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延福里和香山镇

 鲸鱼腹 2024-04-07 发布于广东

  《香山县志》现存最早的一部刊刻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是研究中山、珠海、澳门乃至珠三角历史弥足珍贵的典籍。其卷一风土志之坊都,第一条:“仁厚乡,仁厚坊,故延福里香山镇,宋既建县,改良字围,洪武十四年编籍立仁厚坊,图二,城中居民隶焉。”后代诸版香山县志这一条基本都是从其写法,我本也认为很明了,很好理解,但多看了几遍,就浮出很多疑问,这延福里是什么概念?这香山镇又是何所指?

  所谓“百户为里”,很容易就把这个延福里看作是一处小规模的坊街或者村居聚落,不是吗?还真不是。首先,其后面带了一个香山镇,香山镇是包含在延福里下面,按很多人的认知,香山是由东莞县文顺乡设置或改作香山镇,然后再升为香山县的,但这里的香山镇怎么又出现在延福里的下面呢?那会不会是断句错了,应为“仁厚乡,仁厚坊,故延福里,香山镇宋既建县,改良字围…”?

  如果单就这一句,我也以为断句错了,但后面紧接着的第二条“仁厚乡,良字都,故延福里香山镇,在县东南,图四。”如果也断句为“仁厚乡,良字都,故延福里,香山镇在县东南,图四。”那即使旧香山镇驻地的确在县城东南,但正说着仁厚乡,忽然插一句无关的“香山镇在县东南”就显得莫名其妙了。还有,后面跟着详列的诸乡都,这个延福里是反复出现,全县十乡就占了七乡是故延福里:

  永乐乡,得能都,故延福里得能字围,在县东十里,图三…

  长乐乡,四字都,故延福里四字围,在县东五十里,图二…

  永乐乡,大字都,故延福里大字围,在县东六十里,图二…

  丰乐乡,谷字都,故延福里谷字围,在县东南八十里,图二…

  长安乡,恭常都,故延福里恭字围、常字围,在县东南一百里,图三…

  潮居乡,黄梁都,故延福里黄字围,在县西一百五十里,图二…

  这就说明延福里的范围很大,大到涵盖了现今中山的大部加珠海及澳门,如果是笔误,不可能如此连续错误,且历版县志也没有提出异议,包括2022年官方出版的《嘉靖<香山县志>校注》亦无任何表示。自己作为本土中山人对这个延福里是从没印象,网上也查找不到答案,那就只好开始推敲了。

  推敲之前,先打个岔,前面所写到的“图二图三”的图,不是插图的意思,而是一个区划单位。明清时期,乡-都-图-村是县以下基层组织的常态层级,在广府地区尤其稳定。乡和村,大家都熟悉,相对陌生的都和图是源于编户,按《大明会典》,1都有600户,将550户编为5里,剩下的50户则分派于本都,附各里长名下带管当差,1里是110户,每里编成一本名册,册的首页有个总图,于是就把里叫成了图,实际一图就是一里。当然,随着岁月演化,人口增减,不可能永远严格恒定,都、图(里)也就逐渐成了地域概念。此区划组织在香山十分典型,试将嘉靖版县志整理如下表,可一目了然,因当中的图与村无关本文主旨,就省去了:

  香山一坊十都,可推算编户6600户,县志记录嘉靖二十一年全县为6054户,还是很相合的。两层级之间,每乡基本只辖一都,区划架构显然冗琐,所以实际上,乡是虚级,并不重要,都才是实级,只要稍加留意,就可发现各版香山县志在标示山川墟市坐标、人物籍贯和村落统属时,基本是以都为地域单元,而很少说乡。这种明清区划的传统到现在还有迹可寻,比如谈到隆都、良都、谷都,中山市民大体都知道是哪里,但若问起德庆乡、仁厚乡、丰乐乡,基本就一头雾水。

  打完了岔,回到延福里,在嘉靖《香山县志》,除了“坊都”的内容,另还找到两处,一是“人物”里,说梁杞是延福里人,二是“文苑”里,提到阮泳,也是延福里的。梁是宋人,阮是元人,这就说明延福里至少存在于宋元时候,实际或会有更多该籍的人,只因修志时若对其人有更细致的了解,就可以写到具体的村了,比如说马南宝沙涌人、陈天觉库涌人,这些村落其实都应包含在延福里内。好了,延福里究竟存在于什么时间区间?地理范围有多大?与文顺乡是什么关系?

