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旅情深】姜在武||我深深眷恋着这片土地

 昵称70808387 2024-04-07 发布于山东

我深深眷恋着这片土地

姜在武

辽宁是我们共和国钢铁巨人和长子,是我们部队煤金黑土地的骄子,辽宁有漫长的海岸线大连港、营口港和葫芦岛港,更有共和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

(一)入伍到辽宁鞍山

一九七六年的三月一日,我们赣榆的战友踏上了这片让人圆梦而又热血奋发的土地——鞍山,刚刚入春的三天,鞍山的这个季节还是一片白皑皑,雪茫茫的天气,我们在鞍山站下了闷罐军列火车,乘上了带蓬的军用板车,来到了我们00012部队新兵训练基地,鞍钢的三车修理厂。下车后按照亊先编排的新兵连队和排、班,进入了我们的宿舍——帐篷,进帐篷前外面很冷,进去后里面暖洋洋的,里面的地龙烧得很旺很暖和。    

1976年新兵营全体人员:后排左起:营陈参谋、徐宝信营长、营教导员张元清、副(姓)助理、营副教导员陈锦南;前排左起:通信员姜在武、司号员谢国义、文书李泉忠、文书杨光智。   

76年原新兵八连连长薛海炎(四区队副区队长)在操场上给新兵示范

新兵连的第二天,我接到了连里通知,连长薛海焱的让我来到了八连当了新兵八连的通信员,第三天接到新兵营的通知,营长徐宝信要我到营部报到,来新兵营当通信员,难忘的和营长住一个房间,和老战友司号员:71年甘肃的谢国义,文书:71年贵州李泉忠,文书:73年陕西的杨光智,教导员、副教导员、参谋、助理员等等一起在新兵营部工作,最深刻的印象给我配备了一长(五六式冲锋枪)和一短(五四式手枪)二支枪。    

在新兵营通信员时配备我使用的两支枪    
在新兵营时和甘肃老战友谢国义的合影    

76年新兵营营长徐宝信指导战友射击训练

(二)辽宁——我眷恋的这片土地

我爱辽宁这片土地,我爱这漫长的海岸线,从出山海关小城到著名海内外我国三大战役之一的锦州,到红海滩与稻田蟹油田的盘锦,再到蒋介石集团几十万大军想从海上逃跑的营口。战友们最熟悉的大连,为了祖国尊严和领土主权,伟大领袖毛主席那怕和前苏联撕破脸也要拿回中长铁路和旅顺港主权。后来我当兵再探家不在绕远,鞍山—大连(轮渡)—烟台—连云港。    

大连至烟台轮渡码头

再书归正传到了丹东的鸭绿江入海处,在丹东这片美丽而又动人的土地上,这里有神话再现,伟大领袖毛主席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从丹东岀兵朝鲜,伟大的抗美援朝从鸭绿江上直插三千里江山,打败了美国联军不可战胜神话谎言。这片热土地的丹东从此是我梦想又想来看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事博物馆,看革命前辈雄赳赳气皍昂,跨过鸭绿江的起点,发源地长白山长流的鸭绿江和鸭绿江断桥是爱国主义教育,一代又一代必然。   

东北之旅的二支队战友阿华    

阿华战友组织东北红色之旅战友们的合影

2023年二支队老战友阿华组织的东三省红色之旅,因单位区政协老干部支部赴连云港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秦山岛(军岛),东三省的红色之旅和我擦肩而过,至今和阿华战友提起东三省红色之旅而后悔莫及。所以我把阿华战友在基建工程兵战友之家文章里图片在《今日头条》、抖音、快手、视频号上展现了出来,以补缺对我没能参加东三省红色之旅的遗憾!

(三)省城沈阳和其它城市

辽宁省城沈阳是我比较熟悉的城市,这里有清朝的小皇宫,有麓媲上海南京路的中街,有浩大的园林东陵,有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意义的坦克火车站——沈阳站。基建工程兵一支队二大队“硬骨头六连”在沈阳施工期间,在沈阳啤酒厂改造,在辽宁大厦改造,在辽宁省旅游供应公司建造的几栋楼,在原大院改造这些施工地点和贡献,都是亮点百岀,由于“硬骨头六连"事迹突出,受到了原司令员李德生的接见并合影留念。所以沈阳我很熟常和首长们视察施工连队,并入驻过辽宁大厦和漫步在北陵公园。    

原司令员李德生接见“硬骨头六连”指战员并合影留念,一支队和二大队首长参加会见。   
在沈阳东陵机场左一后勤处战友田助理(左)苏常勇本乡镇战友(中)笔者(右)    
1982年老伴来鞍山在沈阳火车站合影    
老伴在沈阳北陵公园留影    

老伴来鞍山时在沈阳北陵公园合影

辽宁的铁岭,有我们基建工程兵煤炭部队兄弟部队,抚顺去过也是辽煤城市,辽阳的辽化也是基建工程兵兄弟部队的建工部队,也就是华为总裁任正非老战友的部队。我们一支队四大队的按装连队和我们二大队部分施工连队,辽化这些都是我们基建工程兵的亮点,和为国家贡献的昨天,是我们不能忘却的。我们三支队的本溪和鞍山差不多,只不过地理位置在山的环抱中间,和首长去过多次,是一个美丽的“山城”,当时污染重些,钢城都这样,鞍钢更重,浓雾密布,现在要青山绿山,得冒白烟,造福人间。    

