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说的“八子去,六子回”,说的是杨家将中哪一场大战?

 秋有凉风 2024-04-07 发布于广东

老太君两眼直直的望着身前浑身是血的杨六郎,问:“六郎,你其他兄弟呢?”

杨六郎一路历尽了各种危险和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撑着赶回来,此时终于见到了老母亲,他忍不住放声痛哭:“娘啊,我哥和我弟他们全没了……”话没说完,就哭晕过去了。

老太君一看六郎话说一半便已昏倒,就知道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而且看起来比自己料想得还要惨烈很多倍。当时,便心痛得有如刀绞,泪眼模糊的她想起了,八个儿子一同出征前的一段往事。

那天,杨家七郎八虎哥八个接到皇上的手谕,要他们前往幽州救驾。救驾心切的他们,连忙整装待发。

  

适时,鬼谷子先生飘然到访天波杨府,面对即将出征的杨家八子,他道出一句天机偈语,他说:“杨家儿郎此次出征,八子去,六子回!”

老太君请他明示,具体是哪两子不能回来?鬼谷子先生摇头不语,叹了一口气就走了。

老太君望着面前昏倒在地,眼眶深陷、两眼布满红血丝的六郎恍然醒悟,原来六子,竟是指我六儿!六子回,竟是指六郎一个人回。真是痛煞人也!

老太君还抱着一丝丝的希望,她希望事实不是自己想的这样。她亲自下来,把六郎救醒:“儿啊,你刚才话未说完,你其他兄弟到底怎么样了?”

杨六郎一听老母亲问起兄弟们如何,刚平复下来的心情立马又被悲伤占满了,他忍着无尽的悲伤,把金沙滩之战向老母亲细说了一遍。

原来,那日,老太君和杨老令公的八个儿子救驾心切,他们人不吃、马不喂,在大郎杨延平的带领下连夜起程,第二天天刚放明就赶到了幽州城外。起初,辽军看他们人少,一看只来了七八员战将,根本不放在心上;又欺负他们年少,看他们个个年纪都不大,最大的不过三十,最小的可能连二十都不到,所以,压根没拿他们当一回事。

谁料,这哥八个一闯营,不得了啦,他们一个个好比猛虎下山,闯营杀敌有如虎入羊群!直杀得辽军丢盔弃甲、人仰马翻!杀得他们人挤人、人撞人,人踩人,杀得他们自相践踏,不敢上前。所以,不一会的功夫,他们便闯过了连营冲到了城门之下。太宗皇帝急忙下旨大开城门,将他们迎入城里。

这哥八个进城吃了饭,一看马也喂饱了,他们便不做休息的打算,又一起出城来杀向辽军。

彼时刚好杨继业率雄州兵马赶到,他们前后夹击,杀得辽军落花流水,屁滚尿流,呼天喊地,尸若山积,血若洪流!

据不完全统计,杨大郎杀了辽将三个,杨二郎杀了辽将二个,杨三郎杀了辽将两个,杨四郎杀了辽将三个,杨五郎杀了辽将四个,杨六郎杀了辽将三个,杨七郎杀了辽将六个,杨八郎杀了辽将二个。

杨家七郎八虎闯幽州,不仅成功的为皇上解了幽州之困,还打了一场十分漂亮的翻身仗,大破辽军。可谓是意气风发,风头正盛!

可是对于辽军来说,就不一样了。这一战,他们被杨家父子打得后退连连,一直退到一个叫金沙滩的地方,才敢停下来重新安营扎寨。这一战,辽军终于见识到了杨家父子合兵的厉害,他们不仅损兵折将严重,士气也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扭转战局,为了反败为胜,辽国天庆梁王耶律尚和大辽国征南平宋大元帅韩昌决定在金沙滩摆下鸿门宴,他们派出使臣到宋营“敬送”请帖,邀请宋皇和八王等人共赴“双龙会”,说要在金沙滩的“双龙会”上亲自向太宗皇帝献上降书表,其实是想将宋皇和八王等宋室大臣诱骗到设伏的金沙滩好一网打尽。

太宗皇帝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脑袋,真以为辽国怕了他的御驾亲征;加上旁边老贼潘仁美又不停的煽风点火,于是一拍脑袋就接受了天庆梁王的邀请。

金刀老令公杨继业知道此消息后,虽然识破了这是辽国的奸计,但为时已晚,毕竟彼时皇帝已经表态决定出席“双龙会”了。如果说好出席到时候又不出席,一则会让皇上失信于天下,二则也会被辽人拿来耻笑大宋。为了顾全皇室的颜面和保护皇上与八贤王的性命安全,杨继业无奈,惟有舍小家保大家。

杨继业让长得有有点像太宗皇帝的杨大郎假扮宋皇,长得像八贤王的杨二郎冒充八贤王,杨三郎装成侍卫队首领,杨四郎化身镇殿大将军,杨五郎变成起居舍人,其余六郎、七郎、八郎,三位杨家少儿郎跟随五位兄长一同奔赴双龙会。

不出杨老令公所料,果然“会无好会,宴无好宴”。双龙会席间,辽国派出十万大军将金沙滩围了个水泄不通。天庆梁王耶律尚不仅不递降书表,反向“宋皇”索要降书表。

大郎杨延平哈哈大笑,说:“我们早识破你们的奸计了,我不是皇上,我二弟也不是八贤王,我们是杨家将!”

