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说清“五行”到底是怎么回事

 远山天共色 2024-04-07 发布于福建

以前写过《揭秘中华文化下的预测原理》这么两篇文章,本来还应该有第三篇的,主要是讲五行,但写这样的文章太伤神,学习中医以后时间比较紧张,所以就搁置了。因为以后的文章会比较多的涉及中医,而中医有些内容又和五行相关,所以欠的账是时候该补上啦。不过精力所限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掰开揉碎地讲,只能拆分开简单说说。

假设有A和B两个事物,当它们远离时,相互之间的影响微乎其微,当它们接近时,相互影响会逐渐变大。此时有一个问题,当A和B接近时,A受到了谁的影响,B又受到了谁的影响?

图片
你是不是想说A受到了B的影响、B受到了A的影响呢?现实情况是,当A对B产生影响时,其自身也受到了B的影响,也就是说,当A对B产生影响时,影响B的已经不是原来的A,而是受到了B影响以后的A。反过来B对A的影响也是一样。于是乎,一个哲学定义就这么产生了:当一个事物受到另一个事物的影响时,施加影响的一方必然也会受到被施加一方的影响。
图片
“影响A的是B、影响B的是A”这种表述是单纯地从事物自身属性出发而不考虑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其关注的是事物的先天属性,所谓先天属性指的是事物未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属性。如果考虑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就像上面的Ab、Ba那样,其关注的是事物的后天属性,所谓后天属性指的是事物受到外界影响的属性。
天属性除了与生俱来的那些要素以外,都是相对存在的,因为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一定会受到其它事物的影响,所以先天和后天在现实中的意义就是:当客体对主体的影响很微弱时,我们主要考虑主体的先天属性;当客体对主体的影响非常显著时,我们主要考虑主体的后天属性。
比如,在远古时代,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微乎其微,人们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规律去生产、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相对简单,所以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人类活动是被纳入大自然的先天属性考虑的。后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不断加大,像古代的大禹治水、当下的南水北调以及人工降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的状态和规律,此时再去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其后天属性。当年周文王将先天八卦改为后天八卦就是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因为在人类生产力不断提升且社会关系更为复杂的情况下,先天八卦已不能准确反映人类的社会活动。
先天八卦主要反映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比如堪舆、天象、历法等应用的就是先天八卦,而后天八卦主要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活动,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形成很强的后天属性。

图片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从应用场景来看是有界线的,但是在现实情况中,自然界的事物之间也有相互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通过“天人系统”作用到人身上,反过来人类也可以利用这些自然规律来调整生产生活。比如天体的周期运行会影响地球的磁场和气候变化,并对人类的社会活动产生影响,而人类可以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掌握去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活动,大家最熟知的就是天气预报。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简单来说就是先、后天之间产生了联系。在面对这种情况时,用先天八卦会反映不足,而用后天八卦又会反映过度,于是,一个基于先天八卦的、用于反映事物相互影响的体系就应运而生了,这就是五行。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它阐明了八卦的形成过程,即八卦是在四象的基础上通过阴阳的叠加、排列演化而来,对于这一点,即便不懂八卦、易经的人也能看出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五行其实也是由四象演化来的。
图片
关于四象,以前的文章讲的太多了,这里不再细说,总结起来,四象所体现的就是事物内部阴阳的消长变化。
图片
把四象以循环的方式展现出来,就如上图,但上图只是四象的静态示意图,如果我们让四象的阴阳消长动起来,那么上图在动态环境中所体现的就是:当四象分别处于它们的正位时,会更多地展现其自身的先天属性。

图片

用四象来展示动态比较抽象,不太好理解,们可以用四季来代替,春为少阳,夏为太阳,秋为少阴,冬为太阴。以春季为例,上图中,B是少阳的正位,这个时段所表现出来的是春季的典型特征,可将其视为春季的先天属性。A这个阶段虽然少阳属性还较弱,但它的少阳特征在不断增强,是少阳先天属性逐渐显现的阶段,它趋向于先天属性,故而它和B的属性相同。而C则不然,它的少阳属性虽然和A一样也较弱,但它却是少阳属性逐渐衰减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少阳的先天属性在远离,而且已经部分地含有太阳的特征,它是少阳向太阳的过渡阶段,更多体现的是少阳受到太阳影响的后天属性。
春季如此,其它季节也一样,虽然各个季节在过渡阶段的具体表现不尽相同,但它们的核心机理是一样的,这个机理概括起来就是:主体受到相邻客体影响而产生的变化,或同一事物在两个相邻阶段的“过渡”。
古代先贤为了能让人们对四象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于是就用自然界中与四象属性相同的四种元素来代指四象,分别是少阳为木,太阳为火,少阴为金,太阴为水,同时将体现“过渡和影响”的阶段统一定义为“土”,五行由此诞生。

