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帝视角下的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 

 火天大有_元_享 2024-04-08 发布于辽宁
读史明智涨学问

2024-03-25 23:58

上帝视角下的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

1、辽沈战役的东野和淮海战役的华野其实是同根同源,都是由抗战时山东根据地的部队和新四军合并而成,相对来说,东野的山东基因更多一些,当年罗帅去东北的时候可是把山东根据地八个师带走了六个,甚至连山东解放区的总部机关都一起带过去了,比如在营口立了大功的情报处的苏静等

2、101在发动辽沈战役时比较谨慎,当年四平街的阴影一直挥之不去,还有长春都围困了5多个月了都没有拿下,当时长春的守军只有10万,而且还身处我军的保卫之中,想想锦州不仅兵力超出长春一半以上,而且还在国军的核心腹地,可以随时得到沈阳、北平以及海上的支援,这还真不能怪林总的多虑,济南战役的胜利让101又有了信心,一是华东的国军根本就不可能支援东北,济南战役都没法支援何况东北,那么外来的援军只有华北了,于是101建议军委让华北杨成武先动手自己再行动,二是,找到了攻城战不能蛮干的方法,可以内部分化瓦解,看看谁天天受欺负不受待见,这就是对方的软肋,三是当时东野的兵力和火力都要远胜于华野,自己如果不好好表现实在说不过去

3、两场战役对我方来说就是两顿饭的事情,辽沈战役是“准备了一桌饭却来了两桌客人”,淮海战役是“这是一锅夹生饭,夹生就夹生,也要把它吃掉”,打锦州时引来了华北国军的一个兵团,包围黄佰韬时引来了华中剿总的一个兵团,不一样的是,东野的总兵力比华野和中野加起来都多,所以可以自己应付,而华野只能求助于中野帮忙,由配合作战变成了联合作战

4、在救援锦州和黄佰韬时,外来的和尚确实比本地的和尚好念经,至少95师是玩命的架势,黄维的二兵团也是千里奔袭比李延年刘汝明积极多了,而作为本地和尚的廖耀湘和邱疯子,却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架势,不愧是第5军里一个师出来的,作为老军长的杜聿明不知道该怎么想

5、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主战场都有4个,第一阶段,东野包围进攻锦州,华野围攻黄佰韬,而作为配套,东野要阻击华北援军,华野要阻击徐州援军,同时,东野要监视沈阳的廖耀湘,华野要监视南线的李延年刘汝明,第二阶段,东野要防止廖兵团逃亡,就在黑山大虎山一带阻击,华野要配合中野吃掉远道而来的十二兵团,第三阶段,阻止国军各战区主力兵团的逃亡,东野只要盯住九兵团就可以了,但华野却要面对三个兵团挤在一起的杜聿明集团


6、从最后的结局来看,东野面对几个对手的主要将领几乎都得到了善待,卫立煌回国、侯镜如、郑洞国起义,卢浚泉、范汉杰、廖耀湘提前释放,而反观华野的几个主要对手除了杜聿明外,其余的几乎都是死硬分子,邱被击毙,黄佰韬自杀、黄维功德林最后一批释放、孙元良逃跑、李弥逃跑后两次再次为敌,由此看来除却兵力数量上的因素,淮海战场的国军更为顽固

7、两场战役,作为主力兵团和精锐部队,廖耀湘的九兵团和邱清泉的二兵团好像都没发挥出应有的角色,反而杂牌军表现的更为出色,西北出身赵子龙师和杂牌军出身的黄佰韬兵团更为顽强

8、如果没有委员长的指挥,杜聿明说不定都可以把两支主力兵团带出战场,辽沈战役时锦州都丢了,校长还命令杜聿明夺回锦州,淮海战役时,杜聿明好不容易把三个主力兵团带出了粟裕的包围圈,委员长的一纸空投指令,又不得不重回包围圈,为此杜聿明也是怨气满满,在辽沈战役吐槽有六成的把握就敢再干一架?淮海战役的吐槽是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任,每到关键环节都要干预指挥,最终的结果就是两个战场上最大机动力量都彻底玩完

9、两个战场几乎集中了委员长的全部精锐,东北战场有新1军、新6军,还有52军、1军7等名声也不甘落后的二等主力,淮海战场有第5军、18军,还有25军、100军、64军、新组建的74军等二等主力,所以当杜聿明集团被消灭后,总统只好不情愿的下台了

10、辽沈战役以后东野加入华北战场,消灭了更多的国军,淮海战役以后,华野和中野准备过江,彻底消灭国军的统治根基,同时,东野和华野也帮助了华北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的满血复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