  我能找到的最早的一条史料,是元代大德八年(1304)的《南海志》,为广府地区现存最早的方志,可惜留存下来的只剩残卷,且这部分残卷也没有延福里的信息,延福里是出现在《永乐大典》卷11906,记录到香山县“坊里”时,引载了《南海志》,记到:“文顺乡,延福里,皇字围,四字围,大字围,五常字围,恭字围,良字围,得能字围,永乐乡,永宁乡,谭州黄旗角,大小榄,海州。”注意此处,这个延福里是与诸乡、围同列的,我看了半天,有个感觉,会不会电子版忽略了字体大小,有无可能延福里后面跟着的这一串“围”,原是用小字,附在其后面做注疏的?如此,对照香山县志所列的故延福里包含范围,是完全对上,也让县志的记述不是孤例而有了旁证。但我不可能看到原版,是无法知悉了。

  香山原属东莞县文顺乡,是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建县的,我们到东莞找找。当代《东莞市志》(1995年出版)有关行政区划的信息,最早只到明天顺八年(1464),这是因为其所依据的现存最早的《东莞县志》就是编成于该年,其时有三坊一厢五乡,当中就仍有文顺乡,不知道是在析出香山后重设,还是本来就包含有一部分在东莞本土。更者,不但有文顺乡,且还有一个延福乡!这究竟是纯属巧合,图吉利起名,还是与香山的延福里有着起承联系?

  而前述《永乐大典》同卷的东莞县“坊里”,引《图经志》,则记到:“文顺上,文顺下,延福,归城,归化,恩德”。这《图经志》情况不详,大概是永乐年间(约1418)令天下郡县卫所皆修志书而编呈的方志,如果采信,就进一步把东莞本土的文顺、延福两乡的存在时间再前推至永乐年间,却又再无更多信息,如果香山的延福里是源于东莞,就需了解东莞在析出香山前的区划情况,仅永乐的史料并无太多帮助。

  那有没有析出前的资料?还真再找到一条,《元丰九域志》是编成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的地理志书,每县下详列距府州方位里程、所领乡数、镇堡寨等名目,其记到:“中下,东莞。州东南三百里。一乡。桂角、香山崖二银场。靖康、大宁、东莞三盐场。海南、黄田、归德三盐栅。”这条资料的重要之处后面再说,但就延福里来说也无助解惑,而按其说当时东莞就只设一乡?这一乡就是文顺乡吗?如是的话,当时香山也只是文顺乡的其中一部分么?问题没有解决,反倒更添了迷团。

  找不到答案,我就臆想一下。有没有可能,香山建县之后,与东莞本土出现的文顺、延福,名字上是有点渊源,但实际已无承递关系,延福里最初就是一个编户单位,其地域范围也不大,但资格很老,位处成熟的民田区域,是较早的村居聚落,后来从这个“里”迁出在各新垦地发展而成的“围”,仍视延福里为出处和本籍,在没有重新编户之前,必称“延福里某某围”, 而老延福里也仍在原域继续存在,广义的延福里就构成了原文顺乡香山部分的主体。这种情况直到明洪武十四年(1381),诏天下编赋役黄册,重整坊都时才进行了调整。如是我想。

  一处地方的范围和名字常有变化,本不足为奇,香山最初毕竟就一片边地和岛屿,野旷民稀,不管起始是一个乡或是里,都十分正常。但随着珠江口不断淤积,人民渔盐围垦,繁衍生息,直到沧海桑田,日渐兴盛,而终至水到渠成,主体香山,再加上从番禺、南海、新会划入的谭州黄旗角、大小榄、海州、黄梁,最终得以立县。

  再说香山镇,嘉靖《香山县志》卷一风土志之建置:“唐至德二年(757),更名东莞,其地颛属焉,是为文顺乡香山镇。”唐宋时期,镇不是县以下常规的行政区划,虽然确也有在居民稠密、交通重要、工商发达的地点设置镇的情况,但其时的香山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这个镇更多是军事戍点的属性,即如卫、所、寨、哨、汛等等,它是一个据点,会涵盖一定巡防范围,但决不是一个行政区划层级。

  初时,香山镇的驻地在濠潭(今珠海山场),为什么远离人口和耕地相对稠密的腹地而选在此海角?大概因为这里也是香山盐场的所在,盐历代官营,为重要税源,而且附近还有个银矿。当然,盐场也不限于濠潭,金斗湾这一带浅海地形,濒海洲坦只要海水盐度合适皆可产盐,濠潭只是盐民聚居之所,也是盐官驻场之地。既为守护海疆,镇防匪盗,也为就近管控盐场,所以香山镇就选驻在这里。

  到了绍兴年间建县的时候,要适应整个行政区域的管理,县治必然是选取在五桂山北麓的堆积平原,距离州府更近,交通四便,耕地肥沃,户口众多。香山镇可能最晚就是这个时候迁移,傍于县治的。实际到了明代中期以后,伴随着沙田的成长,适宜食盐生产的海水逐渐淡化,盐产下降,灶丁逃亡,盐场亦随之衰落,濠潭旧址到嘉靖时已沦为县志里的古迹。

