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仅以小规模作品举例,可能90%的作曲家已写不过AI了”

 刘沟村图书馆 2024-04-07 发布于河南

图片




https://app./song/ae396962-ec7a-4b8f-860f-bfad23f0bcf1/
https://app./song/5465698b-bc7a-47c4-b60a-f27f54bd6b6c/

AI技术的运用将给传统的作曲、教学带来哪些深远影响?音乐专业高校如何应对AI作曲带来的挑战?一些专业院校的作曲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AI催生新艺术、新哲学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主任、作曲家李小兵介绍,目前,在数据、算法、算力等多方面的数据显示,机器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人类,因为AI的感知能力是并行感知,在存储能力、反应能力、知识面等方面都有极大优势,而且它有记忆遗传,这样就有无限生命;它们还可以自我学习、自我训练、快速迭代。根据摩尔定力,机器用18个月的时间就能使算力增加一倍,现在更快了,机器某些方面的进化速度远远超过人类。未来人工智能技术以其海量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自动生成音乐或者辅助作曲家作曲。

“除了音乐之外,其实AI对其他任何行业都将影响深刻。我认为,随着AI的快速发展,新的艺术、新的哲学可能会诞生。”李小兵说,未来,如果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方法彻底实现了人类的情感计算,如果AI有了自我意识的突破,甚至产生深刻的思想后,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可能人类在艺术上的某些平庸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将最终被AI取代。当然,人类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让一部分人失业,但大家不要担心,历史告诉我们,世界会依然滚滚向前,我认为人类未来会站在AI巨人肩上前行。作曲家不用害怕,要驾驭它。”

“AI会思考、会学习,是另一种生命体,有自己的思维模式,我们要学会与之共存。”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郭元认为,AI为艺术创作带来新的活力,为我们的生活、艺术发展带来崭新的局面。AI创作是未来艺术发展和创作的一个方向,产生了新的思维方式,对当下的各个行业肯定要产生冲击,比如,照相机的出现肯定对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照相机并没有让绘画消失,而是促进了更多绘画形式的产生。


AI催生作曲新技术、新方式


“早在2019年,中央音乐学院AI作曲系统对内测试,听到我们的模型第一次生成出的结果,我当时就非常震惊。我认为,仅以小规模的作品举例,可能90%作曲家已经写不过机器了。不过,90%作曲家写不过机器并不等同于90%作曲家会失业。”李小兵回忆,当时很多朋友和媒体端对端测试过央音的AI作曲系统,亲身体验了该系统,大家也同样感到震惊——异口同声地表示“狼来了”。2020年,微软的AI少女“小冰”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毕业,小冰已掌握流行、民谣和古风三种风格的音乐创作。给她一段文字描述或一张图片,她能在两分钟内创作出一首三分钟左右的完整歌曲。

李小兵说,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包括作曲在内的全国音乐学院的所有二级学科和专业都会受到影响。具体到作曲学科,AI对作曲会产生哪些影响?李小兵说,人工智能的介入会产生新的创作技术和新的创作方式,创作技术包括旋律生成技术、节奏模型、和声模型、自动配器技术、复调模型、音乐结构模型、音乐人工智能数据集构建等,创作方式则包括音乐生成/自动作曲、人机协作创作,甚至产生新创作方式。AI对传统作曲技术理论——和声、曲式、配器、复调的教学也将影响深刻,专业教学要面向未来。

郭元认为,AI作曲技术发展很快,专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肯定要随之调整;专业作曲的教学模式、学习内容、招生考试内容也会随之调整。也许,今后在作曲比赛里,有的参赛作品借用了AI作品或AI创作的片段、乐思,那就需要调整比赛规则,标明“AI创作的部分不符合比赛要求”,这需要评委更仔细地阅读作品。中国音乐学院教师苏倩认为,目前,用Suno AI生成的作品不比作曲专业的写得差,单看作品本身,其实不好辨别是否为AI创作,这对今后的作曲比赛评委也提出了挑战。


让AI服务音乐创作

https://app./song/2343eb4a-d3c6-40e7-bf40-91e76b72a25c/

https://twitter.com/jesselaunz/status/1771769861078700265

对于网上流传的AI作品,有网友评价称,“作曲技法老练却不动人。”“目前我对AI了解还不够多,它在音乐制作方面已经很先进了,它肯定是非常有前景的。但是,我认为,音乐创作最根本的在于人的内心及大脑的智力活动,AI作曲不太可能完全取代人的创造。”哈尔滨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张磊表示,艺术的最显著特点其实是不可复制性,舞台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同一首作品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上演都有不一样的效果和感受,出现的瑕疵都是它魅力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把AI当作一种艺术创作的辅助手段,努力挖掘、研究它。如果用软件的音色代替一切,这对艺术没有敬畏感,艺术的魅力或者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这不是艺术真正的发展方向。

川音作曲系教授杨晓忠认为,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的必经之路。但艺术的灵魂就是人类的心跳,应用AI创作的目的是要作用于真实的人,要去打动千千万万的听众。机器只是一个载体,人与AI共创作品,最主要的优点是节约了创作时间和成本,特别是昂贵的人力成本。从这个角度来讲,应用AI的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社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