天庆梁王耶律尚一听,勃然大怒,把暗号碗用力一摔,埋伏在两旁的刀斧手一起冲出。杨大郎急抬手腕,用袖箭一箭射死了天庆梁王!可惜,未来得及转身,便被蜂拥而上的刀斧手砍死在了席前。

冒充八贤王的二郎杨延定,一见大哥被辽人用乱刀砍死在眼前,他勃然大怒。因为假扮八贤王没带兵器的他,一闪一避,硬是从刀斧手上抢过来一柄大关刀,他挥动大刀,左砍右劈,不一会儿的功夫,便把十几个刀斧手杀了个精光。

韩昌韩延寿一见天庆梁王被射死,刀斧手又全被杀光,又惊又怒,赶紧传令三军,务必杀光杀尽前来赴会的杨家将!

敌将胡达挺枪向杨二郎刺来,刚将杀害兄长的刀斧手团灭的杨二郎正觉得气无处发,他运起臂力,一刀将胡达的枪砍飞,再起一刀砍在胡达的脖子上,胡达被砍了个身首异处。

敌将耶律不凡举叉向杨二郎身后扎来,杨二郎听背后恶风袭来,果断一闪,反手一刀又将耶律不凡砍成两段。其兄弟耶律不差、耶律不弱猛冲过来,要给哥哥报仇,杨三郎一看,便丢下辽兵,举起手中的三郎金枪,飞马过来将他们拦住。

耶律不差和耶律不弱一见有宋将将自己截住,报仇心切的他们也不搭话,他们两人两杆枪齐出,竟在半空中呈出一个交叉,向杨三郎绞杀而来。

杨三郎临阵经验丰富,他见敌将使出双枪合绞之招,便用拳头一拍战马,战马受痛,直往前冲,他又在马上将手中金枪一横,身子往后一倒,刚好躲过耶律不差和耶律不弱的这招绞枪的同时,手中的金枪正好绊到他们的腰上,将他们从马上绊了下来。杨三郎走马上去,左右各赏一枪,送他们上西天去取真经去了。

彼时,杨四郎正好结果了韩德样,杨五郎打死了肖天龙和肖天虎,杨六郎刚杀完辽国二猛,杨八郎也用箭射杀了两员辽将;杨七郎最勇猛,他一怒之下,枪枪暴击,彼时已经连杀辽国一十六员猛将了。土城里的辽国兵将被他们杀得胆战心惊,大多都是敢围不敢再往上扑了。

杨二郎又运起一刀,干掉了胆敢近身的一名不知名的辽将。他见弟弟们个个眼里含悲、强忍着泪水,便大声对兄弟们喊道:“兄弟们!大哥既已为国捐躯,我们大家不要一味的悲伤,我们大家一起冲出去!”

杨家兄弟家风甚好,平时大郎在,大家都听大郎的。此时大郎不在了,二郎就是兄弟中的老大哥了,所以,大家都听他的。他们一起往外闯,六杆枪一把刀(二郎用的是抢来的刀)一起往外杀出,太猛了,谁敢阻挡?

肖天佑对韩昌道:“杨家兄弟太厉害了,我们辽兵都不敢上前去挡怎么办?”

“那就把他们困在城内!”韩昌韩延寿说着,发出号令,要赶快关上土城的城门。

一马当先的杨二郎冲在最前面,他一看城门上的千斤闸正往下放,赶快回头叫弟弟们:“快快快!再不快点,千斤闸一落完,我们就要一起完蛋了!”

杨家兄弟个个英雄,他们都不是那贪生怕死之人,眼看危急万分,却还让着要等小的先出去,杨八郎先出去了,到杨七郎,又到杨六郎。杨六郎刚出去,千斤闸已落下五分四了。怎么办?再任其落下,最多杨五郎能出去,后面的就出不去了。

怎么办?杨二郎也不多想,他凭着自己有一身神力,直接走马上去,用双手托起闸板,叫未出城门的五郎、四郎、三郎快走。

杨三郎刚出了城门,身后杨二郎“啊”的一声,他的手臂被追赶而来的坏老头耶律洪光一箭射穿,手臂受痛使不上力,略一松手,就被千斤闸压死在了城门之下。

杨家兄弟一看二哥也在阵前殒命,大家不由悲痛欲绝。在杨三郎的鼓舞和带领下,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在辽军的重围里左冲右杀。由于辽国这次是有备而来,他们几乎将所有的精兵良将都带到了金沙滩,所以,杨家兄弟虽勇,还是被冲散了。