图片

上面是在循环模式下对“土”做的定义,如果四象不是出在循环模式中,而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那么这些个体之间的影响就不会只是按部就班地以“过渡”的形式存在,而是会出现四象之间的相互交叉影响。

图片

四象作为个体,随着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会有一个变化的“影响重心”,谁的影响大,重心就靠近谁,而且这个重心一定是在四象的中间,先贤把这个重心也定义为“土”,故而“土”在方位上代表“中”,这个“中”指的并不是空间上的中心点,而是影响力的中点。
从定义的过程来看,处在影响重心的这个“土”实际上是虚幻的,它不存在实体,只是四象集中产生作用的一个平衡点。玩过麻将的人都知道,麻将很邪性,有人称之为“鬼麻将”,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当四个人坐在那里时就相当于四象就位,然后在四个人的中间会形成一个无形的磁场重心,这个重心偏向谁,谁就运气好。
那么“土”能不能作为实体出现呢?能,但是当“土”作为实体出现的时候,影响它的只能是四象,体现的是“四方对主体的影响”,也就是说五行作为反映事物相互影响的体系,其是不含有主体的,一切影响皆为客体行为。我们现在去看五行的时候,“土”往往与木、火、金、水并列出现,用以体现五种属性的相生相克,这实际上是有偏失的。我们看下图,本应在过渡阶段或中间位置出现的“土”居然都跑到圆上去了,这显然是不对的。

图片

无论是相邻阶段的过渡影响,还是个体之间的交叉影响,“土”都不能用来展现先天特征,它是后天影响的产物,所以五行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其作用就是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既然如此,一旦将“土”与木、火、金、水并列,那么其它四个也就只能反映后天影响,因而五行体系只能作为客体影响出现,不能用于反映主体特征,如果用了,那就必然不精准。
八卦就不一样了,其既可以作为主体,也可以作为客体,把两个八卦以主客体的形式摞在一起就是易经的六爻卦。同时八卦的三爻卦自身也可以含有主客体,其任何一爻都可以当做主体,也可以当做客体。

图片

既然五行体系只能用于反映客体影响,那么它就必然要有一个对应的主体,那么这个主体以什么形式来体现呢?我们都知道,客体影响无生无灭、无穷无尽,没有这个因素影响也会有其它因素影响,而主体是有生有灭的,它一定是一个闭合结构,闭合结构同时意味着它也可以是一个循环结构。
对于主体结构的推导过程过于繁琐,我就不写啦,以前不知道在哪篇文章中说过,我直接说结果,这个用于反映主体的循环结构就是:先天八卦去掉乾、坤两卦以后剩下的六卦。之所以要去掉乾坤两卦,是因为这两卦所代表的是两个极端,比如问一年中什么时间最热,你可以定位到夏天,也可以定位到夏天中的某个月,还可以定位到某一天,以此类推的话,甚至定位到秒都还可以继续细化,所以乾坤两卦只是一闪而过的概念,没有具体的现实意义,《周易》就对其作用进行了描述,即“乾坤定位”。
“六”这个数字在易经里是最小的循环数字,十二时辰、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等都是六的倍数,而易经也正好是六个爻,所以用六卦代表五行体系的主体是再合适不过了。
将五行分出阴阳,就得到了十天干,将“六气”阴阳化就得到了十二地支,把天干和地支按阴阳属性进行分类组合就得到了六十甲子。

图片

通过上图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八卦和五行皆自四象而出,分别形成了两套体系,八卦体系在发展到六十四卦方圆图时,拿掉其中的乾、坤、坎、离这四个先天和后天的极端卦,就剩下六十卦,此时八卦体系就和五行体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

好了,简单说了说五行是怎么来的,由于比较粗略,可能有些朋友看得不是太明白,尤其是五行不能作为主体这一块,多琢磨琢磨吧,以后说到与之相关的内容时我会再展开来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