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辰说“甲”

 御龙斋主 2024-04-08 发布于广西

        《说文·甲部》:“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像。一曰:人头宜为甲,甲像人头。凡甲之属皆从甲。”《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升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郑玄注:“孟,长也。日月之行,一岁十二会,圣王因其会而分之,以为大数焉。观斗所建,命其四时。此云孟春者,日月会于诹訾,而斗建寅之辰也。”甲又是东边方位,又是春天的勃发生机,又是草木初生时破壳而出,“甲”具备了万物初生的意义,也就是“第一”、“初始”,同时又表征了坚硬的外壳。农历纪时的十天干,把“甲”作为第一次序,与日出东方、万物初萌的自然现象相关。


        “甲”字甲骨文最初就是一个“+”字符号,古人称之为“二绳”。这个二绳相交,就是“东西”与“南北”相交的两条线,就是一个“十”字。由于一度是用准绳度量的,故而被称为“二绳”。《淮南子·天文》:“子午、卯酉为二绳。”以立表测影“二绳”之法,《周髀算经·卷下》:“以日始出,立表而视其晷,日入复视其晷,晷之两端相值者,正东西也;中折之,指表者,正南北也。”


        人类最早的学术就是从认识自己和认识周围开始的。营造房屋需要选择向阳,营建都城需要先确定南北子午线,连开垦荒地都先要辨识阴阳南北。明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与东西轴线(即日坛、月坛平面几何中心的连线)正好交汇于故宫太和殿前广场,构成子午、卯酉“二绳”交午之格局,以东、南、西、北四方,对应春、夏、秋、冬四时,正是中国古人通过观象授时而建立的时空观念。

        古人用这根八尺长的木杆来观测日影,根据日出与日落时的影子来辨别方位,先用一根绳子把东西二点连结起来,再用一根绳子把南北二点也连结起来,于是就得到了一个“十”的图形,古人把这个图形叫做“二绳”。“二绳”的背后是立杆测影,古人就把它排在了表示序数字的天干的第一位,作为时间刻度的开始。

        后来用八卦地支通过“两绳四钩”结合起来,反应了观象授时历法向更精准的立表测影干支历法的转变。以“甲子”作为年月日时的起点,用天干地支的演化,记录着一幅幅奇妙的人间众生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