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四十三

 吴营洲文存 2024-04-07 发布于河北

《红楼梦》阅读碎札·四十三

吴营洲

*
要结合曹雪芹的身世,来解释敦敏、敦诚的诗。
所谓的“悲遇合”,恐怕是悲曹雪芹在北京的种种遇合。
敦敏、敦诚的诗可以分作两大块:一是说了曹雪芹的人品、口才;二是结合曹雪芹的身世、书,发表自己的看法。
*
曹雪芹书箱上有一句:“织锦意深睥苏女,续书才浅愧班娘。”这个“娘”字,北方人不用,满人也不用,只有南方人才用。这说明曹雪芹续娶的“新妇”,极有可能是个南方人。
当然,也有人称,这个书箱确为乾隆年间的物品,而上面的题诗,则说不准了。我倒认为书箱上的题诗与书箱是同年代的。
*
从敦敏、敦诚有关曹雪芹的诗里,可以看出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对于曹雪芹的“新妇”,由于曹家的亲戚都知道,对不特别反对,所以诗中才用这个典故,一点都不避讳;二,非常同情这件事,觉得曹雪芹也是很幸运的。虽然从“礼法”上说不过去,但是从“人性”的角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三,说明曹雪芹和这位“新妇”的感情非常好。
*
曹雪芹在去西山之前(乾隆十六年,1751年,雪芹37岁),约有一段投亲靠友的辛酸生活。
在这段时间,为谋生,曹雪芹当过官差,可能还考过贡生,做过私塾(即开馆授徒),并经人推荐做过高门大宅的西宾。因此,他有机会经常地出入于北京一流的府邸厅堂,真正体验了大家族内部的真实情况,对兴衰成败感悟颇深。
裕瑞在《枣窗闲话》中说:“……书中所托诸邸甚多,皆不可考,因此备知府邸旧时的规矩……”这就说出了曹雪芹的生活来源。
没有大起大落的人生际遇,没有后来在望族府邸的生活感受,曹雪芹就写不出而今这样的《红楼梦》,也就成就不了曹雪芹这样的大作家。
一个人若想成就一件事儿,光有天分是不够的。
*
有关《红楼梦》创作素材的来源,非常复杂,又由于作者的生平,以及作者每个阶段的活动,几乎没有任何直接的文字材料可以佐证,就更加重了这一问题的复杂程度。
现在,或可依据《红楼梦》的文本和部分脂批,就曹雪芹创作素材来源的几个方面,以及这些素材是如何组装起来的,做些简单的推测。
《红楼梦》中的贾政一家似乎是曹家“本事”,贾敬加上贾赦一家似乎是苏州的李家“本事”。
如果再大胆推测一下,曹雪芹写了“金陵十二钗”,但定名为《红楼梦》,即明义所见的《红楼梦》。(明义所见的《红楼梦》,是“悲金悼玉”的《红楼梦》。它单独成书,故事完整。曹雪芹常将此书示于友人。)
同时曹頫还有一本忏悔因自己“庸碌无能,无才补天”而导致曹家败落的流水账。
另外还可能有份不肖子孙、生活奢靡、爱好风月以致败家的“纪录”。
这份“纪录”可能就是《石头记》的基本素材。
*
曹雪芹在北京的生活经历,曾参加过有内务府分配的皇家园林的建筑、修缮工作(曹寅、李煦都做过畅春园总管),当过富察家族(傅恒家、富察富良家等等)的西宾,当然也就见过后妃省亲的场面,甚至参与过其中的某些事务。
更不容置疑的是,亲见、亲闻、亲历过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富察皇后的丧礼。(那白花花的绵延几里,如见如闻。甚至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描写,就是曹雪芹在北京进入大宅门做西宾的心态。冷子兴也述说了穷人站在大宅门墙外的遐想,其实这也是曹雪芹的心态。)
正因为曹雪芹在书中增加了自己的亲身经历的大场面,才使得《红楼梦》(而今我们所能看到的《红楼梦》)成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
为了梳理曹雪芹创作素材的来源,以及《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不妨先说说贾赦一家。
初读《红楼梦》,就觉得贾赦不像荣国府的人,倒像宁国府里的。
其一,贾赦是荣国府的长房,书里只是这么说,却没有按长房写。(贾赦不住荣府正房,袭了官却不主荣府的事,几乎不参与荣府里任何大的庆典。)
其二,书上说:“赦公有二子,长名贾琏。”(在这里只说长子,不说次子。)又都称其为琏二爷。琏二爷是荣府里的男主持人,因为他有一个能干的老婆,可他却干了许多不应在荣府发生的滥事。这些滥事(发生在贾琏、凤姐身上的风流韵事),若是发生在荣府实在是说不通。荣府到处都有值夜的,贾瑞不可能晚上行动,再就是,凤姐一笑,让贾蓉晚上来。其实,贾蓉晚上根本就进不了凤姐的房间,所以这一情节只能是不了了之,没了下文。照我的猜测,凤姐的这些风月故事,本是发生在宁府里的。凤姐的判词也和风月没有关系(不像秦氏)。贾琏的故事很多,但在他身上的矛盾也多,诸如两个鲍二家的,多浑虫死而复生。
其三,迎春到底是谁的女儿?迎春作为贾赦的女儿,却长期住在荣国府,不跟居于荣府之东单独院子的贾赦在一起。贾赦本是荣国府一支,但他单独住在荣府之东,靠近宁府的单门独院,其院子跟荣国府不通,若要往来,须绕道大街,作者将其归入东府一类。
为什么会是这样,惟一的解释,是作者把贾赦一房(包括贾琏等),由宁府移写到荣府里来的。移写大不容易,所露马脚不少。细心的读者自会感到并能找出一些事例:诸如贾琏凤姐住在二房贾政家,帮助贾政料理家务等;诸如两个鲍二家的,多浑虫又死而复生;诸如……
甚至可以这样猜测,贾琏在宁府应该有一房妻室,只是作者后来把贾琏与其妻室发上的风流韵事全都移写到了凤姐头上。因为在凤姐的判词里,没有任何与风流韵事有关的内容,但风月之事却委实不少。
可是读者也许会问:为什么“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费了那么大的劲儿,要移写呢?——这当是研究《红楼梦》创作素材来源的一个突破口。
*
在《红楼梦》一书中,显然写了几个有见识有情义的女子,这和“真事隐去”没有什么关系。——只有写错综复杂一个大家族败落的故事,忏悔者才有必要隐去真事,隐去朝代,隐去时间,模糊地点(忽南忽北),甚至点出什么“西京”“中京”,煞有介事,其实是害怕呀。(当时调查或查办曹李两家很容易。)

相关链接: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一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二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三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四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五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六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七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八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九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十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十一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十二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十三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十四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十五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十六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十七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十八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十九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二十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二十一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二十二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二十三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二十四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二十五

《红楼梦》阅读碎札 ·二十六

《红楼梦》阅读碎札 ·二十七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二十八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二十九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三十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三十一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三十二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三十三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三十四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三十五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三十六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三十七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三十八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三十九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四十

《红楼梦》阅读碎札·四十一

《红楼梦》阅读碎札·四十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