  至于唐宋时的乡一级,有无治所?有无官方管理机构?我认为是没有的,赋役征纳和乡村治理基本就是由地方的耆老、乡约、里正、都保正等来承担维持,但也不排除这个香山镇会因便协助处理一些区域事务。而正因为没有专门机构,宋元丰五年(1082),梁杞首次提请建县不获采纳时,才作为补偿,给了寨官一员来帮助管理事务。嘉靖《香山县志》:“请建为县,不果行,止设寨官一员,仍属东莞。”其实就是给了个编制名额,这个寨官的名头,似也不是文职属性,就是权宜使用来帮补下地方事务罢了。

  退一步,即使乡一级有管理机构,也不可能设置在濠潭来管理全香山的政务,地理位置实在不便,你让一个乡司从濠潭出发到各都去办理田税土贡杂赋输纳等,集中回来再解往东莞县城是不可想象的。如果说,可以不用集中而直接从各都送往县城、州府,哪又何必设置乡级治所?所以当成功立县,确实需要有县治,要筑县城的时候,该地根本不会作为讨论范围,濠潭及其周边的真正发展还要等到澳门开埠以后。而新设的县治也正是老延福里的所在,以当时的形胜再选一百次也是这里,所谓“称土选址”的故事听听就好。

  随着形势变化,香山镇移驻了,甚至很可能是在立县之前已移驻,其所在的位置及周边也被泛称为香山镇,即为“延福里香山镇”,立县之后,改良字围,到了洪武十四年,被重新定为仁厚乡,城中是仁厚坊,城外是良字都。

  当代《中山市志》(1996年出版)建置沿革:“唐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更名东莞县,香山岛属东莞县地;东莞县在香山岛上设置文顺乡,为地方行政单位。在乡的驻地濠潭(今珠海市山场)设置香山镇,为戍边军事单位,镇将品级与县令相等。至北宋,整个文顺乡改为地方行政单位之香山镇。”当中,“乡的驻地濠潭”一语,前面已说过我的观点,不敢苟同,还有“至北宋整个文顺乡改为地方行政单位之香山镇”的说法,我觉得也还要论证。如果香山镇是地方行政单位,史籍不可能完全没有其行政管治和官员情况记录的,且既然认为是整个文顺乡改为香山镇,那又如何解释县志仅仅是把良厚坊和良字都说是故香山镇?难道不是整个原文顺乡的范围都是吗?

  另,道光《香山县志》里有过专门分析,大意是:唐之镇戍官不属于县,县立镇寨官是宋才始有,《元丰九域志》所记其各县下,皆详其乡、镇、监、场,而东莞下不云有镇,宋代元丰时尚无镇,何论唐代至德?还记得前面说过《元丰九域志》有重要之处吗?我再核对了一下其所载,确实诸如南海、番禺、增城的镇都详列出来了,而清远、怀集、东莞、新会是没有镇的记录的。如果采信《元丰九域志》,则香山镇最早也是这本志书编成之后即元丰三年(1080年)后才设置的。

  当代《珠海市志》(2001年出版)建置沿革:“唐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更名东莞县,属东莞县辖地,并开始设置香山镇(今珠海市山场)。…北宋元丰五年(1082),设立香山寨,仍属东莞县。至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将原属东莞县的香山寨划出,并把南海、新会、番禺、东莞4县的部分濒海之地,置香山县,隶属广州府。”其完全没有提及文顺乡,且指出是由寨建县,这个我认为也是值得商榷。前面已写过,元丰五年“请建为县,不果行,止设寨官一员。”从没有说过建寨,只是说设寨官一员,不知为何认定是元丰五年设的香山寨?有关宋寨,嘉靖《香山县志》在卷五·官制·寨司下有一条:“宋。石岐寨,巡检一员,掌巡察奸盗之事。”亦仅此而已。

  最后再重申一下,严格来说香山镇(寨)只是军事戍点属性,不是区划行政单位,说香山镇(寨)升为香山县,就好比硬说中山县边防大队升格为中山市一样,是不合道理的。如果一定要用升或改一词,也只能是文顺乡升或改为香山县。香山的镇,是直到光绪初年(约1880)改都为镇,诸如隆都改为隆镇,榄都改为榄镇,得能都与四大都合并改为东镇,那个时候的镇才大致等同现代意义的镇,是真正的县以下行政层级了。

第一角海

十字门今昔

十字门开向二洋—— 中山市博物馆印象

白石涌的前世今生

寻找中山最美碉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