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每天都是24小时,我们的读书时间从哪里来

 柏宏军的阅读课 2024-04-07 发布于上海

作者简介

柏宏军,资深图书出版策划人,智读汇出版中心创始人、首席阅读官。专注于出版、阅读,期待与你同行,连接更多书与书,书与人,人与人

文/柏宏军

本文摘选自柏宏军即将出版的新书《阅读课》

人每天都是24小时,这是不变的。通常睡觉要8小时。那么,还有16小时。再减去工作的8小时。还剩下8小时。

这个8小时,再减上下班通勤的2小时。还剩下6小时。

一日三餐再减2小时。还剩下4小时。

家务和休闲娱乐再减2小时。还剩下2小时。

每天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临时事项再减1小时。还剩下1小时。

读书读得慢的人,逐字逐句地读,1小时至少可以读30页。

如果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阅读目的明确,会速读、扫读之类的速读法,1小时可以读完60~100页,甚至200页。

只要你将读书当作第一要事,让自己大脑里每天都有读的意识,并采取行动,按上面的算法,即使逐字逐句地读,一年至少可以读30本书。

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的人,一年至少可以读50本书。

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且阅读目的明确的人,一年读100本书并不难。

有书友可能会说,读书时间不是这么拆分就可以轻松获得的。不可否认,这是大部分人时间管理上的难题和痛点。

那么,阅读时间到底从哪里来呢?

我们一起听听其他书友是怎么说和怎么做。

1.国内OKR教练第一人姚琼老师在接受“100位阅读达人访谈”的访谈时说,她很忙,所以,大部分阅读时间是在候机室、候车室、飞机上和高铁上。读书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挤一挤就有了。

2.前文提到过的小亦说,她以前参加某场面试时,面试官很诚恳地说,他师傅再忙也抽一小时看书,这很触动她,所以她要求自己这么做。面试官最后说:“我也希望你们能这么做。”入职后,以及此后的职业生涯中,小亦对自己提了一个“硬要求”——每天睡前读一小时书。读书时间从听懂善意的忠告并积极行动中来。

3.一位书友说,她把阅读当作一种享受,早起第一件事读书,晚睡前最后一件事读书、听书。读书时间从享受中来。

4.一位书友说,她会利用坐地铁、排队和晚上在家泡脚的时间读书。我也曾在一篇散文中,读到过作者写她自己每天中午下班回家做饭吃时,在饭熟前,坐在厨房里读书的生动描写。另一位书友说,不管走到哪,我身边都带着一本书。读书时间从零碎时间里来。

5.一位书友说,她不让手机进卧室,用这个时间读书。读书时间从严格的自我管理中来。

6.还有书友说,他自己的阅读比例变成了电子书占70%,纸质书占30%,浅阅读看电子书或听书,深阅读时才会读纸质书。由此可见,手机上下载读书APP,或随身携带电子书阅读器,刷屏时间也会轻轻松松变为阅读时间。

7.吴总是一个全国性企业读书会的组织者和群主。我也是她读书群中的一员。她在接受“100位阅读达人访谈”的访谈时说,几乎每个周末,她都泡在图书馆。而且,不管出差到哪个城市,只要没有商务活动,她也会在陌生城市寻找图书馆。这不只是去读书,更是了解各地图书馆“风土人情”的机会。

对图书馆的热爱里,不只藏着吴总的读书时间,也藏着我们所有人的读书时间。

8.另一位我在“100位阅读达人访谈”时遇到的书友说,他的名字曾排在浙江省图书馆借读量的第1600名。

在有限时间里读得更多三个小妙招

妙招一:听书。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阅读不但可以用眼睛,也可以用耳朵。巧妙听书,将原本无法阅读的时间变成阅读时间,是在每天有限的24小时内,使自己读得更多的有效方法。

“100位阅读达人访谈”中有不少书友说,他们会在上下班的公交车上,打开耳机听书。其中一位书友补充说,还有睡前,他也会听半小时书。

有车一族在开车时,除了听音乐和广播外,也有很多人选择听书。

每年读书300本以上书友张帆介绍的读书经验时说:“这300本包含了听书。”他每天早晨起来做锻炼时,喜欢听书。他说:“我喜欢听心理学和自传类的音频书。做完晨练回去后,会将听书时有触动有感悟的内容马上写下来。好的音频书会将纸质书买回来,进度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

妙招二:读介绍书的书。

读书评家写的介绍经典名著的书,也是有限的时间里读得更多的有效方法,比如《西方正典》《理想藏书》等。

妙招三:用好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

哪些书是紧急且重要的?

哪些书重要的但不紧急的?

哪些书是紧急但不重要的?

哪些书是不紧急且不重要的?

将你买的书按这四象限来进行整理和分析,相信,该读什么不该读什么,一下子就在你头脑里清晰了,不再因为不知道读什么而抓狂。抓狂将使时间像风沙般流逝,结果一年到头,也读不了几本书。

四象限法则,也可以用来帮你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到更多的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