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良贵《磨鏡贴》即答雷公达书之原文与意译

 大白二白和三白 2024-04-07 发布于浙江

潘良贵(10941150),字子贱(原名京,字义荣),号默成居士,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徽宗政和五年(1115)登上舍第,为太学博士,累迁提举淮南东路常平。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对,论何桌等人不可用,黜监信州汭口排岸,高宗建炎元年(1127),召为左(一作右)司谏,因请诛叛命者,忤时相,去职奉祠。绍兴二年(1132),起为左司员外郎,与宰相吕颐浩语不合,出知严州,未几又奉祠。五年,起权中书舍人。八年,再奉祠。九年,起知明州,一年后离职奉祠。二十年,坐与李光通书,贬三官,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年57。有《默成居士集》十五卷,已佚。清康熙初由其裔孙辑成《默成文集》八卷。《宋史》卷三七六、《宋元学案》卷二五有传。

《磨鏡贴》即答雷公达书

某再拜,蒙以聚书饮酒为乐,此吾人之习气也。然酒不可多饮,大率此物入口则昏,过量则病。圣人于,独作一篇;《六十四卦终,以首为戒;《使饮酒终日而不得醉盖祸多生于此,既作郡尤宜节慎也。

老而读书不须务博,当研味圣贤立言指归以洗心励行则老而益精明士人至晚年倒行而施之者,十常八九,正为解读书耳仆自喻昏镜,喻书为磨镜药,当用此药揩磨尘垢,使之通明彻而后已若积药镜上,而不施磨之功反为镜之累,故知托儒为奸如张、孙光之徒,曾不若庸愚妇也。公以为如何

万里通书,不敢效常人之作以孤远意此狂友故态也,幸一笑之。

仆作此贴答蜀士雷公达,自号《磨镜贴》,季皋见而悦之予书,因试安汲笔书于何思虑斋。

绍兴成辰夏四月四日

徽猷阁待制中书舍人赠左朝奉大夫潘子贱良贵

【意译】这是一篇古代中文的书信,具体是宋朝的文学家潘良贵所写,回复他的朋友雷公达的信。以下是该信的主要内容概述:

潘良贵在信中对雷公达提出了一些人生建议。他首先提到饮酒不宜过量,因为过度饮酒会使人昏沉并可能引发疾病。他引用了古代经典《尚书》《易经》和《礼记》中的观点,强调过量饮酒的害处,并特别提醒雷公达作为郡守,更应该注意节制和谨慎。

接着,潘良贵谈到了老年人的读书问题。他认为老年人读书不必追求广博,而应深入研究圣贤言论的精髓,以此来洗涤心灵并激励行为。他警告说,如果士人到了晚年还逆道而行,往往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理解读书的意义。他将书籍比作磨镜药,可以消除心灵的尘垢,使人的思想变得清晰明亮。然而,如果积累药物却不加以揩磨,反而会成为镜子的负担。他以此为例,批评那些托名儒者而行奸邪之人,比如张禹和孙光等人。

在信的结尾,潘良贵表示他的这封回信不同于常人写给远方朋友的奉承之言,而是直抒胸臆,希望雷公达能够谅解。他还提到这封信被季皋看到并非常喜欢,请求他书写一遍,因此他就在何思虑斋提笔写下了这封信。最后,他署名并注明了写信的日期,即绍兴年间的夏天,四月初四。

总的来说,这封信表达了潘良贵对人生哲理、读书和道德行为的深刻见解,以及他与雷公达之间的深厚友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