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天地人和w 2024-04-08 发布于福建

本文介绍当代书家卢中南的楷书作品《琵琶行》,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长诗,作者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这首诗的精华之句,最著名的乃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诗折射出唐代文人墨客的风雅生活,意境甚好,历来被许多书家喜欢,常见将其写成书法作品。

卢中南的楷书源于欧体,但属于出古脱帖,不按欧楷的大多数细节运笔,却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写法。当然在楷书基础法则上跟欧楷还是一样的,也就是楷书的审美观一致。

举个例子,为了使得“綃”字的结构写得紧凑,他采用了横向关联的法则,将“綃”字右边部首“肖”的左边一点单独提取出来,与左边的绞丝旁做关联,组成一个完整的部分: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如此一来,左右结构中间产生了一个有效关联,如同古代木质建筑结构的铆钉,将两个部首紧密关联在一起,结构自然就紧凑了。

再看“纏”字如何做横向关联。同样也是左边部首绞丝旁跟右边部首的一撇单独提取出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图: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横向关联的本质,在于将直观的部首组合打破,从笔意上提取部分笔画重新成模块,此举有利于帮助实现结构的紧凑。

也许有书友们会认为摩诘君关于楷书横向关联的说法是过度解读,卢中南并不是这样想的,而是自然书写形成的。这类不置可否的批驳无需理会,摩诘君只是为初学者做了个楷书写法的分析,觉得有道理的可以借鉴,高手则可以直接划过。

请书友们欣赏卢中南楷书作品《琵琶行》: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卢中南|楷书《琵琶行》,分析楷书的横向关联法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