杨三郎第一个冲出重围,转身一看,身后兄弟一个都没有跟来。他心想:大哥、二哥为国捐躯了,现在我就是兄弟中最大的了,我绝不能丢下兄弟们不管!想毕,他拨转马头又往辽军重围杀进。刚冲进不远,便看到辽将韩延虎正举刀要砍摔落马下的杨八郎,于是,急忙弯弓搭箭,一箭射死了他。

杨三郎来到近前才知道,原来辽人狡猾,用钩枪钩伤了杨八郎的战马,杨八郎身子失去平衡,从马上摔落在地。杨八郎在杨门八子之中年纪最小,大家平时都很宠他,现在三郎见他马受伤了,便把自己的好马让给了他。

真是“将无好马,何以为将?”杨三郎骑着杨八郎的伤马,武艺再好也要大打折扣。果然,后来就是这伤马连累了他,在他再次突围的时候,那马突然不支一倒,把他的脚压在马肚子上。他正要抽脚,被围困的辽兵辽将一起扑出,十八般兵器全扎到了他的身上,他倒在了黄泥之中。后面冲上来的辽兵战马从他的身上踩踏而过,最后竟分不出哪是肉身,哪是泥桨了。

杨四郎杀着杀着,突然发现找不到兄弟们了,便在辽营里好一阵冲杀,他想找到兄弟们!这时,他刚好路过杨三郎被马踏入泥浆的地方,他看到地上三哥的“三郎金枪”,便知道三哥也遭到不测了,于是,他怒发冲冠,又往辽军人多的地方冲杀过去。最后,掉进辽人挖的陷马坑里,被辽国公主耶律金娥抓到北国去了。

杨八郎的遭遇也差不多,他骑了杨三郎的好马后,奋起神威,再次往外冲杀突围,刚好遇到辽国公主耶律银娥。“传奇,就是这么神奇!”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杨八郎一眼,耶律银娥便喜欢上这员宋将了,她在阵前用绊马索绊倒了杨八郎所骑的战马,将他生擒活捉去了。

再说杨五郎,他武艺好本领强,向来以慈悲为怀的他,在亲眼目睹大哥、二哥被辽人害死之后,性情大变。他在突围的时候杀红了眼,一连杀了二十几员辽将、几百个辽兵才冲出了重围。他一转身,没看到一个兄弟跟来,正要再杀回去!一个和尚出来拦住了他,和尚说:“你今天杀了多少人了?还嫌手上的杀孽不够重吗?”

杨五郎一听,如被人用手在额头上重重敲了一下,他想:是啊,我今天杀了太多人了!这真是造孽啊!我自小跟随父兄征战多年,本来以为可以给百姓带来最终的和平,然而,总是战了又战!我老杨家为国征战沙场,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也罢,一切随缘吧!想透之后的杨五郎便跟随这个和尚到了五台山出家去了。

最后,只有杨六郎和杨七郎冲出重围来见领兵前来救援的爹爹杨老令公。这已经够惨了,可是老贼潘仁美还觉得不够!他又设计让杨老令公误卯,并因此打了他五十军棍,打得老令公屁股开花,又命他带伤出去战韩昌,还说不抓住韩昌就不要回来了。老令公心想作为将军,宁可交战死,也好过被人害死!于是就同意了。结果,为了抓住韩昌,杨老令公和儿子六郎、七郎被困在了两郎山。杨七郎闯出辽国的连营,回来搬兵,被潘仁美公报私仇,将他绑到旗杆上,将他乱箭射死。

杨老令公等了好几天,等不来七郎的救兵,心里知道儿子七郎肯定是凶多吉少了,于是,万念俱灰的他一头碰死在了李陵碑上。

杨六郎为了给父兄报仇,他闯出连营,一路上还遭到了老贼潘仁美的追击和截杀,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天波杨府。

老太君听杨六郎说完金沙滩之事,心痛得差点无法呼吸。这一战真的太惨了,“大郎被刀斧手砍死在席前;二郎大力举城门,力气用尽被城门压死;三郎马踏入泥桨,四郎、八郎落了马,被辽国公主活捉到番邦;五郎一怒破红尘,五台山上当和尚;可怜七郎死的苦,被害乱箭穿胸膛。 八子去,六子还,只剩六郎把家还。”战况之惨,看哭无数“流血不流泪”的铮铮热血男儿,难怪鬼谷子先生也会叹气!

看过杨家将评书的人都知道,杨家将七郎八虎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阶段,正是杨家将最鼎盛的时期。彼时杨继业及其七郎八虎八个儿子,真的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他们一柄金刀(杨继业的紫金刀)八杆金枪(八个儿郎都使用金枪),威震宋辽两国!尤其是七郎八虎这八个深受大家喜爱的鲜衣怒马少年郎,他们前期的战绩和其与妻子的恩爱行为无不看得大家甜到不行。所以,评书用金沙滩一战的悲惨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实,不管是“八子去,六子回”,还是“七子去,六子回”,都不过是评书里的一个桥段。评书有意用“前面有多甜,后面就有多虐”这种强烈的对比,给观众带来情感上巨大的反差!其实,就是想说战争会给人们带来难以估量的伤痛,要我们珍惜眼前难得的太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