十六·西南夷传》中载:“以广汉文齐为太守,造起陂池,开通溉灌。”有人认为秦汉就有了梯田。梯田就是在丘陵等高线修建条状梯墙,形成阶台式、波浪式水田或旱田,稻作农业则以水田为主。

    梯田蜿蜒盘纡,以固定土壤、蓄涵水分,如鱼鳞般装饰,在湖南新化一带,称梯田为“蓑衣丘”,这也很形象。梯田是活态的遗产,是大地的艺术、山岭的雕塑,看的就是光影和四季色彩交构的变化,所以也得挑选好季节和天气,才能欣赏到美。

    当年徐霞客老师曾忽悠过大广西,在他的游记里,有“坞底成畦”“随田之坞”“ 皆环塍为田”“盘而为田”“截山为池,回坡为田”等等描述,这与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梯田一样。而南宋范成大同学写的游记《骖鸾录》里,就有了明确的梯田记述,“仰山岭坂之间皆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

    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有22项,其中稻作有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等5个大项,哈尼还是国保及世界文化遗产。而我们农业农村部也颁布了7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第二批中就有“龙胜龙脊梯田系统”,龙脊也是2018年全球农业遗产“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的4个子项之一。

    所谓“系统”是有次序组合的结构,如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鱼吃浮游生物、浮萍等,鸭食杂草虾螺,粪便又滋养水稻。再如宁波黄古林“蔺稻系统”,收割完做草席的蔺草后,开始种晚稻,周而复始,轮作不息。中国人聪明,犹如“桑基鱼塘”,都要搞成圆满的循环,以在有限的土地和季节中得到物质的最大化。

    龙脊梯田景区就是收费的农村,主要有平安壮寨梯田、龙脊梯田和金坑红瑶梯田3个部分,80门票,三片梯田没有公共交通衔接,金坑停车管理一片混乱,停车时收,出景区门时还收,他们只关心的是钱,上山摩托车更是漫天要价,快刀割肉,有一个算一个,无序而有乱象。

    龙脊梯田何时打造,没有记载,有秦汉、宋元之说法,但在中国南方大规模开建梯田是在赵宋。这一片崇山峻岭,无平坦宽绰之地,壮、瑶世代生居于此,垦山建田,一如朱服写的诗“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犹力耕。”

▲水葫芦,雨久花科,凤眼莲属

▲清康熙征剿碑

▲百香果,西番莲科,西番莲属

    梯田山上有树木植被茂盛,涵养降水,山腰有农舍、梯田间杂,因地制宜,水稻为主,兼种红薯、芋头、罗汉果、茶叶、玉米等,水源由高处的管子传输,形成自然灌溉系统,溢满这会流向下一方农田。

    在景区里无意间看到一块清康熙六年(1667年)的碑,记述的是永福、义宁(1951年撤县)等县的人聚集兵马,北上去征剿湖广城步的瑶族,他们称为“妖瑶”,路过龙胜时在此扎营的事情。这是一桩角落里的小历史事件。康熙五年,李癞子、沈老珰为反抗官绅霸占民田,率领石灰寨270多个瑶族人围攻城步县城,杀了驻防千总张启凤等人,但最后结局是寡不敌众而失败。顺便说一下,乾隆六年,从义宁县北部析出一个龙胜厅,即今天龙脊梯田所在的龙胜各族自治县。

​​​​​​​

62秒小视频

阳春召我以烟景  与同好同行

临贺故城、江氏客家围屋、贺州博物馆 【广西贺州】

晓锦遗址 【广西资源】

富川瑶族风雨桥群 【广西富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