华为总裁任正非老战友在基建工程兵辽化时的相片。   

图为鞍钢厂区

辽宁的各个城市都有一定的特色,不在一一列举了。

(四)回忆军旅岁月

在辽宁鞍山我当兵7年,不算调进基建工程兵第三技校时间,我对鞍山太有感情了,我爱新兵时汤岗子疗养院温泉(新兵在此洗浴),新兵训练时每周洗浴一次,爱东鞍山的矿山和齐大山的矿山,跑得最多的还是鞍钢厂区在鞍钢施工的连队3连一段时间整个连队驻扎在鞍钢里面并施工在厂区,有4连施工在鞍钢厂区里钢炉铁炉里维修,8中队施工在鞍钢内的各种管道,11连属搅拌站连在鞍钢厂区内,12连铁道连也在鞍钢厂区铁道很多施工在厂区,16连吊装连有时也施工在鞍钢厂里面。整个鞍山钢铁公司有四个大门,南门(正门)、西门、东门、北门,我们二团小农场在鞍钢厂外的西北角,要从鞍钢小东门穿过鞍钢厂区才能到达。鞍山市区的每一条路我都记忆犹新,无论铁东的建国路、胜利路、中华路、园林路,二团、四团、五团、师部这些机关都在此路上,一团机关在园林路和解放路交叉口西。    

去鞍山和时任二团副参谋长徐宝信的合影    

原二团团部楼,原二团司令部管理股文书李君龙(站立者)。

80年代的鞍山有机电车    

印象最深的还是鞍山市区的有轨和无轨电车,有轨从北面的太平村沿着鞍钢厂区外从北往南到火车站,火车站往东经过胜利路转盘的市委机关往南经鞍山钢铁学院、烈士山到达长甸堡(终点),从长甸堡往东是我们一支队医院所在地。

(五)我爱辽宁的山山水水

主要谈一下在鞍山当兵时所看到的山,除了上面叙述的矿山以外,那就是长白山余脉著名千山了,这里山峦起伏,道庵众多,尤其千山里面古树棵连棵,片连片,古刹风景,神韵浮想联翩。整个千山区山脉秋天远处山上青一片红一片,青的是树林,红的野杜鹃,很是招人喜欢,这是青山绿山,这是山野景观,这是人间仙境,这是我梦开始的美好昨天。 

千山区: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来鞍山时和赣榆区籍战友李君龙在千山门前合影    

赣榆区政协东北之行和原二团副团长边玉金(后排右一)副参谋长徐宝信(后排左一)在千山合影

辽宁的水滋养了我多年,和首长们去沈阳要经过多条河流,以太子河为例:太子河有二河流,北太子河源出新宾县南,南太子河源出本溪县东,在北甸附近汇合后,西流本溪市、辽阳市,至鞍山的海城市三岔河附近注入大辽河,大辽河流经营口市区注入渤海辽东湾,长413公里。辽宁省是东北唯一的河流入海省份,位于东北地区南部的江河的中下游地带,辽河、大辽河(浑太河)、鸭绿江、大凌河、大洋河等均在此入海,以绵延至辽东半岛的千山为分水岭,千山以西均注入渤海,千山以东均注入黄海。    

(六)勿忘第二故乡——辽宁鞍山

几十年来我对辽宁对鞍山的情怀均已体现在行动上,自从转业回家乡后,我六次踏上这让我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辽宁鞍山。前两次来沈阳接伏尔加车,分别是85年和89年,接车期间会了战友,拜访了多位老首长,并且那个年代没有加油站,我们二团副团长边玉金带着我和我们当时的县政府办张学滋主任,到鞍山华国锋主席号召学习的“空一师”机场,把车的油箱加满油,又另外加了一桶带着路上用,90年代后期有两次和我县政协主席出发来东北,后又专门来了两次。  

1980年建军节,一支队连云港市赣榆区石桥镇部分战友合影,前排左二为笔者

前段时间76年连云港市赣榆籍的战友老乡会会长:高中同学战友郑江和秘书长战友冯作奉来电说:2026年3月1日左右要搞一下入伍50年聚会,我听后很高兴,要我在老家这块联络一下,最近我把我们赣榆区分了几个片区,让几个战友先摸底,随时动起来,共赴我们圆梦开始的地方——辽宁鞍山。这将是我们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和火红年代的起点,每位战友终生难忘,将在聚会到来时,再次穿上绿军装:

雄赳赳来气昂昂,
钢城又听军号响;
这次响声不一样,
虽老容颜鬓白像;
仍然笑对荣誉墙,
昨天军旅仍闪亮;
无悔人生献鞍钢,
鞍山永远是故乡。

【作者简介】

姜在武(海洲湾畔) 江苏省连云港赣榆区人。1976年3月入伍,部队时主要服役在00012部队司令部小车班。1983年7月1日转业在连云港市赣榆区政府小车班,1987年7月调连云港市赣榆区政协办公室至退休。退休后在基建工程兵战友之家、军旅原创文学等多家媒体平台,发表了几十篇回忆录文章和文学作品,并入选《百度》和《今日头条》网上百篇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