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建坤:什么会使我快乐?

 行为逻辑 2024-04-07 发布于天津

今天中午我突然想到,我要怎么做好良久。

这个方法先不说,我去实践,实践出结果后我会公布。其实这个方法不仅仅适用于良久,也适用于很多行业。

我忽然间发现,我挺喜欢做一些有创造力的事情,而且偶尔会打破常规,不按常理出牌。不过,我做的事都是正心正念的事情,损人利己的事我不做,当然损己利人的我也不愿意做。

跳出常规,从事物最本质的出发点做事,建立方法,推陈出新,这种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转化的行为,会使我快乐。

很多看似是概率的事情,其实只不过是人们看不透事物来龙去脉的本质而找的托词。

如果你正踌躇满志或者黯然伤神,请记住八个字:

正心、正念、正言、正行。

何为正?

“正”是由“上”、“止”两个字一步步得来的。

什么是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上”就是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什么是“止”?

知止而足,就是在顺应规律。

>#####马行千里,饱食而足,兽积余粮,不逾寒暑。知其用度,不求百年之功,不穷一己之力,不取万丈高台,不穷物之用。

千里马不会因为要跑的很远的路而吃撑自己,吃饱就行了,吃撑了反而会起到反作用。野兽存粮食,不会存很长时间的量,因为存的太长会变质,吃了中毒,而且如果长时间靠着存粮度日,会丧失自己灵活的捕猎的能力,结果不是被饿死,就是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

所以,做事一定要有“度”,求百年之功、穷一己之力、取万丈高台、穷物之用,这些源于内心的贪妄。

“知止而为”是关键。

《大学》中的一段话: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翻译: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这里面已经很清楚的说明了“止”的好处是:定。

知止而为,以得行定,行定则妄消。

这是规律,谁重视谁受益!

最后说一个有关于“止”很意思的道理。

我们止的是内心的贪妄,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什么样的人贪妄的心很重?
上进的人。

因为他上进,所以他会得到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膨胀了内心的贪妄。

你看那些躺平的人,那些没有上进心的人,他们哪里会有许多贪妄的念头?能够正常的活着就知足了。

所以,“上”进是开始,上一定程度,要懂得“止”,也就是在“上”这个字上加上了一笔。然后呢,“止”的结果是什么?

“正”。

你懂的了止,也就顺应了“正”向的规律,“正”就是在“止”的字上加了一笔,“正”也意味着得到了好的发展方向的结果。

所以,正心、正念、正言、正行,不是简单的理解,这里面是有着“上”与“止”的过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